linux系统

实验三 Linux系统用户管理及VIM配置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20-03-18 19:11:04
实验三 Linux系统用户管理及VIM配置 项 目 内容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课程链接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 作业要求 学号-姓名 17043115-李映霁 作业学习目标 学习Linux用户系统管理;学习vim使用及配置 1)如何在与用户有关的三个文件中查看当前用户的信息? cat /etc/passwd | grep lidaji #将/etc/passwd中的所有文本显示并且通过管道传给后面的命令搜索用户名为lidaji的用户,并将选择的用户使用信息显示在终端上 请简要描述这三个文件? ​ 答:一、/etc/passwd :用户信息文件;在这个文件中存放着与用户有关的信息;包含的信息有7大类,由”:“分割开来,7大类分别为: ​ 1、登录用户名(上图中lidaji); ​ 2、用户密码(上图中x); ​ 3、用户账户的UID(上图中的1000); ​ 4、用户账户的组ID(上图中的1000); ​ 5、用户账户的文本描述(图中的lidaji,,,); ​ 6、用户Home的目录位置(上图中的/home/lidaji); ​ 7、用户的默认shell(上图中的/bin/bash); ​ /etc/gruop:用户组文件,文件包含系统上用到的每个组的信息。包含的信息有4大类,由 “ :”分割开来,4大类分别为: ​ 1、组名; ​ 2、组密码; ​ 3、用户账户的组ID[GID](

linux下常用FTP命令 1. 连接ftp服务器

久未见 提交于 2020-03-18 18:55:51
linux下常用FTP命令 1. 连接ftp服务器 1. 连接ftp服务器 格式:ftp [hostname| ip-address] a)在linux命令行下输入: ftp 192.168.1.1 b)服务器询问你用户名和密码,分别输入用户名和相应密码,待认证通过即可。 2. 下载文件 下载文件通常用get和mget这两条命令。 a) get 格式:get [remote-file] [local-file] 将文件从远端主机中传送至本地主机中。 如要获取远程服务器上/usr/your/1.htm,则 ftp> get /usr/your/1.htm 1.htm (回车) b) mget       格式:mget [remote-files] 从远端主机接收一批文件至本地主机。 如要获取服务器上/usr/your/下的所有文件,则 ftp> cd /usr/your/ ftp> mget *.* (回车) 此时每下载一个文件,都会有提示。如果要除掉提示,则在mget *.* 命令前先执行:prompt off 注意:文件都下载到了linux主机的当前目录下。比如,在 /usr/my下运行的ftp命令,则文件都下载到了/usr/my下。 3.上传文件 a) put 格式:put local-file [remote-file] 将本地一个文件传送至远端主机中。 如要把本地的1

linux下FTP常用命令

北城以北 提交于 2020-03-18 18:55:23
1. 连接ftp服务器 格式:ftp [hostname| ip-address] a)在linux命令行下输入: ftp 192.168.1.1 b)服务器询问你用户名和密码,分别输入用户名和相应密码,待认证通过即可。 2. 下载文件 下载文件通常用get和mget这两条命令。 a) get 格式:get [remote-file] [local-file] 将文件从远端主机中传送至本地主机中。 如要获取远程服务器上/usr/your/1.htm,则 ftp> get /usr/your/1.htm 1.htm (回车) b) mget       格式:mget [remote-files] 从远端主机接收一批文件至本地主机。 如要获取服务器上/usr/your/下的所有文件,则 ftp> cd /usr/your/ ftp> mget *.* (回车) 此时每下载一个文件,都会有提示。如果要除掉提示,则在mget *.* 命令前先执行:prompt off 注意:文件都下载到了linux主机的当前目录下。比如,在 /usr/my下运行的ftp命令,则文件都下载到了/usr/my下。 3.上传文件 a) put 格式:put local-file [remote-file] 将本地一个文件传送至远端主机中。 如要把本地的1.htm传送到远端主机/usr/your,并改名为2

linux下常用FTP命令

非 Y 不嫁゛ 提交于 2020-03-18 18:53:33
linux下常用FTP命令 1. 连接ftp服务器 1. 连接ftp服务器 格式:ftp [hostname| ip-address] a)在linux命令行下输入: ftp 192.168.1.1 b)服务器询问你用户名和密码,分别输入用户名和相应密码,待认证通过即可。 2. 下载文件 下载文件通常用get和mget这两条命令。 a) get 格式:get [remote-file] [local-file] 将文件从远端主机中传送至本地主机中。 如要获取远程服务器上/usr/your/1.htm,则 ftp> get /usr/your/1.htm 1.htm (回车) b) mget       格式:mget [remote-files] 从远端主机接收一批文件至本地主机。 如要获取服务器上/usr/your/下的所有文件,则 ftp> cd /usr/your/ ftp> mget *.* (回车) 此时每下载一个文件,都会有提示。如果要除掉提示,则在mget *.* 命令前先执行:prompt off 注意:文件都下载到了linux主机的当前目录下。比如,在 /usr/my下运行的ftp命令,则文件都下载到了/usr/my下。 3.上传文件 a) put 格式:put local-file [remote-file] 将本地一个文件传送至远端主机中。 如要把本地的1

linux下常用FTP命令 1. 连接ftp服务器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20-03-18 18:52:34
1. 连接ftp服务器 格式:ftp [hostname| ip-address] a)在linux命令行下输入: ftp 192.168.1.1 b)服务器询问你用户名和密码,分别输入用户名和相应密码,待认证通过即可。 2. 下载文件 下载文件通常用get和mget这两条命令。 a) get 格式:get [remote-file] [local-file] 将文件从远端主机中传送至本地主机中。 如要获取远程服务器上/usr/your/1.htm,则 ftp> get /usr/your/1.htm 1.htm (回车) b) mget       格式:mget [remote-files] 从远端主机接收一批文件至本地主机。 如要获取服务器上/usr/your/下的所有文件,则 ftp> cd /usr/your/ ftp> mget *.* (回车) 此时每下载一个文件,都会有提示。如果要除掉提示,则在mget *.* 命令前先执行: prompt off 注意:文件都下载到了linux主机的当前目录下。比如,在 /usr/my下运行的ftp命令,则文件都下载到了/usr/my下。 3.上传文件 a) put 格式:put local-file [remote-file] 将本地一个文件传送至远端主机中。 如要把本地的1.htm传送到远端主机/usr/your,并改名为2

git教案-v2.0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20-03-18 18:19:11
1 Git历史 同生活中的许多伟大事件一样,Git 诞生于一个极富纷争大举创新的年代。Linux 内核开源项目有着为数众广的参与者。绝大多数的 Linux 内核维护工作都花在了提交补丁和保存归档的繁琐事务上(1991-2002年间)。到 2002 年,整个项目组开始启用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 BitKeeper 来管理和维护代码。 到 2005 年的时候,开发 BitKeeper 的商业公司同 Linux 内核开源社区的合作关系结束,他们收回了免费使用 BitKeeper 的权力。这就迫使 Linux 开源社区(特别是 Linux的缔造者 Linus Torvalds )不得不吸取教训,只有开发一套属于自己的版本控制系统才不至于重蹈覆辙。他们对新的系统订了若干目标: • 速度 • 简单的设计 • 对非线性开发模式的强力支持(允许上千个并行开发的分支) • 完全分布式 • 有能力高效管理类似 Linux 内核一样的超大规模项目(速度和数据量) 2 Git与svn对比 2.1 Svn SVN是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版本库是集中放在中央服务器的,而干活的时候,用的都是自己的电脑,所以首先要从中央服务器哪里得到最新的版本,然后干活,干完后,需要把自己做完的活推送到中央服务器。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是必须联网才能工作,如果在局域网还可以,带宽够大,速度够快,如果在互联网下,如果网速慢的话,就郁闷了。

linux之mkdir命令

十年热恋 提交于 2020-03-18 18:16:30
mkdir命令 用来创建目录。该命令创建由 dirname 命名的目录。如果在目录名的前面没有加任何路径名,则在当前目录下创建由dirname指定的目录;如果给出了一个已经存在的路径,将会在该目录下创建一个指定的目录。在创建目录时,应保证新建的目录与它所在目录下的文件没有重名。 注意:在创建文件时,不要把所有的文件都存放在主目录中,可以创建子目录,通过它们来更有效地组织文件。最好采用前后一致的命名方式来区分文件和目录。例如,目录名可以以大写字母开头,这样,在目录列表中目录名就出现在前面。 在一个子目录中应包含类型相似或用途相近的文件。例如,应建立一个子目录,它包含所有的数据库文件,另有一个子目录应包含电子表格文件,还有一个子目录应包含文字处理文档,等等。目录也是文件,它们和普通文件一样遵循相同的命名规则,并且利用全路径可以唯一地指定一个目录。 语法 mkdir (选项)(参数) 选项 -Z:设置安全上下文,当使用SELinux时有效; -m<目标属性>或--mode<目标属性>建立目录的同时设置目录的权限; -p或--parents 若所要建立目录的上层目录目前尚未建立,则会一并建立上层目录;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参数 目录:指定要创建的目录列表,多个目录之间用空格隔开。 实例 在目录 /usr/meng 下建立子目录 test ,并且只有文件主有读、写和执行权限

Linux/lnmp安装/lnmp Redis/SSL配置/LNMP删除.user.ini

余生颓废 提交于 2020-03-18 18:05:13
3 月,跳不动了?>>> 几个Linux命令 reboot #哈哈 rm -rf #删除文件夹 chmod -R 755 路径 #给权限 unlink #删除文件 nginx重启: service nginx restart #or /a/apps/nginx/sbin/nginx -s reload #换成你自己的路径,有云锁的卸载了 LNMP安装: yum install screen wget -c https://dn-wsy.qbox.me/lnmp1.2-full.tar.gz && tar zxf lnmp1.2-full.tar.gz && cd lnmp1.2-full && ./install.sh lnmp 镜像: 下载版:http://soft.vpser.net/lnmp/lnmp1.2.tar.gz (115KB) MD5:75429551c2614e298e6df5ccda0d3968 完整版:http://soft.vpser.net/lnmp/lnmp1.2-full.tar.gz (303MB) MD5:9fda60bd8d699ec53c16545af6c16360 国内下载地址: https://api.sinas3.com/v1/SAE_lnmp/soft/lnmp1.2-full.tar.gz 下载时wget需要加–no-check

Linux删除文件出现rm: cannot remove `.user.ini&apos;: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20-03-18 17:57:39
3 月,跳不动了?>>> 在Linux中rm -rf的威力是十分巨大的,特别是附带了 -f 参数,不少新手都干过用root用户执行 rm -rf /命令这种傻事,如果云服务器没有快照,简直就是灾难,从根目录开始所有文件被递归删除,连系统都被损坏。 但是,偶尔也会遇到使用rm -rf也删除不了的文件,执行后报rm: cannot remove `.user.ini': Operation not permitted,如下图: 这时候需要使用到Linux的chattr命令, chattr命令用于改变文件属性。这项指令可改变存放在ext2文件系统上的文件或目录属性,这些属性共有以下8种模式: a:让文件或目录仅供附加用途。 b:不更新文件或目录的最后存取时间。 c:将文件或目录压缩后存放。 d:将文件或目录排除在倾倒操作之外。 i:不得任意更动文件或目录。 s:保密性删除文件或目录。 S:即时更新文件或目录。 u:预防以外删除。 语法chattr[-RV][-v<版本编号>][+/-/=<属性>][文件或目录...]参数 -R 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一并处理。 -v<版本编号> 设置文件或目录版本。 -V 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属性> 开启文件或目录的该项属性。 -<属性> 关闭文件或目录的该项属性。 =<属性> 指定文件或目录的该项属性。 进入到`.user.ini

Linux 僵尸进程、孤儿进程和守护进程

混江龙づ霸主 提交于 2020-03-18 17:32:40
1、僵尸进程 子进程退出,会在操作系统中残留一个僵尸进程的数据结构,如果父进程不调用wait()或者waitpid(),会一直占用进程id,则可能耗尽操作系统的进程号。 2、孤儿进程 父进程退出,子进程还在运行,这时子进程就变成孤儿进程。孤儿进程会被init进程,即进程号为1的进程收养,并负责回收残留资源。 3、守护进程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angwenhuan/p/12518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