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作业第六次——事后诸葛亮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19-12-16 00:54:10
标题 链接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2019FZUSEZ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2019FZUSEZ/homework/10151
团队名称 <同行组>
这个作业的目标 <总结冲刺过程的不足之处>
作业正文 https://www.cnblogs.com/tong-xing/p/12046697.html

设想和目标

1. 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定义得很清楚?是否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我们软件解决的是高校表白墙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个更简便更自由的平台,还多了一些发布活动通知功能
定义清楚
典型用户就是高校学生,典型场景再原来需求分析里面已经给出,就是高校里面

2.我们达到目标了么(原计划的功能做到了几个? 按照原计划交付时间交付了么? 原计划达到的用户数量达到了么?)

距离目标还差很多很多
原计划的功能没有实现,只有一个界面

3.和上一个阶段相比,团队软件工程的质量提高了么? 在什么地方有提高,具体提高了多少,如何衡量的?

4. 用户量, 用户对重要功能的接受程度和我们事先的预想一致么? 我们离目标更近了么?

5.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多交流,在群里都不交流就多叫出来开会,多花点时间。

计划

1.是否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计划?

计划的话再冲刺之前就定了计划。但之后结果不是很理想

2.团队在计划阶段是如何解决同事们对于计划的不同意见的?

没有遇到很大的分歧,讨论一下大家选择一致意见。

3.你原计划的工作是否最后都做完了? 如果有没做完的,为什么?

没有。刚开始花了几天时间都在学习,没做出来什么东西,有点急躁,然后组员之间缺少,慢慢的积极性就没了。

4.有没有发现你做了一些事后看来没必要或没多大价值的事?

没有

5. 是否每一项任务都有清楚定义和衡量的交付件?

没有很清楚的定义,导致大家也不知道到底要做出什么东西。

6.是否项目的整个过程都按照计划进行,项目出了什么意外?有什么风险是当时没有估计到的,为什么没有估计到?

第一个就是软件安装,不知道会那么麻烦,还没开始写代码,软件就有很多bug,还有学习上面有点迷茫,看了也不会用。原因应该是第一次接触,真的什么都不懂。

7.在计划中有没有留下缓冲区,缓冲区有作用么?

没有。

8. 将来的计划会做什么修改?(例如:缓冲区的定义,加班)

计划再细化一下,每天都要有一定的产出。

9.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感觉分前端后端有点脱节,应该大家都试着把前后端都连接起来,然后按功能模块分,比如一人写一个界面还有其相应的后端操作。

资源

1.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各项任务么?

资源网上很大教程,助教也给了很多资源,但学了不会用。

2.各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其他资源是如何估计的,精度如何?

没有很精确估计,都是按天来的

3.测试的时间,人力和软件/硬件资源是否足够? 对于那些不需要编程的资源 (美工设计/文案)是否低估难度?

4.你有没有感到你做的事情可以让别人来做(更有效率)?

我不适合当组长,不喜欢去安排别人,一直催别人。

5.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不要急躁,学一点先试着写一点,不要想着全学了就可以直接开发了

变更管理

1. 每个相关的员工都及时知道了变更的消息?

不是很清楚,发通知没有全回复。

2.我们采用了什么办法决定“推迟”和“必须实现”的功能?

大家讨论

3.项目的出口条件(Exit Criteria – 什么叫“做好了”)有清晰的定义么?

就是功能可以使用

4.对于可能的变更是否能制定应急计划?

没有

5. 员工是否能够有效地处理意料之外的工作请求?

没有意料之外的工作请求

6.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过程中肯定会有意料之外的困难,要有这个意识。改进的话就是遇到困难不要放弃

设计/实现

1. 设计工作在什么时候,由谁来完成的?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么?

原型设计有组长林立完成,就是在那次需求分析时做的。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

2.设计工作有没有碰到模棱两可的情况,团队是如何解决的?

没有,在设计前有讨论了功能,然后才去设计的。

3.团队是否运用单元测试(unit test),测试驱动的开发(TDD)、UML, 或者其他工具来帮助设计和实现?这些工具有效么? 比较项目开始的 UML 文档和现在的状态有什么区别?这些区别如何产生的?是否要更新 UML 文档?

4.什么功能产生的Bug最多,为什么?在发布之后发现了什么重要的bug? 为什么我们在设计/开发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些情况?

无功能

5.代码复审(Code Review)是如何进行的,是否严格执行了代码规范?

没有严格的代码规范

6.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一步一步来

测试/发布

1. 团队是否有一个测试计划?为什么没有?

无,人数有限,计划为自己先测试自己的模块,然后最后做好再一起测试

2.是否进行了正式的验收测试?

没有

3.团队是否有测试工具来帮助测试?

没有

4. 团队是如何测量并跟踪软件的效能的?从软件实际运行的结果来看,这些测试工作有用么?应该有哪些改进?

没有

5.在发布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意外问题?

没有

6.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学会使用测试工具,人数多的话专门一个人来测试

团队的角色,管理,合作

1. 团队的每个角色是如何确定的,是不是人尽其才?

先按人数分工,然后大家自己挑选。我觉得既然是自己挑的应该都是自己擅长的

2.团队成员之间有互相帮助么?

3. 当出现项目管理、合作方面的问题时,团队成员如何解决问题?

没有遇到什么合作方面问题

每个成员明确公开地表示对成员帮助的感谢 (并且写在各自的博客里):

林立:感谢蒲政林同学,还是懂的比较多一点,能提出好的意见

总结

你觉得团队目前的状态属于 CMM/CMMI 中的哪个档次?

执行

你觉得团队目前处于 萌芽/磨合/规范/创造 阶段的哪一个阶段?

磨合

你觉得团队在这个里程碑相比前一个里程碑有什么改进?

没有

你觉得目前最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是什么?

态度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 软件的质量 = 程序的质量 + 软件工程的质量,那团队在下一阶段应该如何提高软件工程的质量呢?

代码规范,及时测试一些小功能

项目成果占比

姓名 贡献度
林立 16%
蒲政林 20%
李程 16%
李奇 16%
张雷 16%
袁嘉鸿 16%
标签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