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第三次作业——关于软件质量保障初探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 提交于 2019-11-30 07:51:56

一.关于软件质量保障你的体会是什么?
软件(质量)=程序(质量)+软件工程(质量)
程序的质量体现在软件外在功能的质量。衡量软件的功能,基本判断可以用是和否来判定,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其他数值来表示质量。例如NPS、准确率、覆盖度等等。软件工程的质量的通俗理解是软件在功能、成本、时间三方面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一个团队也许可以靠一些特殊的办法来提高程序的质量,但是软件工程的质量需要长期的过程来提高。软件工程的质量体现在以下方面:(1)软件开发过程的可见性(2)软件开发过程的风险控制(3)软件内部模块,项目中间阶段的交付质量,项目管理的因素(4)软件开发成本的控制(5)内部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
分工是社会和行业进化的结果。开发和测试其实是软件工程的两个分支。不同的软件和服务需要不同方式和程度的测试。独立专业的测试角色等于同第三方代表队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和认证。团队培养和安排各个角色方式:在初始阶段,每个团队成员都要尽量打通各个环节,多负责,把所有事情都搞懂,培养通才。当项目进行到一定阶段,要大力提倡分工合作,培养专才。做好自己项目的架构和流程,让所有人都能比较轻松的开展质量保证工作。培养“大家都要做QA,专人负责量化的测试,有条件多做测试自动化”的文化。弄清楚自己项目的特点,人员的特点,产业特点。避免简单照搬别人的做法。

二、如果你是一个项目的QA,那么你认为你的工作职责范围是什么?
软件质量保障工作是软件团队为了让软件达到事先定义的质量标准而进行的所有活动包括测试工作。从保障的角度出发,对已发生的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隐患采取预防的措施,防止其发生。我认为QA需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QA必须懂开发
一个不懂开发的QA只能做黑盒测试,而有些bug往往是黑盒测试不出来的。
2. QA必须了解需求
项目中,QA的参与从需求开始。一个不了解需求的QA必然不是一名合格的QA.
3. QA必须了解项目的上下游的结构
一个不了解上游的QA, 必然无法确定dev对上游的调用是否可靠;一个不了解下游的QA, 必然无法确定项目的实现是否符合下游的调用场景,接口的QPS是否满足要求,项目对下游影响的范围有多大。
4.QA为整个项目的质量负责
QA在项目中不是为找bug而存在的。项目中找到的bug越多,只能说项目的质量越接近需求要求的质量,但并不能保证真正的质量。如果一开始需求本身是有问题的,或上下游的衔接是有问题的,那么即便整个项目中没有bug, 那么上线后质量也是不合格的。QA存在的价值不是来找更多地bug, 而是监督和保证从需求一直到项目上线的质量。也就是说,QA不是证明项目实现的错误性,而是确认实现的正确性。

三.如果你是一个项目经理,那么你认为这你的项目中需要专职的QA么?还是只需有Test即可?如果一旦出现问题,你如何界定由谁担责?
如果我是一个项目经理,那么我的项目中需要专职QA,我会设立QA部门,负责与项目质量的所有活动,Test则是QA下的部门,专门负责软件测试等工作。QA下其他部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一旦出现问题,具体负责部门和QA共同负责。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