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的闭包(closure)研究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19-11-29 10:44:14

最近配置好了Ubuntu下的各种开发环境,在这里强烈推荐下Sublime Text和Geany,个人比较喜欢subl,因为风格更加适合geeker :)

我们来看看这次的测试代码:

结果:

我们可以看出输出中返回十次的函数地址都有改变,也验证了在lua中函数是第一阶类型值。

我们稍微改下代码:


运行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循环十次输出的l在递增,因为l在这里变成了非局部的变量(non-local variable)(形参也可以作为非局部变量),t1 = test() 该句创建了一个新的闭包(closure),而对于一个独立的闭包而言,这些非局部的变量可用于在成功调用之间保持状态值,这为很多场合提供了方便,无需额外使用全局(或静态)变量来保存在函数调用时需要记录的值,只要相应地建立一个新的闭包,lua就会自动为你创建这些非局部变量 :) 这在写迭代器和和一些特殊场合的时候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例如下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用闭包来实现计数器:

function newCounter(n)
	local i = n or 0
	return function()
		i = i + 1
		return i
	end
end

c1 = newCounter()
c2 = newCounter()

for i=1, 4 do
	c1()
end

for i=1, 10 do
	c2()
end

print("counter1:"..c1())
print("counter2:"..c2())

结果: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gal/blog/200168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