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易懂的冒泡排序思想+程序解读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19-11-29 08:56:57

最简单易懂的冒泡排序思想+程序解读

这仅仅是我学习时所记录的笔记等等,可能说的也很不好,但是还是和大家分享吧!

1:冒泡排序算法是排序算法里面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也是我们在学习算法时可能时最先接触的算法,它模仿的时水中气泡从水底到水面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自底向上的找,先找到最大的,在找其次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num[4]=[1,4,3,2]
1:我们需要自底向上的找:
第一次冒泡:if num[0]>num[1]
就交换他们两个的数据
第一次冒泡后的num=[1,4,3,2]
第二次冒泡:if num[1] >num[2]
交换数据
第二次冒泡后的num=[1,3,4,2]
第三次冒泡:if num[2]>num[3]
交换数据
第三次冒泡后:num=[1,3,2,4]
我们可以看出,这样我们就找了数组中的最大元素,并且放到了数组末尾。接下来重复执行,就可以排序完成。
2:冒泡排序算法最好时间复杂度是O(n),最差时间复杂度是O(n^2),空间复杂度是O(1),是一个稳定的排序算法(排序算法的稳定性可以百度看看,在特定的数据排序情况下,稳定的排序算法会比不稳定的排序算法好很多)。

代码如下,仅仅是一个最简单的实现,但是思想都差不多。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SIZE 10

void Bubble_sort(int *num)
{
    int i,j,temp;
    for(i=0;i<MAXSIZE;i++)
    {
        for(j=0;j<MAXSIZE-i-1;j++) //自底向上的排序,类似于水中冒泡泡一样
        {
            if(num[j]>num[j+1])
            {
                temp=num[j+1];
                num[j+1]=num[j];
                num[j]=temp;
            }
        }
    }
}

int main()
{
    int num[MAXSIZE]={5,2,3,1,8,10,4,6,9,7};
    int i; //这里我们只实现算法,随便给个数据,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获得数据
    //打印未排序的序列
    for(i=0;i<MAXSIZE;i++)
    {
        printf("%d ",num[i]);
    }
    printf("\n");
    Bubble_sort(num); //进行冒泡排序
    for(i=0;i<MAXSIZE;i++)
    {
        printf("%d ",num[i]);
    }
    printf("\n");
    return 0;
}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