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法

时光毁灭记忆、已成空白 提交于 2019-11-29 03:15:26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较简单的排序算法。
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大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故名。

举个例子:
四个数字:7,5,3,4
第一趟比较:共比较三次
第一次:
7,5,3,4,
5,7,3,4
第二次:
5,7,3,4,
5,3,7,4
第三次:
5,3,7,4
5,3,4,7
第二趟比较:共比较两次
5,3,4,7
第一次:
5,3,4,7
3,5,4,7
第二次:
3,5,4,7
3,4,5,7
第三趟比较:共比较一次
第一次:
3,4,5,7
不用交换
所以,对于n个数字的冒泡排序法,共要进行n-1趟排序,其中第1趟要比较n-1次,第二趟要比较n-2次……第i趟要比较n-i次。
若初始数组是反序的,需要进行

趟排序。而每趟排序要进行n-i次比较(1≤i≤n-1),且每次比较都必须移动记录三次来达到交换记录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和移动次数均达到最大值C,M分别表示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



冒泡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


综上,因此冒泡排序总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C语言实现:
void Sort(int a[],int n){     int i,j;     int tmp=0;     for(i=0;i<n;i++){         for(j=i;j<n-1-i;j++){             if(a[j]>a[j+1]){                 tmp=a[j];                 a[j]=a[j+1];                 a[j+1]=tmp;                 }         }     } }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