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截图源自:http://open.dtyunxi.com/视频截图







以下内容源自:https://www.dtyunxi.com/show-40-80-1.html
一、中台建设的现存痛点
在具体阐述什么是软件定义中台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企业在建设数字中台过程中有哪些问题。
第一,企业在中台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多方,包括企业业务的架构,业务的运营,以及IT团队。但是中台没有明确定义多方的职责和关系,导致协同效率低下。
第二,中台是以分布式架构来构建的,划分出了众多领域。如何有效的管理、维护、迭代这些服务,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企业的中台会涉及到不同运行环境,包括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环境,也会涉及到前端、后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技术。它们各自有各自的技术的要求,如何快速部署这些中台系统,并且让它稳定的运行,这一点也非常难。
第四,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多数人对于中台没有一个具象的认知,以为只是包含很多API,不容易理解,并且也很难发挥它的共享能力,导致人们会认为中台不好用。
第五,中台的业务共享能力,如果没有合适的扩展机制,当与实际业务场景存在差别时,无法复用,只能重新进行开发。
第六,中台是为上层多个应用服务。但是如果上层多个业务场景没有很好梳理,逻辑就会混杂在一起,导致我们变动时候影响范围广,迭代测试工作量就大,最终导致迭代困难。
上述6个问题,其实是过去企业在「上中台」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困扰中台服务商的问题。
而基于自身对于各行业头部客户服务的实战经验,云徙科技从「软件定义中台」的角度,尝试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何为软件定义中台?
软件定义中台核心思想包含两部分:第一,明确提出了由技术平台来支撑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的闭环。第二,软件定义中台将系统空间分成三层:运营层,控制层,执行层,实现统一运营,集中管控和柔性执行。
中台的核心价值,是为了解决企业数字化过程中,信息系统重复性投入,以及业务数据无法在系统中流动处理的问题。用形象的比喻就是,企业以往为了信息化,建设了一个又一个独立的「烟囱」。这些烟囱相互独立,拖累了企业的敏捷创新能力。而中台就是建立一个底层平台,把这些烟囱横向打通。
但问题是,企业在构建中台这件事情本身上,却没有一套完整的中台建设方法论与实施路径,也没有一套可落地的技术框架和完整产品来实现。

三、6大特点破局中台建设
首先是协同。
参与中台建设的角色一共有3个,分别是中台机制设计方,能力提供方和能力使用方。中台机制设计方制订中台的标准规范、可扩展机制、可视化机制等来建设中台框架;能力提供方通过技术平台,根据设计方制定的标准规范,进行中台的实现和能力中心建设;而中台使用方就是使用中台的产品经理、前台应用建设方以及运营团队。
第二是关于中台分布式架构的管理问题。中台内部可以拆分成不同的分布式执行单元;各执行单元通过功能包进行叠加,上报各自的能力到控制中心即中台控制台,对业务规则、业务流程、配置项进行统一管控;然后经由控制中心和执行单元之间的配置协议,下发到各分布式执行单元;最后,执行单元根据需要装载合适的配置数据,从而达到系统的管控与柔性执行。
第三,前文提到,中台不够具象化,需要有可视化的编排工具,包括可以通过自定义,按照价值流方式组装的配置视图,把配置数据进行可视化的设定,也可以通过营销画布来设计,通过拖拽方式设计营销活动。
第四,对于企业在中台使用过程中,涉及不同的业务场景和运行环境,需要在数据共享的同时,还要保持相对隔离。为了达到隔离的目的,云徙将中台运行空间进行分层,把租户(客户)的不同业务划分出不同的业务空间,比如官方商城、云商等,再用业务身份(比如同样在官方商城中,有的商品可以直接下单,有的商品需要预约之后才能下单,这些则通过业务身份来实现)进行更细粒度的管控。
第五,云徙的中台,在面对不同企业不同的业务场景时,不需要进行全部重新开发,而是通过功能包的方式来进行能力共享。比如云徙聚焦在汽车、地产、零售、渠道、直销这5个行业,而云徙通过组装功能包的方式来满足企业不同业务板块和不同行业的需要。
功能包之间也不是简单的堆叠关系。云徙设计了很多扩展点与连接机制。这就好像电源插座与插头一样,功能包通过扩展点实现执行,从而不需要更改原有代码,就能够实现功能扩展。与此同时,功能包本身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分布式执行单元的代码层隔离。
第六,除了业务配置数据与代码的隔离,还有一个支撑云徙中台建设的重要环节:多种灵活的引擎。引擎可动态执行配置业务数据,业务规则,才能实现整个中台系统的灵活管控。
以交易引擎为例,各个能力中心提供了分布式的能力,通过可视化的编排,编排出先付款后下单,创建订单,支付,审核订单,发货,签收;也可以先发货后付款;或者针对大额订单进行自定义支付环节,先线下付款,再上传支付凭证,然后再审核完成支付等等,可以通过编排的方式实现业务的随需而变。
陈新宇表示,软件定义中台,明确了参与中台建设的三个不同角色,能有效提高它们协同的效率;也明确了中台的相关的内容,包括中台控制台、商业运营平台和技术平台,并解耦了运营层、控制层和执行层,来实现统一运营,集中管控。再结合扩展机制、代码隔离、环境隔离等等,来实现动态化的扩展和多环境的可运行,再加上租户、业务空间、业务身份等等可自治的场景隔离,来实现业务相对独立的运营。

四、中台持续赋能企业数字化
至此,其实我们已经看到,数字中台从整体中心化的基础上建设了平台化、协同化、行业化,并赋能生态,由此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企业数字化转型,一直都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它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通过像中台等数字技术和产品,来赋能企业自身的数字化与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