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20-08-09 03:23:52

本讲讲解开题报告的设计。

一、字体与格式

参看第二讲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二、头部信息

如下图所示,样式不要有太多的差异化。

三、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2.1背景

 选题背景即阐述做这件事情(毕业设计作品)的原因。应包括现实需要和理论背景:

1、现实背景:如你自己的需要、行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等等,就是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2、理论背景:我们要做很多事情,但是有些事情是无法做到的,比如摘月亮。做不到是因为有很多技术上的限制,甚至有些事情还会到道德上的限制、法律上的限制。这里主要讲的是技术上的,也就是你现在能够通过这个毕业设计的作品来实现你的需求,是因为什么技术已经满足了要求?如果要写得好一点,比如涉及到技术A,那么还需要阐述技术A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当然,这里现实需求和理论需求的阐述顺序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你能够表述清楚即可。比如(当然,下面是简单描述,具体写的话,至少也要200字以上):

由于IT技术的发展,通过HDFS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已经非常稳定且容易实现,通过成熟的JSP+Mysql技术很容易搭建Web网站。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资料比较多,大学宿舍里面的文件共享比较麻烦,经常需要用U盘来实现共享。我想通过JSP+Mysql+HDFS技术实现一个多人共享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利用宿舍多台电脑的剩余存储空间实现资料存储。

2.2意义

这里的意义简单表述就是:你把这个系统做出来之后,你有什么好处?别人有什么好处?

比如(当然,下面是简单描述,具体写的话,至少也要200字以上):

通过搭建一个宿舍的分布式文件共享系统,我们既可以通过网页端快速查找到本专业需要的软件、文档等资料,也可以解决了本专业文件太多,一台电脑无法存储的问题。

三、研究目标、主要内容,拟解决的问题

顺序应该是:研究目标->主要内容->拟解决的问题

3.1研究目标

就是通过你的研究(你做的这个系统)最终能到到什么样的预期的效果。直接点就是你做这个系统的具体目的。写的时候,表述要明确(指向清洗确定)、简洁(每条一两行字)、可测(可以根据数量来做验收),通常可以用“行为动词+名称”的短语来表述。这些目标都是在研究周期里面可以达成的、可实现的。在编写的时候最好逐条分开写,具体写三四点,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切忌将目标和意义混淆了,意义是相对抽象模糊的,目标是具体可量化的。

比如之前的意义转成目标:

1、通过JSP+Mysql+Hadoop搭建一套文件共享系统;

2、通过该系统实现本专业软件、文档、视频的分布式存储;

3、通过该系统实现本专业资料的快速检索。

3.2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也就是研究内容,是达到研究目标具体要做的事项、操作点或活动。是为了达到上述的“研究目标”你要做的事情。在研究内容的编写中,要说明达到这些研究目标,具体要研究的东西,或者做的事情。一般一个研究目标要对应至少一个内容。要一条条列出来。研究目标一般是简单的几句话描述,而研究内容则可以稍微展开说。有的还需要写技术路线,就是要研究的这个内容你具体每一步是怎么开展下去,写这个还要注意:可行性与创新性。也就是你要实现某一个目标所做的工作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具有创新性?

比如上面的第一个目标对应的研究内容:

1、利用hadoop实现HDFS的集群存储并预留读写接口;

2、利用Mysql实现系统的数据库存储;

3、利用JSP搭建一个怎样的Web网站。

3.3拟解决的问题

这里的拟解决问题一般是针对上面的每一条研究内容的,具有对应关系,这里也可以分点来写。也就是要实现上面的每一条研究内容的难点。这里要注意的是必须是难点,比如说如果安装mysql,那这个就不是难点了,也就没有必要写进去。难点是以你现在所掌握的技术来解决是有困难的。

四、拟采的研用究方法和步骤

4.1研究方法

这里讲的研究方法,是针对你的研究内容而言的。你要逐条实现你的研究内容,你要用到什么研究方法。常见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发、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等。系统开发涉及到的应该是:调查法(用于需求调研或需求细化)、实验法(用于信息系统开发)、文献资料发(用于查资料来解决问题)等。

4.2研究步骤

研究步骤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你要规划好这三个阶段要做什么事情。如下面:

1、准备阶段
(1、查阅书籍资料,寻找项目的理论依据和同类研究的现状,努力收集与本项目相关的理论材料。
(2、如果是小组则召开项目研究会议,讨论、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初步制定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围绕项目展开调查活动,请研究对象谈谈自己的经验和困惑。
(4、撰写开题报告,研讨实验方案,组内成员撰写开题计划。
2、实施阶段
(1、问题确定了,逐条针对问题编写解决方案。
(2、将研究成果编写成报告和论文。
3、总结阶段
(1、对项目进行全面总结,整理资料,分析反思,完成各项成果资料汇编工作,撰写结题报告。
(2、发表论文,发表软著、答辩。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必须要写的,没有任何人能不借助外部人员的成果(教材、论文、期刊)来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格式也是有要求的,比如我们可以先登录中国知网,我们在搜索框输入“大学生”,在搜索结果中勾选两篇我们需要引用的文献,最后点击旁边的“已选文献”工具栏:

我们可以看到:

点击“导出/参考文献”,我们可以点击后续的“复制到粘贴板”来粘贴到其他地方,我们看下下面的格式:

常见的引用格式有:

(1)学术期刊文献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学术著作
[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首次免注).翻译者.出版地: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
(3)有ISBN号的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   专利号,发布日期
(6)技术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9)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文献网址或出处,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引用参考文献注意事项
1.引用文献时自己要亲自阅读原始报告或原著,避免引用第二、三手文献。
2.公众熟知的教科书、工具书之类的文献,一般不必引用。
3.内部资料、会议汇编等非正式出版物由于交流范围有限,不宜引用。
4.引用篇目一般不宜太多、太杂。
5.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一般为先中文文献后英文文献。

六、预期的论文进展

这里要根据导师给的时间来规划,最好用表格来呈现,格式方面和上一讲一样。当然这里的时间规划只是针对论文。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