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的两种软件包管理机制
1)Deb软件包(Debian Linux首先提出 “ 软件包 ”的管理机制)
介绍:将应用程序的二进制文件、配置文档、man/info帮助页面等文件合并打包在一个文件中,用户使用软件包管理器直接操作软件包,完成获取、安装、卸载、查询等操作
2)Rpm软件包(Redhat Linux基于这个理念推出了自己的软件包管理机制)
改进
1)APT软件包管理器
-检查和修复软件包依赖关系
-利用Internet网络帮助用户主动获取软件包
软件包的类型
1)Ubuntu有两种类型的软件包:二进制软件包(deb)和源码包(deb-src)
①二进制软件包(Binary Packages):它包含可执行文件、库文件、配置文件、man/info页面、版权声明和其他文档。
②源码包(Source Packages):包含软件源代码、版本修改说明、构建指令以及编译工具等。先由tar工具归档为 .tar.gz 文件,然后打包成 .dsc文件。
2)在用户不确定一个软件包类型时,可以使用 file 命令查看文件类型
软件包的命名
dpkg相关命令
比如,现在有个 a.deb 文件 。 【 _前面的 rxvt 是软件包名称】
输入命令(安装):sudo dpkg -i rxvt_Version_tixi.deb
输入命令(运行【输入软件包名称】): rxvt
输入命令(安装清单):sudo dpkg -L rxvt
输入命令(安装状态):sudo dpkg -s rxvt
输入命令(卸载):sudo dpkg -P rxvt
dpkg和apt软件包管理器有什么区别?
dpkg需要考虑依赖,比如安装某个包,那这个包需要依赖什么,那我们得先把这个依赖也准备好,才能安装,所以不需要考虑网络
apt:不需要考虑依赖,通过网络即可安装
APT配置文件
sudo vi /etc/apt/sources.list
修改完要同步索引:【索引文件存放在 /var/lib/apt/list/ 】
sudo apt-get update
管理软件包
subcommands
修复软件包依赖关系
比如在安装过程中,蓝屏或者网络断了等情况
更新软件包
sudo apt-get upgrade
安装软件包
sudo apt-get 软件名
重新安装软件包
sudo apt-get install 软件名 --reinstall
卸载软件包
sudo apt-get --purge remove 软件名
清理软件包缓冲区
sudo apt-get clean
sudo apt-get autoclean
查询软件包信息
如
apt-cache show gcc
来源:CSDN
作者:飞羽2333
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773006/article/details/104167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