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己建立结构体类型
1.C语言中允许用户自己建立由不同类型数据组成的组合型的数据结构,它成为结构体。
2.一般形式
struct 结构体名
{成员列表};
3.结构体类型的名字是由一个关键字struct和结构体名组成而成的。
4.花括号内是该结构体所包含的子项,成为结构体的成员。
5.对各个成员都应该进行类型声明,即:类型名 成员名。成员表列也称为域表,每一个成员是结构体中的一个域。
6.成员命名规则与变量名相同。
二、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
1.先声明结构体类型,在定义该类型的变量
(1)在定义了结构体变量后,系统会为之分配内存单元。
(2)这种声明方式是声明类型和定义变量分离,在声明类型后可以随时定义变量。
2.在声明类型的同时定义变量
(1)一般形式
struct 结构体名
{
成员表列
}变量名表列;
(2)声明类型和定义变量放在一起进行,能直接看到结构体的结构。
3.不指定类型名而直接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
(1)一般形式
struct
{
成员表列
}变量名表列;
(2)制定了一个无名的结构体类型,没有名字,就不能再以此结构体类型去定义其他变量。
4.结构体类型与结构体变量是不同的概念。只能对变量赋值、存取或运算,而不能对一个类型赋值、存取或运算。
5.结构体类型中成员名可以和程序中的变量名相同,但二者不代表同一对象。
6.对结构体变量中的成员,可以单独使用,它的作用与地位相当于普通变量。
三、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和引用
1.在定义结构体变量时可以对它的成员初始化。初始化列表是用花括号括起来的一些常量,这些常量依次赋给结构体变量中的各成员。
2.可以引用结构体变量中的成员值,引用方式:结构体变量名 . 成员名。
3.“ . ”是成员运算符,它在所有的运算符中优先级最高。
4.如果成员本身又属于一个结构体类型,则要用若干个成员运算符,一级一级地找到最低的一级的成员。
5.对结构体变量的成员可以像普通变量一样进行各种运算。
6.同类的结构体变量可以相互赋值。
7.可以引用结构体变量的成员的地址,也可以引用结构体变量的地址。
8.结构体变量的地址主要用作函数参数,传递结构体变量的地址。
来源:CSDN
作者:Hots3y
链接:https://blog.csdn.net/Hots3y/article/details/104105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