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吉多·范罗苏姆
python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什么是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可以理解成:调用现有的功能模块,来实现要达到的目的。编写程序代码,就是调用不同的功能模块,直接使用或者组合成需要的功能来实现目的(个人理解)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
1、封装
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对外提供公共访问方式,将变化隔离,便于使用,提高复用性和安全性。
2、继承
提高代码复用性;继承是多态的前提。
3、多态
父类或接口定义的引用变量可以指向子类或具体实现类的实例对象。提高了程序的拓展性。
1. 解释器:将其它语言翻译成机器可以识别的语言(0,1)
不同类型的解释器,工作方式不同
编译型:编写代码----------编译器将代码统一翻译成机器码,并生成可执行文件------------机器识别,系统中执行可执行文件
解释型:编写代码----------解释器依次读取每行代码翻译成机器码,翻译后交给机器执行,之后再读取一行翻译。。。直到执行完成。
2. 现阶段python主要分为:python2、python3
python2 默认不支持中文,我们主要学习python3
3. CPU--------内存--------硬盘
硬盘,可以长时间保存数据,容量大。转速,缓存等参数,影响数据传输
内存,读写速度快,但数据不能长时间保存。一般程序被运行:从硬盘中将涉及到的数据读取到内存中,CPU直接从内存中读取所需数据,程序退出后,内存被释放。
CPU,处理数据,做运算。所有需要处理的事情都是CPU来完成。
4. python代码三种结构和执行顺序:
1. 顺序结构
python代码一般都是从上到下,一行行执行,解释一行,执行一行
2. 分支结构
使用if 判断,根据条件成立或不成立,来向下执行或执行分支代码
3. 循环结构
使用 循环,根据循环条件是否成立,来重复执行某部分代码的情况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leafchen/p/11399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