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制及数值数据的编码
▪ 十进制
– 基数是10,有10个不同的数学符号,即0-9
▪ 二进制
– 基数是2,有2个不同的数学符号,即0和1
▪ 八进制
– 基数是8,有8个不同的数学符号,即0-7
▪ 十六进制
– 基数是16,有16个不同的数学符号,即0-9,A,B,C,D,E,F
原码
反码
补码
移码
2.Java流程控制语句
流程控制语句是用来控制程序中各语句执行顺序的语句,可以把
语句组合成能完成一定功能的小逻辑模块。
▪ 顺序结构
▪ 选择结构
– if-else
switch
1.switch语句会根据表达式的值从相匹配的执行,一直执行到break标签处开始ak语句处或者是
switch语句的末尾。与任一case值不匹配,则进入
default语句(如果有的话)
2.只能处理等值条件判断的情况,且表达式必须为
byte,short,int或char类型 ,不能是String或double,float.1.7之后可以使用string
3.常量值必须是与表达式类型兼容的特定的一个常量
4.不允许有重复的case值
5.default子句为可选
▪ 循环结构
– while
– 先判断,后执行。
do-while
先执行,后判断。
for ▪ 跳转
– break continue
return
语句从当前方法退出,返回到调用该方法的语句处,幵从该语句的下条语句处继续执行程序。
▪ 多重循环
▪ 方法
– 定义、调用、重载
▪ 递归算法
递归的缺点
– 但是递归调用会占用大量的系统堆栈,内存耗用多,
– 在递归调用层次多时速度要比循环慢的多
▪ 递归的使用场合
– 任何可用递归解决的问题也能使用迭代解决。
– 当递归方法可以更加自然地反映问题,幵且易亍理解和调试,幵且丌强调效率
问题时,可以采用递归;
– 在要求高性能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递归,递归既花时间又耗内存。
一维数组
①数组定义、特点、内存分配
②使用一维数组存储数据
数组的应用
①查询元素
②数组类型做形参
③查询最大值最小值
④添加元素或删除元素
⑤冒泡排序
⑥Arrays工具类
⑦理解main(String args[])
⑧可变参数
一维数组的声明方式有两种:
type[] arr_name;
type arr_name[];
▪ 一维数组入门
– 数组的特点:长度固定,连续空间,存储同一种类型数据
– 数组内存分配图
– for-each循环:简单、主要用于遍历操作
▪ 一维数组的应用
– 数组优缺点
▪ 优点:按照索引查询效率高
▪ 缺点:添加删除元素效率低;按照内容查询效率低(无序)
– 冒泡排序:基本的排序算法,理解排序规则,实现并完善排序代码
– 数组类型做形参
▪ 二维数组:
– 实质是每个元素是一维数组的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内存分配图
来源:CSDN
作者:gaoyang426
链接:https://blog.csdn.net/gaoyang426/article/details/103949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