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S,B/S架构
1.C/S架构
client <----> sever
2.B/S架构
Browser <----> sever
二.OSI七层协议
2.1物理层
物理层指的就是网线,光纤,双绞线等等
物理层发送的是比特流
物理层功能:主要是基于电器特性发送高低电压(电信号)
2.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功能:定义了电信号的分组方式
以太网协议:早期的时候各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分组方式,后来形成了统一的标准,即以太网协议ethernet
ethernet规定
- 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豹,叫做‘帧’
- 每一数据帧分成:报头head和数据data两部分
head | data |
---|---|
head包含:(固定18个字节)
- 发送者/源地址,6个字节
- 接收者/目标地址,6个字节
- 数据类型,6个字节
data包含:(最短46字节,最长1500字节)
- 数据包的具体内容
head长度+data长度=最短64字节,最长1518字节,超过最大限制就分片发送
mac地址:
head中包含的源和目标地址由来:ethernet规定接入internet的设备都必须具备网卡,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地址便是指网卡的地址,即mac地址
mac地址:每块网卡出厂时都被烧制上一个世界唯一的mac地址,长度为48位2进制,通常由12位16进制数表示(前六位是厂商编号,后六位是流水线号)
广播:
有了mac地址,同一网络内的两台主机就可以通信了(一台主机通过arp协议获取另外一台主机的mac地址)
ethernet采用最原始的方式,广播的方式进行通信,即计算机通信基本靠吼
2.3网络层
IP地址:
网络部分:标识子网
主机部分:标识主机
子网掩码:表示子网络特征的一个参数。ip和子网掩码的二进制与运算得到子网。
IP协议作用:
1.为每一台计算机分配IP地址
2.确定哪些地址在同一个网络
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
通过对方的ip地址获取到对方的mac地址
2.4传输层
通过ip和mac找到了一台特定的主机,如何标识这台主机上的应用程序,答案就是端口
端口范围:0-65535 , 0-1023为系统占用端口。
传输层功能:建立端口到端口之间的通信。
TCP协议: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又命名为流式协议
UDP协议: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协议
2.5应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