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轻量级锁
倘若偏向锁失败,虚拟机并不会立即升级为重量级锁
,它还会尝试使用一种称为轻量级锁的优化手段(1.6之后加入的)。轻量级锁不是为了代替重量级锁,它的本意是在没有多线程竞争的前提下,减少传统的重量级锁使用操作系统互斥量产生的性能消耗,因为使用轻量级锁时,不需要申请互斥量
轻量级锁能够提升程序同步性能的依据是“对于绝大部分锁,在整个同步周期内都是不存在竞争的”,这是一个经验数据。如果没有竞争,轻量级锁使用 CAS 操作避免了使用互斥操作的开销。但如果存在锁竞争,除了互斥量开销外,还会额外发生CAS操作,因此在有锁竞争的情况下,轻量级锁比传统的重量级锁更慢!
如果锁竞争激烈,那么轻量级将很快膨胀为重量级锁!
-
当有另外一个线程竞争锁时,由于该锁处于偏向锁状态
-
发现对象头Mark Word中的线程ID不是自己的线程ID,该线程就会执行CAS操作获取锁
- 如果获取成功,直接替换Mark Word中的线程ID为自己的线程ID,该锁会***保持偏向锁状态***
- 如果获取失败,说明当前锁有一定的竞争,将偏向锁升级为轻量级锁
-
线程获取轻量级锁的步骤:
- 在加锁前,虚拟机需要在当前线程的栈帧中建立锁记录(Lock Record)的空间。Lock Record 中包含一个
_displaced_header
属性,用于存储锁对象的 Mark Word 的拷贝。 - 先把锁对象的Mark Word复制一份到线程的栈帧中(DisplacedMarkWord),主要为了保留现场!!
- 然后使用CAS,把对象头中的内容替换为线程栈帧中DisplacedMarkWord的地址
如图所示:
- 在加锁前,虚拟机需要在当前线程的栈帧中建立锁记录(Lock Record)的空间。Lock Record 中包含一个
注意:
① 每次获得锁都添加一个Lock Record
来表示锁的重入。
② 把当前线程的栈帧中的Displaced Mark Word
替换回锁对象中去,如果替换成功,则解锁成功。
参考:https://juejin.im/post/5bfffafc6fb9a049d37ed198
-
场景
- 在线程1复制对象头Mark Word的同时(CAS之前),线程2也准备获取锁,也复制了对象头Mark Word
- 在线程2进行CAS时,发现线程1已经把对象头换了,线程2的CAS失败,线程2会尝试使用自旋锁来等待线程1释放锁
-
轻量级锁的适用场景:线程交替执行同步块,绝大部分的锁在整个同步周期内都不存在长时间的竞争
红线流程部分:升级轻量级锁
3. 自旋锁和自适应自旋
轻量级锁失败后,虚拟机为了避免线程真实地在操作系统层面挂起,还会进行一项称为自旋锁的优化手段。
互斥同步对性能最大的影响就是阻塞的实现,因为挂起线程/恢复线程的操作都需要转入内核态中完成(用户态转换到内核态会耗费时间)。
一般线程持有锁的时间都不是太长,所以仅仅为了这一点时间去挂起线程/恢复线程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虚拟机的开发团队就这样去考虑:“我们能不能让后面来的请求获取锁的线程等待一会而不被挂起呢?看看持有锁的线程是否很快就会释放锁”。为了让一个线程等待,我们只需要让线程执行一个忙循环(自旋),这项技术就叫做自旋。
百度百科对自旋锁的解释:
何谓自旋锁?它是为实现保护共享资源而提出一种锁机制。其实,自旋锁与互斥锁比较类似,它们都是为了解决对某项资源的互斥使用。无论是互斥锁,还是自旋锁,在任何时刻,最多只能有一个保持者,也就说,在任何时刻最多只能有一个执行单元获得锁。但是两者在调度机制上略有不同。
对于互斥锁,如果资源已经被占用,资源申请者只能进入睡眠状态。
但是自旋锁不会引起调用者睡眠
,如果自旋锁已经被别的执行单元保持,调用者就一直循环在那里看是否该自旋锁的保持者已经释放了锁,"自旋"一词就是因此而得名。
自旋锁在 JDK1.6 之前其实就已经引入了,不过是默认关闭的,需要通过--XX:+UseSpinning
参数来开启。JDK1.6及1.6之后,就改为默认开启的了。需要注意的是:自旋等待不能完全替代阻塞,因为它还是要占用处理器时间。如果锁被占用的时间短,那么效果当然就很好了!反之,相反!自旋等待的时间必须要有限度。如果自旋超过了限定次数任然没有获得锁,就应该挂起线程。自旋次数的默认值是10次,用户可以修改--XX:PreBlockSpin
来更改。
另外,在 JDK1.6 中引入了自适应的自旋锁。自适应的自旋锁带来的改进就是:自旋的时间不在固定了,而是和前一次同一个锁上的自旋时间以及锁的拥有者的状态来决定,虚拟机变得越来越“聪明”了。
4. 同步消除:锁消除Lock Elision、锁粗化Lock Coarsening
- 锁消除:指的就是虚拟机即使编译器在运行时,如果
检测到那些共享数据不可能存在竞争
,那么就执行锁消除。锁消除可以节省毫无意义的请求锁的时间
。 - 锁粗化:将临近的代码块用同一个锁合并起来。
- 参数设置:-XX:+EliminateLocks。消除无意义的锁获取和释放,可以提高程序运行性能。
锁 | 优点 | 缺点 | 适用场景 |
---|---|---|---|
偏向锁 | 加锁和解锁不需要额外的消耗,和执行非同步方法比仅存在纳秒级的差距。 | 如果线程间存在锁竞争,会带来额外的锁撤销的消耗。 | 适用于只有一个线程访问同步块场景。 |
轻量级锁 | 竞争的线程不会阻塞,提高了程序的响应速度。 | 如果始终得不到锁竞争的线程使用自旋会消耗CPU。 | 追求响应时间。同步块执行速度非常快。 |
重量级锁 | 线程竞争不使用自旋,不会消耗CPU。 | 线程阻塞,响应时间缓慢。 | 追求吞吐量。同步块执行速度较长。 |
四、Synchronized 和 ReenTrantLock 的对比
① 两者都是可重入锁
两者都是可重入锁。“可重入锁”概念是:自己可以再次获取自己的内部锁。比如一个线程获得了某个对象的锁,此时这个对象锁还没有释放,当其再次想要获取这个对象的锁的时候还是可以获取的,如果不可锁重入的话,就会造成死锁。同一个线程每次获取锁,锁的计数器都自增1,所以要等到锁的计数器下降为0时才能释放锁。
② synchronized 依赖于 JVM 而 ReenTrantLock 依赖于 API
synchronized 是依赖于 JVM 实现的(基于底层操作系统的Mutex Lock
实现的),前面我们也讲到了 虚拟机团队在 JDK1.6 为 synchronized 关键字进行了很多优化,但是这些优化都是在虚拟机层面实现的,并没有直接暴露给我们。ReenTrantLock 是 JDK 层面实现的(也就是 API 层面,需要 lock() 和 unlock 方法配合 try/finally 语句块来完成),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它的源代码,来看它是如何实现的。
③ ReenTrantLock 比 synchronized 增加了一些高级功能
相比synchronized,ReenTrantLock增加了一些高级功能。主要来说主要有三点:①等待可中断;②可实现公平锁;③可实现选择性通知(锁可以绑定多个条件)
- ReenTrantLock提供了一种能够中断等待锁的线程的机制,通过lock.lockInterruptibly()来实现这个机制。也就是说正在等待的线程可以选择放弃等待,改为处理其他事情。
- ReenTrantLock可以指定是公平锁还是非公平锁。而synchronized只能是非公平锁。所谓的公平锁就是先等待的线程先获得锁。 ReenTrantLock默认情况是非公平的,可以通过 ReenTrantLock类的
ReentrantLock(boolean fair)
构造方法来制定是否是公平的。 - synchronized关键字与wait()和notify/notifyAll()方法相结合可以实现等待/通知机制,ReentrantLock类当然也可以实现,但是需要借助于Condition接口与newCondition() 方法。Condition是JDK1.5之后才有的,它具有很好的灵活性,比如可以实现多路通知功能也就是在一个Lock对象中可以创建多个Condition实例(即对象监视器),线程对象可以注册在指定的Condition中,从而可以有选择性的进行线程通知,在调度线程上更加灵活。 在使用notify/notifyAll()方法进行通知时,被通知的线程是由 JVM 选择的,用ReentrantLock类结合Condition实例可以实现“选择性通知” ,这个功能非常重要,而且是Condition接口默认提供的。而synchronized关键字就相当于整个Lock对象中只有一个Condition实例,所有的线程都注册在它一个身上。如果执行notifyAll()方法的话就会通知所有处于等待状态的线程这样会造成很大的效率问题,而Condition实例的signalAll()方法 只会唤醒注册在该Condition实例中的所有等待线程。
如果你想使用上述功能,那么选择ReenTrantLock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④ 性能已不是选择标准
在JDK1.6之前,synchronized 的性能是比 ReenTrantLock 差很多。具体表示为:synchronized 关键字吞吐量岁线程数的增加,下降得非常严重。而ReenTrantLock 基本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我觉得这也侧面反映了, synchronized 关键字还有非常大的优化余地。后续的技术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上面也讲了在 JDK1.6 之后 JVM 团队对 synchronized 关键字做了很多优化。
JDK1.6 之后,synchronized 和 ReenTrantLock 的性能基本是持平了。所以网上那些说因为性能才选择 ReenTrantLock 的文章都是错的!JDK1.6之后,性能已经不是选择synchronized和ReenTrantLock的影响因素了!而且虚拟机在未来的性能改进中会更偏向于原生的synchronized,所以还是提倡在synchronized能满足你的需求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进行同步!优化后的synchronized和ReenTrantLock一样,在很多地方都是用到了CAS操作。
来源:CSDN
作者:行乔_cshuang
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6295256/article/details/10370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