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nux系统目录结构
文件目录管理:
/:通常称为根分区。所有的文件和目录的起始点。只有root用户对此目录拥有写权限;
/etc:配置文件。包含所有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也包含启动、关闭某个特定程序的脚本;
/boot:存放Linux系统启动时需要加载的文件。Kernel、grub等文件都存放在此;
/var:是一个可增长的目录。包含经常变的文件。例如:/var/log (系统日志)、/var/lib (包文件);
/root:管理员所有数据。root用户的家目录;
/tmp:临时文件存储位置。不能存放重要的数据;
/usr:usr表示的是unix software source。/usr/src:源代码目录;
/bin:命令。此目录包含二进制可执行文件;
/sbin:系统命令。此目录中的命令主要供系统管理员使用,以进行系统维护。例如:reboot、fdisk等;
/mnt:挂载目录。系统管理员可用于临时挂载文件系统;
/dev:包含设备文件。在Linux中,一切都被看做文件。终端设备、磁盘等等都被看做文件。例如:/dev/sda,/dev/sr0;
/home:普通用户所有数据存放在这个目录下;
/proc: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查看内存信息,CPU信息;
/lib:存放系统的库文件。lib库包括动态运行库和静态库。lib***.a是静态库,lib***.so是动态库。静态库在编译时被加载到二进制文件中,动态库在运行时加载到进程的内存空间中。
注意:
本地管理员大多数情况下将额外的软件安装在/usr/local目录下,并符号连接在/usr/local/bin下的主执行程序;
系统的所有设置在/etc目录下;
不要修改根目录("/")或/usr目录下的任何内容;
目录最好和Linux发布时保持一致;
大多数工具和应用程序安装在以下目录:/bin,/usr/sbin,/sbin,/usr/bin;
所有的文件在单一的目录树下,没有所谓的"驱动符"。
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绝对路径:从根("/")开始;
相对路径:以.或者..开始,.表示用户当前操作所处的位置,..表示上级目录。
2、文件操作
创建空文件(touch):
touch 文件名
创建目录(mkdir):
mkdir 目录名
mkdir -p /a/b/c:连同父目录一起创建
查看:
cat:查看全部内容
more 文件名,按enter或下键刷新一行,按空格刷新一屏,按q退出
less 文件名,与more作用几乎相同,区别是less支持前后翻页
head -n 数字 文件名,head 文件名
tail-n 数字 文件名,tail 文件名
head -n 5 /etc/passwd | tail -n 1:显示文件的第5行
复制:
cp 源文件 目标文件
cp -r 源文件 目标文件
移动/重命名:
mv 源文件或源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标目录
删除文件/目录:
rm 文件或目录名
rm -r 文件或目录名:递归删除
rm -f 文件或目录名:强行删除
rm -rf 文件或目录名
来源:CSDN
作者:马尔盖云
链接:https://blog.csdn.net/maergaiyun/article/details/10365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