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 全排列

你说的曾经没有我的故事 提交于 2019-12-12 14:31:42

#转载于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permutations/solution/hui-su-suan-fa-python-dai-ma-java-dai-ma-by-liweiw/

Given a collection of distinct integers, return all possible permutations.

Example:

Input: [1,2,3]
Output:
[
  [1,2,3],
  [1,3,2],
  [2,1,3],
  [2,3,1],
  [3,1,2],
  [3,2,1]
]

以示例输入: [1, 2, 3] 为例,如果让我们手写,要做到不重不漏,我们书写的策略可能是这样:“一位一位确定”,这样说比较笼统,具体是这样的:

1、先写以 1 开始的两个排列:[1, 2, 3]、[1, 3, 2];
2、再写以 2 开始的两个排列:[2, 1, 3]、[2, 3, 1];
3、最后写以 3 开始的两个排列:[3, 1, 2]、[3, 2, 1]。

如果数组元素多一点的话,也不怕,我们写的时候遵循下面的原则即可:

1、按数组的顺序来(不要求排序,但我们选取元素的顺序是从左到右的),每次排定 1 个元素;
说明:只有按照顺序才能做到不重不漏。

2、新排定的元素一定不能在之前排定的元素中出现。
说明:如果违反了这一条,就不符合“全排列”的定义。

其实让程序帮你找到所有的全排列也是这样的思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要写数组长度这么多层的循环,编码极其困难,代码写出来也非常不好看。

这道题可以作为理解“回溯算法”的入门题。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使用 回溯算法 解决的问题。解决回溯问题,我的经验是 一定不要偷懒,拿起纸和笔,把这个问题的递归结构画出来,一般而言,是一个树形结构,这样思路和代码就会比较清晰了。而写代码即是将画出的图用代码表现出来。

思路分析:

方法:“回溯搜索”算法即“深度优先遍历 + 状态重置 + 剪枝”(这道题没有剪枝)
以示例输入: [1, 2, 3] 为例,因为是排列问题,只要我们按照顺序选取数字,保证上一层选过的数字不在下一层出现,就能够得到不重不漏的所有排列。

说明:这里“保证上一层选过的数字不在下一层出现”的意思是我们手写的时候,后面选的数字一定不能是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得使用一个数组长度这么长的额外空间,记为数组 used ,只要“上一层”选了一个元素,我们就得“标记一下”,“表示占位”。

画出树形结构如下图,

46-1.png

这里我们介绍什么是“状态”。

在递归树里,辅助数组 used 记录的情况和当前已经选出数组成的一个排序,我们统称为当前的“状态”。

注意:

1、这里特别说明一点:虽然我的图是一下子展示出来的,但是我想你画出的图应该是一层一层画出来的;

2、在每一层,我们都有若干条分支供我们选择。下一层的分支数比上一层少 1 ,因为每一层都会排定 1 个数,从这个角度,再来理解一下为什么要使用额外空间记录那些元素使用过;

3、全部的“排列”正是在这棵递归树的所有叶子结点。

我们把上面这件事情给一个形式化的描述:问题的解空间是一棵递归树,求解的过程正是在这棵递归树上搜索答案,而搜索的路径是“深度优先遍历”,它的特点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下面解释“状态重置”。

在程序执行到上面这棵树的叶子结点的时候,此时递归到底,当前根结点到叶子结点走过的路径就构成一个全排列,把它加入结果集,我把这一步称之为“结算”。此时递归方法要返回了,对于方法返回以后,要做两件事情:

(1)释放对最后一个数的占用;
(2)将最后一个数从当前选取的排列中弹出。

事实上在每一层的方法执行完毕,即将要返回的时候都需要这么做。这棵树上的每一个结点都会被访问 2 次,绕一圈回到第 1 次来到的那个结点,第 2 次回到结点的“状态”要和第 1 次来到这个结点时候的“状态”相同,这种程序员赋予程序的操作叫做“状态重置”。

“状态重置”是“回溯”的重要操作,“回溯搜索”是有方向的搜索,否则我们要写多重循环,代码量不可控。

说明:

1、数组 used 记录了索引 i 在递归过程中是否被使用过,还可以用哈希表、位图来代替

2、当程序第 1 次走到一个结点的时候,表示考虑一个数,要把它加入列表,经过更深层的递归又回到这个结点的时候,需要“状态重置”、“恢复现场”,需要把之前考虑的那个数从末尾弹出,这都是在一个列表的末尾操作,最合适的数据结构是栈(Stack)。

请大家在脑子里想一想程序在这棵递归树上“深度优先遍历”执行的路径,理解了“状态重置”这个概念,是不是觉得“回溯搜索”这个名字很形象。

如果序列包含重复数字,这就是 「力扣」第 47 题:“全排列 II”,需要做“剪枝”操作,做法可以参考《回溯 + 剪枝(Python 代码、Java 代码)》。

参考代码 1 是全排列问题我个人觉得比较好的写法,可以作为写回溯算法的模板,类似的问题写出来的代码基本都是这个样子。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permute(vector<int>& num) {
        vector<vector<int>> res;
        vector<int> out, visited(num.size(), 0);
        permuteDFS(num, 0, visited, out, res);
        return res;
    }
    void permuteDFS(vector<int>& num, int level, vector<int>& visited, vector<int>& out, vector<vector<int>>& res) {
        if (level == num.size()) {res.push_back(out); return;}
        for (int i = 0; i < num.size(); ++i) {
            if (visited[i] == 1) continue;
            visited[i] = 1;
            out.push_back(num[i]);
            permuteDFS(num, level + 1, visited, out, res);
            out.pop_back();
            visited[i] = 0;
        }
    }
};

总结:

可以通过这个例子理解“回溯”算法的“状态重置”的操作,“回溯搜索” = “深度优先遍历 + 状态重置 + 剪枝”。(“剪枝”可以通过第 47 题来理解。)

1、“深度优先遍历” 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2、回头的时候要“状态重置”,即回到上一次来到的那个地方,“状态”要和上一次来的时候一样。

3、在代码上,往往是在执行下一层递归的前后,代码的形式是“对称的”。

方法二:递归(参考)
使用递归的思想如下,个人感觉没有回溯算法经典:

首先,排在第 1 位,可能的情况有 n 种,剩下的 n - 1 位数的排列可以递归求解;
不过要解决的 1 个问题是,剩下的 n - 1 位数的排列不能够包括排在第 1 位的那个数,根据“选择排序”的思想,把剩下的 n - 1 位数依次交换到第 1 位即可。
例如:[1, 2, 3, 4] 的全排列可以由下面 4 种情况得到:

1 + permute([2, 3, 4])

2 + permute([1, 3, 4])

3 + permute([1, 2, 4])

4 + permute([1, 2, 3])

根据这个思路,编码如下,注意:在递归方法执行以后,需要再执行一次交换操作,这一步是状态重置的操作,从这一点上说,和方法一的思路是一样的。

参考代码 4: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permute(vector<int>& nums) {
        vector<vector<int>> res;
        permute(nums,res,0);
        return res;
    }
    
    void permute(vector<int> &nums,vector<vector<int>> &res,int level)
    {
        if(level >= nums.size())
        {
            res.push_back(nums);
            return ;
        }
        
        for(int i = level;i < nums.size();i++)
        {
            swap(nums[level],nums[i]);
            permute(nums,res,level+1);
            swap(nums[level],nums[i]);
        
        }
    }
};

因此,回溯算法的总体框架总结如下:

result = []
def backtrack(路径, 选择列表):
    if 满足结束条件:
        result.add(路径)
        return
    
    for 选择 in 选择列表:
        做选择
        backtrack(路径, 选择列表)
        撤销选择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