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的概念、并知道各自的用途
-
交换机
直接查询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 MAC 若不存在,交换机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 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到内部地址表或中
交换机工作于 OSI 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内部的CPU 会在每个端口成功连接时,通过 ARP 协议学习它的 MAC 地址,保存一张 ARP 表。 -
路由器
提供了路由与传送送两种重要机制,工作在网络层;
路由:可以决定数据包从来源段到目的端所经过的路由路径
传送:将路由器输入端的数据包移送至适当的路由器输出端(在路由器内部进行) -
网关
网关,顾名思义就是连接两个网络的设备,用于连接局域网和 Internet。网关经常指把一种协议转换成另一种协议的设备
网关(gateway)能在不同协议间移动数据,而路由器(router)是在不同网络间移动数据,相当于传统所说的IP网关(IP gateway)
网关中并没有路由表,他只能按照预先设定的不同网段来进行转发
带宽(bandwidth)
- 在计算机网络中,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常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单位是“比特每秒”,记为b/s。
吞吐量
-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实际数据量。吞吐量更经常地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吞吐量小于等于带宽
重要概念
- 按照作用范围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
- 计算机网络最常用的性能指标是: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发送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和信道利用率
- 计算机网络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连接方式(P2P方式)
- 五层体系结构由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网际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组成。运输层最主要的协议是TCP和UDP协议,网络层最重要的协议是IP协议。
物理层
- 单工: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 半双工: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 全双工: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 调制:将来自源信号的低频甚至直流信号进行变换,使得这种低频直流信号可以便于在信道内传输
- 两种调制方法:
基带调制: 把数字信号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数字信号,即仅对信号的波形进行变换,可称之为编码调制
带通调制:使用载波进行调制,将基带信号的频率般到高频段,并将之转换为模拟信号
数据链路层
-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参考资料:
来源:https://blog.csdn.net/Echo_dia/article/details/99297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