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介绍
- 数据库功能:是用来存储结构化后的数据。
- 数据库分类:关系系数据库(sql)如mysql,sqlserver,orancle。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 如 mongodb
- sql是由表和表之间的关系组成的,nosql是由集合组成的,集合下面是很多的文档。
- 非关系型数据库文件存储格式为BSON(一种JSON的扩展)。
mongodb 安装-注意事项
- 根据提示一步一步安装即可,要将默认勾选的compass可视化工具去掉。
- 系统配置:将默认安装路径添加到环境变量中。
- 自建文件夹做为数据和日志存储,日志文件夹中新建一个MongoDB.log文件。新建文件夹默认为只读,要去掉。
- 开启服务:mongod --storageEngine mmapv1 --dbpath “d:\mongodb\db” --logpath “d:\mongodb\log\MongoDB.log” (路径名为自建的数据和日志存储)
- 以管理员身份在端口用 测试命令:mongo或者mongo.exe。
常用命令
-
mongo //进入
-
help //查看帮助命令
-
show dbs //显示数据库列表
-
use test //创建数据库test(存在则切换)
-
show collections //显示数据库中的集合
-
添加数据
- db.user.save({“name”:“张三”,“age”:20}) //创建user集合并插入一条数据
- db.user.insert({})
如果数据主键存在,save执行修改操作,insert报错
-
删除数据
- db.user.remove({}) //删除集合user中的所有数据,集合user仍存在
- db.user.drop() 或 db.runCommand({“drop”:“user”}) //删除集合user
- db.test.remove(“name”:“张三”) //按条件删除,删除name为张三的
- db.runCommand({“dropDatabase”:1}) //删除当前数据库
-
查找数据
- db.user.find();
- db.user.findOne() //查找第一条数据
- db.user.find().pretty() //查找并格式化显示
- db.user.find({age:{$gt:18}}) //查找age大于18的。
- $lt 小于
- $gte 大于等于
- $lte 小于等于
- db.user.find({ “age” : { $gt: 40 , $lt: 30 } }) //查找age在30-40间的数据
- db.user.find().sort({age: -1 }) //按年龄(number类型)从大到小排序显示,没有age值的数据排在最后,age为string类型排在最前
db.webs.find().sort({age: 1 }) //按年龄从小到大排序显示。 - db.user.find().limit(2) //查找前两个
-
修改数据
db.user.update({name:“李四”},{$set{sex:“women”},ture ture})
//第一个参数是查找条件,第二个参数是修改内容,主键不能修改,第三个参数表示匹配所有符合条件的数据,第四个参数表示修改所有匹配到的数据,可以为false。
来源:CSDN
作者:请给我灵感
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622053/article/details/10346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