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看mysql数据库支持的存储引擎
mysql> show engines \G \G 数据成列显示,这时不用写分号了
或者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have%';
2、查询默认的存储引擎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torage_engine';
二、InnoDB存储引擎
优点:支持事物处理,支持外键,支持崩溃修复能力和并发控制,实现事务的提交和回滚。
缺点:读写效率稍差,占用的空间相对比较大
三、MyISAM存储引擎
优点:占用空间小,处理速度快
缺点:不支持事务的完整性和并发性。
四、MEMORY存储引擎
表的所有数据存储在内存上,内存出现异常会影响数据完整性。
优点:在内存中,处理速度非常快
缺点:安全性不高,数据易丢失,生命周期短,一般都是一次性。
开始存储过程之前还有一个工作要做,就是修改MySql的结束符,系统默认的是‘;’不过要建立存储过程,再用这个默认的分号就不方便了,把结束符改为‘//’,操作起来很简单,命令:DELIMITER // ,搞定;
好了,建立第一个存储过程:
CREATE PROCEDURE p1 () SELECT * FROM t; //
SQL语句存储过程的第一部分是 “CREATE PROCEDURE”:第二部分是过程名,上面新存储过程的名字是p1。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一个简单的select语句;
mysql> CALL p1() //
+------+
| s1 |
+------+
| 5 |
+------+
1 row in set (0.03 sec)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3 sec)
当调用这个存储过程的时候,会得到这个结果。
再练习一个打印‘Hello,Worle!’的存储过程:
CREATE PROCEDURE HelloWorld() select 'Hello,World!' //
调用:
mysql> CALL HelloWorld()//
+-------------+
| Hello,World |
+-------------+
| Hello,World |
+-------------+
1 row in set (0.00 sec)
好了,先写到这个,继续学习。 最后别忘了把分隔符变回来,命令 delimiter ;
创建一个mysql函数命令如下:
下面就可以直接调用了:gets(3);
=============================================================================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u/346962/blog/9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