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作业属于那个课程 | C语言程序设计I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http://edu.cnblogs.com/campus/zswxy/SE2019-3/homework/10126 |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 在学习完课程后熟用C语言,编译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
这个作业在那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 熟练教材上的代码,并选择一些习题在编译软件上进行练习 |
参考文献 | 百度 |
1.PTA实验作业
1.1 统计某类完全平方数
本题要求实现一个函数,判断任一给定整数N
是否满足条件:它是完全平方数,又至少有两位数字相同,如144、676等。
1.1.1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定义的变量有a和m,i,N他们都属于int类型。
数据处理:是选择加循环结构
伪代码:定义变量
表达式一,表达式二
if语句
定义变量
while语句
定义变量,表达式三
if语句,返回1
表达式四
返回0
1.1.2实验代码截图
1.1.3 造测试数据
输入数据 | 输出数据 | 说明 |
---|---|---|
111 520 | 6 | 有6个满足 |
963 1958 | 6 | 有6个满足 |
257 638 | 3 | 有3个满足 |
1.1.4 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编译错误:
(1)声明被调用函数时没有加分号,把英文分号加上就没事了
(2)m==N写成了m=N
1.2 统计各位数字之和是5的数
本题要求实现两个函数:一个函数判断给定正整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否等于5;另一个函数统计给定区间内有多少个满足上述要求的整数,并计算这些整数的和。
1.2.1 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使用了n,c,t,sum,count,i变量,都是int类型。
数据处理:选择循环结构
伪代码:
定义变量
whlie
if()
return 1;
else
return 0
定义新函数
定义变量
for循环
if判断
输出语句
1.2.2 实验代码截图
1.2.3 造测试数据
输入数据 | 输出数据 | 说明 |
---|---|---|
200 800 |
count=10 sum=3110 |
满足条件的整数有10个,整数和为3110 |
300 600 |
count=6 sum=2244 |
满足条件的整数有6个,整数和为2244 |
100 400 |
count=12 sum=2409 |
满足条件的整数有12个,整数和为2409 |
1.2.4 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编译错误:
(1)在定义void count_sum函数时结尾加了分号,删去后就没事了
(2)count在使用的时候忘记赋初值了,写成count=0就没事了
(3) 搞错whlie括号里的判断条件写成了n=0,正确的是n!=0
2.代码互评
同学代码截图
自己代码截图
(1)在定义变量上,我使用的比她的少,更加容易记住
(2)她的代码整体上更加简介一点,多用了一个for语句,但是让代码看起来更好懂了一些
(3)while语句中她的判断语句表达的和我不一样,她的更加简单,专业点
。
3.学习总结
3.1 学习进度条
周/日期 | 这周所花的时间 | 代码行 | 学到的知识点简介 | 目前比较迷惑的问题 |
---|---|---|---|---|
9.16-9.22 | 7h | 36 | 一个简单编辑的流程 | 标点符号和单独字母是干嘛的 |
9.23-10.6 | 10h | 22 | 三种数据类型,算术运算 | markdown的表格总是弄不对 |
10.7-10.11 | 16h | 115 | if-else语句,输入函数scanf | 输入提示可以用printf函数实现 |
10.12-10.19 | 26h | 85 | for语句的使用,逻辑运算的符号 | VS里面的断点是干嘛用的 |
10.20-10.26 | 60h | 93 | 定义和调用函数,以及如何在一个函数中调用另一函数 | 形参和实参的区别在哪里 |
10.27-11.2 | 80h | 138 | 如何进行语句的嵌套,对运算符的等级高低有所了解 | 对do语句和do-whlie语句搞不清 |
11.3-11.10 | 50h | 162 | 分支结构switch语句的使用 | 对switch里的语句使用的方式不太懂 |
11.11-11.18 | 60h | 97 | while语句的使用并提及了与do-while语句之间的差别 | 没有 |
11.19-11.26 | 77h | 80 | for语句的嵌套和break同continue在使用时的区别 | 在for的嵌套使用时,有些分不清它们循环的时机 |
11.27-12.3 | 20h | 86 | 根据自己学到的知识,以及看到过的代码,选择适合的语句和算法写完一段代码 | 没有 |
12.4-12.11 | 24h | 94 | 局部和全局变量,以及变量的储存方式和生存期 | 全局变量的作用域容易混淆 |
3.2 累积代码行和博客字数
时间 | 博客字数 | 代码行数 |
---|---|---|
第一周 | 230 | 36 |
第二周 | 523 | 22 |
第三周 | 1319 | 115 |
第四周 | 1180 | 85 |
第五周 | 1311 | 93 |
第六周 | 1005 | 138 |
第七周 | 1400 | 162 |
第八周 | 1202 | 97 |
第九周 | 1350 | 80 |
第十周 | 1390 | 86 |
第十一周 | 1670 | 94 |
3.3 学习内容总结和感悟
3.3.1 学习内容总结
3.3.2 学习体会
感觉老师这次讲课很快,而且这次的内容还没有提前预习,所以听起来就会很懵逼。当晚自习好好的看了一下,这次所学的内容。这次的PTA也很难,题目的难度感觉在呈现阶梯的递增。越往后面越感觉学习的困难,学习的激情也没以前那么高昂了,但是不管怎么样,都要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