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r 命令用于清除终端屏幕上现有的文字内容,将之上滚:
ln:用来为文件创件连接,连接类型分为硬连接和符号连接两种,默认的连接类型是硬连接。如果要创建符号连接必须使用"-s"选项。
语法:ln(选项)(参数) 选项: -b或--backup:删除,覆盖目标文件之前的备份; -d或-F或——directory:建立目录的硬连接; -f或——force:强行建立文件或目录的连接,不论文件或目录是否存在; -i或——interactive:覆盖既有文件之前先询问用户; -n或--no-dereference:把符号连接的目的目录视为一般文件; -s或——symbolic:对源文件建立符号连接,而非硬连接; -S<字尾备份字符串>或--suffix=<字尾备份字符串>:用"-b"参数备份目标文件后,备份文件的字尾会被加上一个备份字符串,预设的备份字符串是符号“~”,用户可通过“-S”参数来改变它; -v或——verbose: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V<备份方式>或--version-control=<备份方式>:用“-b”参数备份目标文件后,备份文件的字尾会被加上一个备份字符串,这个字符串不仅可用“-S”参数变更,当使用“-V”参数<备份方式>指定不同备份方式时,也会产生不同字尾的备份字符串; --help:在线帮助; --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 参数: 源文件:指定连接的源文件。如果使用-s选项创建符号连接,则“源文件”可以是文件或者目录。创建硬连接时,则“源文件”参数只能是文件; 目标文件:指定源文件的目标连接文件。 例子:将目录/usr/mengqc/mub1下的文件m2.c链接到目录/usr/liu下的文件a2.c cd /usr/mengqc ln /mub1/m2.c /usr/liu/a2.c
free:显示当前系统未使用的和已使用的内存数目,还可以显示被内核使用的内存缓冲区。
语法:free(选项) 选项: -b:以Byte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k:以K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m:以M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o:不显示缓冲区调节列; -s<间隔秒数>:持续观察内存使用状况; -t:显示内存总和列; -V:显示版本信息。 实例: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016 1973 42 0 163 1497 -/+ buffers/cache: 312 1703 Swap: 4094 0 4094 第一部分Mem行解释: total:内存总数; used:已经使用的内存数; free:空闲的内存数; shared:当前已经废弃不用; buffers Buffer:缓存内存数; cached Page:缓存内存数。 第二部分(-/+ buffers/cache)解释: (-buffers/cache) used内存数:第一部分Mem行中的 used – buffers – cached (+buffers/cache) free内存数: 第一部分Mem行中的 free + buffers + cached 第三部分是指交换分区。
df:显示磁盘分区上的可使用的磁盘空间。默认显示单位为KB。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语法:df(选项)(文件) 选项: -a或--all:包含全部的文件系统; --block-size=<区块大小>:以指定的区块大小来显示区块数目; -h或--human-readable:以可读性较高的方式来显示信息; -H或--si:与-h参数相同,但在计算时是以1000 Bytes为换算单位而非1024 Bytes; -i或--inodes:显示inode的信息; -k或--kilobytes:指定区块大小为1024字节; -l或--local:仅显示本地端的文件系统; -m或--megabytes:指定区块大小为1048576字节; --no-sync:在取得磁盘使用信息前,不要执行sync指令,此为预设值; -P或--portability:使用POSIX的输出格式; --sync:在取得磁盘使用信息前,先执行sync指令; -t<文件系统类型>或--type=<文件系统类型>:仅显示指定文件系统类型的磁盘信息; -T或--print-type:显示文件系统的类型; -x<文件系统类型>或--exclude-type=<文件系统类型>:不要显示指定文件系统类型的磁盘信息; --help:显示帮助; --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 实例: df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