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动态代理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19-12-06 00:16:53

一、什么是代理模式?

给目标对象提供一个代理对象,并由代理对象控制对目标对象的引用。

二、为什么使用代理模式?

最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不改变目标对象方法的情况下对方法进行增强,比如,我们希望对方法的调用增加日志记录,或者对方法的调用进行拦截,等等...

三、静态代理与动态代理的区别

从功能的角度来讲,没有区别。他们的区别主要是体现在代码重用上,动态代理不会产生很多的静态代理类。

静态代理

public class ManProxy implements IPerson{

    private IPerson target;

    public IPerson getTarget() {
        return target;
    }

    public ManProxy setTarget(IPerson target) {
        this.target = target;
        return this;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 {
        if (target != null) {
            L.d("man say invoked at : "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arget.say();
        }
    }
}

这样我们需要新建一个ManProxy类同样实现IPerson接口,将要代理的对象传递进来,这样就可以在不修改Man的say方法的情况下实现了我们的需求。这其实就是静态代理。那你可能要问,既然有了静态代理,为什么需要动态代理呢,因为静态代理有一个最大的缺陷:接口与代理类是一对一的,有多个接口需要代理,就需要新建多个代理类,繁琐,类爆炸

 

动态代理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