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Hadoop---HBase Shell命令操作

拈花ヽ惹草 提交于 2019-12-05 06:43:08

学习方法

  • 可以参考官方文档的简单示例来 点击查看

  • 可以直接在控制台使用help命令查看

    例如直接使用help命令:

    从上图可以看到,表结构的操作,表数据的操作都展示了。接下来我们可以针对具体的命令使用help查看,比如:alter

    alter help

    从图中可以看到,你可以更改列族,可以使用区域复制,可以更改多个列,当然现在只是大概看下,接下来会带领大家实际操练,大家一定要勤于动手呦~

表结构实操

运行zookeeper,hdfs,hbase后,在控制台输入 hbase shell,进入hbase操作页面。

  • 创建表

    PS:创建表的时候需要指定表名和列族,列名不需要指定,因为例名在添加数据的时候一起添加进去的。

    运行帮助命令

    create help

    根据展示的帮助进行操作

    1.创建一个t1表,并指定三个列族(不建议这样做,通常创建列族就够了)

    create 't1', {NAME => 'f1'}, {NAME => 'f2'}, {NAME => 'f3'}

    create 't1', 'f1', 'f2', 'f3'

    2.创建一个person表,并指定列族为p

    create 'person','p'

  • 禁用表t1

    disable 't1'

    启用表t1

    enable 't1'

  • 删除表t1(PS:在删除之前先执行禁用)

    drop 't1'

  • 添加列族f1

    alter 't1', NAME => 'f1', VERSIONS => 5

  • 删除列族f1

    alter 't1', 'delete' => 'f1' --如果没有

     

表数据操作

  • 添加数据

    put 't1', 'r1', 'c1', 'value' --t1代表表名,r1代表行的名字,c1代表列族,value添加的值 。如果r1存在的化,则会更新这条数据。

  • 查询数据

    scan 't1' --查询整个表数据

    scan 'person',{LIMIT=>1} --查询第一行的数据

    scan 't1', {COLUMNS => ['c1', 'c2'], LIMIT => 10, STARTROW => 'xyz'} --查询列族为c1和c2,以xyz开头前十行数据。

  • 查询表数据量

    count 't1'

  • 删除数据

    delete 't1','r1','c1' --t1为表名,r1为行名,c1为列族名称

标签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