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理解RIP路由协议

ⅰ亾dé卋堺 提交于 2019-12-03 08:34:16

1.个人信息

  • 毛琳淇
  • 201821121007
  • 计算1811

2.实验目的

  •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 感受RIP坏消息传得慢

3.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 配置参数
  • 分析RIP路由信息

4. 实验报告

4.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4.2 配置参数

4.2.1 PC参数配置

  PC0

 

 

 

  PC1

 

 

 

4.2.2 路由器配置 

Router0:

 

 

 

  Router1:

 

 

 

4.3 测试网络连通性

 

 

 

4.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4.4.1 查看路由过程的信息

 

 

 

  Routing Protocol is "rip"表示路由协议是RIP

  Sending updates every 30 seconds, next due in 20 seconds表示每30秒更新一次发送,接下来的20秒内发送一次

  Invalid after 180 seconds, hold down 180, flushed after 240表示180秒后无效,240秒后刷新。注:为了防止更新同步,RIP 会以15%的误差发送更新,即实际发送更新的周期的范围是25.5-30 秒。

  Outgoing update filter list for all interfaces is not set表示未设置所有出方向接口的访问权限列表

  Incoming update filter list for all interfaces is not set表示未设置所有入方向接口的访问权限列表

  Redistributing: rip表示发布协议:RIP

  Default version control: send version 2, receive 2:默认发送/接受配置版本:2

4.4.3 查看R1RIP发送和接收报文

 

 

 

5. 理解RIP消息传得慢

关闭R1的G0/0/0接口

 

 

 

 分析:若路由器R1到PC0的链路出了故障,R1无法到达PC0。R1把到PC0的距离改为16,要经过30秒后R1才把更新信息发给R2,然而R2已经先把自己的路由表发给了R1,R1收到R2的更新报文后,误以为可以经过R2到达PC0,于是距离变为3;同理,R2接着又更新自己的路由表,距离改为4,这样的更新一直继续下去,直到R1和R2到PC0的距离增大到16,知道原来PC0是不可达的,最终完成收敛。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