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名

linux ubuntu 18首次使用root权限

独自空忆成欢 提交于 2019-11-27 14:04:48
Hadoop安装主要步骤: (1)安装运行环境 (2)修改主机名和用户名 (3)配置静态IP地址 (4)配置SSH无密码连接 (5)安装JDK (6) 配置Hadoop (7) 格式化 hdfs (8) 启动hadoop并验证安装 下面详细解释 (1)安装运行环境,本文采用的是ubuntu镜像文件,大小在1.95G.下载链接为: https://ubuntu.com/download/desktop/thank-you?country=CN&version=18.04.3&architecture=amd64   虚拟机为Vmware,下载地址为: https://www.virtualbox.org/wiki/Downloads 配置过程中,电脑的内存最好大于1G, 2G-4G为佳,如果低于一定数值,就会面临图形界面加载不出来的状况。 其次,磁盘分配空间大于20G。 本人分配内存2G, 磁盘64G,其它配置根据需求调整,本人全部默认。 网络配置的三种模式:(NAT是默认选择) (2)修改主机名和用户名 在本机中,不建议直接使用管理员用户,因此我们另外创建一个独立的hadoop用户。 在terminal端口中依次执行如下命令: 首次设置权限参考我的另外一篇博文《 linux ubuntu 18首次使用root权限 》 : 打开root su 创建用户"hadoop":

DNS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19-11-27 12:37:02
1. 主要内容 不说废话,直接进入正题。先说说本文本文的主要内容,好让你决定是否看下去: 介绍DNS是干什么的; 介绍DNS是如何工作的; 介绍DNS请求与响应的消息格式; 编程实现一个简单的DNS服务器; 2. DNS是啥 关于DNS是啥,想必学过计算机网络的应该都知道,它是Domain Name System的简写,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域名系统,是用来将主机名转换为ip的。事实上,除了进行主机名到IP地址的转换外,DNS通常还提供主机名到以下几项的转换服务: 主机命名(host aloasing)。有着复杂规范主机名(canonical hostname)的主机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别名,通常规范主机名较复杂,而别名让人更容易记忆。应用程序可以调用DNS来获得主机别名对应的规范主机名,以及主机的ip地址。 邮件服务器别名(mail server aliasing)。DNS也能完成邮件服务器别名到其规范主机名以及ip地址的转换。 负载均衡(load distribution)。DNS可用于冗余的服务器之间进行负载均衡。一个繁忙的站点,如abc.com,可能被冗余部署在多台具有不同ip的服务器上。在该情况下,在DNS数据库中,该主机名可能对应着一个ip集合,但应用程序调用DNS来获取该主机名对应的ip时,DNS通过某种算法从该主机名对应的ip集合中,挑选出某一ip进行响应。 问

[zabbix社群QA] “专家坐诊”第22期问答汇总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19-11-27 09:41:46
Q: 问个问题,自动发现主机,添加的主机没有hostname,不论是linux还是windows,显示的主机名称都是bogon 或者bogon_2之类的,咋搞?对应客户机上都装了zabbix_agent 且配置了host那么跟实际hostname一致的 A:发现规则里唯一下面有个显示名称的,可以是ip 或者主机名 Q:写的显示主机名称,客户机上的zabbix_agentd.conf文件hostname也写了,跟window主机名称一致,但是自动发现添加的主机名称没有 A:主机名要将dns改为第三个 Q:dns改成第3个啥意思? A:设备唯一下面的要改为我刚刚说的,明白吗? Q明白,我试试,谢谢 Q:这里的agent代理程序的接口中的IP地址应该写什么? 主机的名称要需要对应配置文件中的hostname? A:客户端的ip ,hostname就要一致,配置文件上hostname写的是啥,界面上主机名称就是啥 Q:那如果我的zabbix就是按照在这台服务器上,服务端的IP就是这台服务器的IP对吗 A:对 Q:哪里可以找到 zabbix 底层怎么进行检测和检测频率? 根据监控项配置的时间去轮询?假如ICMP 一分钟轮询一次,假如我有1千台主机, 它多久才能轮询完? A:加大icmp的轮询线程数,配置文件有 Q线程的理解就是并发对吧,有最大限制吗? A:要看机子的性能 Q

【RHEL7/CentOS7基本配置】 -- 2019-08-11 19:43:39

蹲街弑〆低调 提交于 2019-11-27 00:16:50
目录 原文: http://106.13.73.98/__/83/ @ 相比于6.x的版本,Rhel7/CentOS7增加或改进了以下7大特性。 1.身份管理 kerberos 的跨平台信任机制:kerberos将完全兼容微软活动目录,实现完全使用活动目录进行认证。 REALMD :该功能简化了RHEL加入微软活动目录的配置,支持自动发现域信息。 RHEL7增加了这两个关键性的新特征改善了RHEL对AD的处理方式。 现在,RHEL7和AD之间建立了跨域信任(Cross-realm trusts),因此AD用户可以在Linux端无需登录就能访问资源。 RHEL7增加的另外一个AD相关的功能是realmd,实现自动化查询与添加AD(或其它红帽认证服务)DNS 信息。 2.性能管理 性能辅助工具 :RHEL7 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和一个新的通用图形界面来提供性能辅助管理。 可以收集、分析系统瓶颈。 调优和调优配置 :RHEL7 提供了动态调优方案,来解决系统性能瓶颈问题。系统管理员也 可以手动修改系统预置的方案来达到调优的效果 3.虚拟化 增强RHEL7虚拟机 :完全兼容vmwarevshpere架构,RHEL7 自带open vmtool 、3D图形驱动和OpenGLX11的支持。使得 RHEL7部署在vmware平台更加方便。RHEL7 同时支持 vmware esxi之间快速通信。

阿里云服务器相关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19-11-26 18:04:00
1 修改主机名 查看主机名:hostname,hostnamectl ,后者显示更详细。 登录后,最左侧显示的root@xxxxx,xxxxx也即主机名 方法1: vim /etc/sysconfig/network NETWORKING=yes HOSTNAME=wtj 然后, vim /etc/hosts 127.0.0.1 wtj 重启生效。 但测试时,修改network文件时会提示can't open file for writting 方法2: 参考: https://bbs.aliyun.com/read/290794.html?spm=a2c6h.13066369.0.0.3ba14ee09B1ZNM 以root权限执行命令:hostnamectl set-hostname wtj,重启 重启 系统后,用 hostname 或 hostnamectl 命令查看主机名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reatetable/p/11330037.html

【RHEL7/CentOS7基本配置】 -- 2019-08-09 10:33:53

懵懂的女人 提交于 2019-11-26 16:06:13
目录 原文: http://106.13.73.98/__/83/ @ 相比于6.x的版本,Rhel7/CentOS7增加或改进了以下7大特性。 1.身份管理 kerberos 的跨平台信任机制:kerberos将完全兼容微软活动目录,实现完全使用活动目录进行认证。 REALMD :该功能简化了RHEL加入微软活动目录的配置,支持自动发现域信息。 RHEL7增加了这两个关键性的新特征改善了RHEL对AD的处理方式。 现在,RHEL7和AD之间建立了跨域信任(Cross-realm trusts),因此AD用户可以在Linux端无需登录就能访问资源。 RHEL7增加的另外一个AD相关的功能是realmd,实现自动化查询与添加AD(或其它红帽认证服务)DNS 信息。 2.性能管理 性能辅助工具 :RHEL7 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和一个新的通用图形界面来提供性能辅助管理。 可以收集、分析系统瓶颈。 调优和调优配置 :RHEL7 提供了动态调优方案,来解决系统性能瓶颈问题。系统管理员也 可以手动修改系统预置的方案来达到调优的效果 3.虚拟化 增强RHEL7虚拟机 :完全兼容vmwarevshpere架构,RHEL7 自带open vmtool 、3D图形驱动和OpenGLX11的支持。使得 RHEL7部署在vmware平台更加方便。RHEL7 同时支持 vmware esxi之间快速通信。

linux 操作系统修改主机名颜色以及记录操作历史记录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19-11-26 13:58:17
一、修改主机名颜色: # root @ k8s-node05 cat /etc/profile 在文件末尾增加: # for bash_color PS1="\e[33;36m#\e[0m \e[31;40m\u\e[0m @ \e[32;40m\h\e[0m\] in \e[33;40m\w\e[0m\n$ " # root @ k8s-node05 source /etc/profile 二、增加记录操作历史记录: # root @ k8s-node05 cat /etc/bashrc 在文件末尾增加: # for bash_history export PROMPT_COMMAND=\ '{ msg=$(history 1 | { read x y ; echo $y ;});\ logger -t bash_history "[euid=$(whoami)]":$(who am i):[`pwd`]" $msg";}' # root @ k8s-node05 source /etc/bashrc 所有用户的操作记录会记录到文件 # root @ k8s-node05 tail -f /var/log/messages bash_history: [euid=root]:root pts/0 2019-08-08 18:10 (10.212.134.201):[/var

Git远程操作详解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19-11-26 13:49:13
Git 是目前最流行的 版本管理系统 ,学会Git几乎成了开发者的必备技能。 Git有很多优势,其中之一就是远程操作非常简便。本文详细介绍5个Git命令,它们的概念和用法,理解了这些内容,你就会完全掌握Git远程操作。 git clone git remote git fetch git pull git push 本文针对初级用户,从最简单的讲起,但是需要读者对Git的基本用法有所了解。同时,本文覆盖了上面5个命令的几乎所有的常用用法,所以对于熟练用户也有参考价值。 一、git clone 远程操作的第一步,通常是从远程主机克隆一个版本库,这时就要用到 git clone 命令。 $ git clone <版本库的网址> 比如,克隆jQuery的版本库。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jquery/jquery.git 该命令会在本地主机生成一个目录,与远程主机的版本库同名。如果要指定不同的目录名,可以将目录名作为 git clone 命令的第二个参数。 $ git clone <版本库的网址> <本地目录名> git clone 支持多种协议,除了HTTP(s)以外,还支持SSH、Git、本地文件协议等,下面是一些例子。 $ git clone http[s]://example.com/path/to/repo.git/ $ git c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