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处理

网络变成操作系统详解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19-11-27 00:06:02
一 为什么要有操作系统 ( 两本书:现代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原理,学好python以后再去研究吧~~)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主要是由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主存,硬盘,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网络接口及其他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一般而言,现代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其一:如果每位应用程序员都必须掌握该系统所有的细节,那就不可能再编写代码了(严重影响了程序员的开发效率:全部掌握这些细节可能需要一万年....)   其二:并且管理这些部件并加以优化使用,是一件极富挑战性的工作,于是,计算安装了一层软件(系统软件),称为操作系统。它的任务就是为用户程序提供一个更好、更简单、更清晰的计算机模型,并管理刚才提到的所有设备。 总结:    程序员无法把所有的硬件操作细节都了解到,管理这些硬件并且加以优化使用是非常繁琐的工作,这个繁琐的工作就是操作系统来干的,有了他,程序员就从这些繁琐的工作中解脱了出来,只需要考虑自己的应用软件的编写就可以了,应用软件直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来间接使用硬件。 二 什么是操作系统    精简的说的话,操作系统就是一个协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控制程序。操作系统所处的位置如图1 #操作系统位于计算机硬件与应用软件之间,本质也是一个软件。操作系统由操作系统的内核(运行于内核态,管理硬件资源)以及系统调用(运行于用户态

操作系统原理(1)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19-11-26 22:02:16
计算机体系结构 一个计算机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即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其中运算器运算数据,而数据在内存中,运算器要通过控制器到内存中获取数据,运算器最后将运算后的结果通过控制器保存在内存中,通常程序由指令和数据组成,当程序运行时指令和数据保存在内存中,指令中有数据在内存中的地址信息,从而运算器知道数据在内存的位置,然后通过控制器获取所需的数据;一般来说IO设备是通过北桥或南桥芯片连入的,北桥成为高速总线控制器:内存和CPU通过北桥连接在一起。南桥称为低速总线控制器:外围设备和南桥连在一起,然后南桥和北桥相连; 对一个简单的PC机而言,在某一时刻只能运行一个程序,但PC计算能力很强一个程序运行的程序内容和占用的CPU时间不是特别长,因此为了能够尽可能利用计算机的资源,需要让PC具有同时运行多个程序的能力,因此每个程序在运行时需要一个协调器称为内核(内核是运行在硬件之上负责管理硬件资源并且将硬件资源虚拟成其他样子提供给上层所需的应用程序(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某一应用程序直接运行在硬件之上则此程序就可以控制硬件的各种属性,其它程序运行时可能彼此会产生干扰,一个恶意的程序可能导致其它程序统统退出所以就需要统一的资源管理者,而且每个程序要想使用硬件必须通过内核来完成,而内核也不会让程序直接访问硬件而是通过将硬件提供的计算能力通过一个个的称为系统调用(system call

Intel 80386 CPU

偶尔善良 提交于 2019-11-26 19:20:50
一、80386 概述 80386处理器被广泛应用在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的IBM PC相容机中。这些PC机称为「80386电脑」或「386电脑」,有时也简称「80386」或「386」。80386的广泛应用,将PC机从 16位 时代带入了 32位 时代。80386的强大运算能力也使PC机的应用领域得到巨大扩展,商业办公、科学计算、工程设计、多媒体处理等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都是32位,直接寻址的内存空间4GB,虚拟地址空间为64TB。芯片上集成了27.5万个晶体管,主频16-33MHz。它是X86第一个真正的32位CPU,它能提供真正的多任务处理和建立虚拟系统的能力。 二、80386的引脚及功能 80386 DX有132根引脚,采用PGA(Pin Grid Array,引脚网格阵列)封装,采用这种封装工艺单根引脚所占用的面积较双列直插时小,因此引脚数目可以多一些,不必再采用引脚复用技术。因此,在80386中数据线和地址线是分开设置的,控制信号和状态信号也不再复用引脚。其中34 条地址线(A31~A2、BE3~BE0),32 条数据线(D31~D0),3 条中断线,1条时钟线,13 条控制线,20 条电源线VCC,21条地线VSS,还有8 条为空。 与8086/8088 相比,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1)时钟( CLK2): 80386

深度好文|TCP连接的状态详解以及故障排查,技术人员必备技能

限于喜欢 提交于 2019-11-26 16:42:48
我们通过了解TCP各个状态,可以排除和定位网络或系统故障时大有帮助。 1、TCP状态 了解TCP之前,先了解几个命令: linux查看tcp的状态命令 : 1) netstat -nat #查看TCP各个状态的数量 2)lsof -i:port #可以检测到打开套接字的状况 3) sar -n SOCK #查看tcp创建的连接数 4) tcpdump -iany tcp port 9000 #对tcp端口为9000的进行抓包 网络测试常用命令; 1.ping:检测网络连接的正常与否,主要是测试延时、抖动、丢包率。 但是很多服务器为了防止攻击,一般会关闭对ping的响应。所以ping一般作为测试连通性使用。 ping命令后,会接收到对方发送的回馈信息,其中记录着对方的IP地址和TTL。TTL是该字段指定IP包被路由器丢弃之前允许通过的最大网段数量。 TTL是IPv4包头的一个8 bit字段。例如IP包在服务器中发送前设置的TTL是64,你使用ping命令后,得到服务器反馈的信息,其中的TTL为56,说明途中一共经过了8道路由器的转发,每经过一个路由,TTL减1。 2.traceroute:raceroute 跟踪数据包到达网络主机所经过的路由工具 traceroute hostname 3.pathping:是一个路由跟踪工具,它将 ping 和 tracert

java并发编程之美-阅读记录1

℡╲_俬逩灬. 提交于 2019-11-26 14:47:59
1.1什么是线程?   在理解线程之前先要明白什么是进程,因为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线程是不会独立存在的)   进程:是代码在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线程则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路径,一个进程中至少会有一个线程,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   线程:是cpu分配的基本单位。      由上图可看出,一个进程中会有多个线程,多个线程共享堆和方法区,但是每一个线程都会有自己的栈和程序计数器。 为什么要将栈和程序计数器设置为线程私有的呢? 前边说线程是cpu执行的基本单位,而cpu一般是使用时间片轮转方式轮询占用的,所以当当前线程cpu时间片使用完毕后,要让出cpu,等待下一次轮到自己的时候在调用。 那问题就来了,线程是如何知道之前执行到哪了? 程序计数器就是为了记录之前让出cpu时执行到的地址,等下次再次执行时就可以从程序计数器中获取之前执行到的位置,继续向下执行。(程序计数器是不会记录native方法执行的地址的,它只记录java代码执行的地址),而栈则是存储现场的局部变量,一遍之后再次使用 1.2线程的创建和运行   三种方式:继承Thread、实现Runnable接口、使用FuthreTask方式(实现Callable接口)。 package com.nxz.blog.otherTest; import java.util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简答题+答案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19-11-26 12:35:15
1.什么是总线?总线主要有哪些特性? (1)总线是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2)总线特性: 机械特性(总线在机械连接方式上的一些性能)、 电气特性(总线的每一根传输线上信号的传递方向和有效的电平范围)、 功能特性(总线中每根传输线的功能)、 时间特性(总线中的任一根线在什么时间内有效) 2.简述程序中断方式处理过程流程。 (1)保护现场(一、保护程序的断点;二、保存通用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的内容)、 (2)中断服务(中断服务程序的主体部分,对不同的中断请求源其中断服务操作内容不同)、 (3)恢复现场(中断服务程序的结尾部分,要求在退出服务程序前,将原程序中断时的“现场”恢复到原来的寄存器中)、 (4)中断返回(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一条指令通常是一条中断返回指令,使其返回到原程序的断点处,以便继续执行原程序) 3.在DMA方式中有没有中断请求?为什么? 有;因为当字计数器溢出时,表示一批数据交换完毕,由“溢出信号”通过中断机构向CPU提出中断请求,请求CPU作DMA操作的后处理。 4.简述SRAM和DRAM保存信息原理及其特点。 (1)SRAM:以触发器原理寄存信息;集成度低、芯片引脚多、功耗大、价格高、速度快、刷新无 (2)DRAM:以电容充电放电原理寄存信息;集成度高、芯片引脚少、功耗小、价格低、速度慢、刷新有 5.根据CPU访存的性质不同

计算机组成原理 - 一些简单题和设计分析题

此生再无相见时 提交于 2019-11-26 12:34:03
为了前几天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复习,从google上搜索的一些烟台大学历年考试试题进行的一些总结,现在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简答题 1. CPU中包括哪几种寄存器?分别说明其作用。 答:CPU有以下寄存器: (1)指令寄存器(IR):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 (2)程序计数器(PC):用来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3)地址寄存器(AR):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 (4)缓冲寄存器(DR):<1>作为CPU和内存、外部设备之间信息传送的中转站。 <2>补偿CPU和内存、外围设备之间在操作速度上的差别。 <3>在单累加器结构的运算器中,缓冲寄存器还可兼作为操作数寄存器。 (5)通用寄存器(AC):当运算器的算术逻辑单元(ALU)执行全部算术和逻辑运算时,为ALU提供一个工作区。 (6)状态条件寄存器:保存由算术指令和逻辑指令运行或测试的结果建立的各种条 件码内容。除此之外,还保存中断和系统工作状态等信息,以便使CPU和系统能及时了解机器运行状态和程序运行状态。 2.根据操作数所在位置,指出其寻址方式(填空)。 (1)、操作数在寄存器中,为____ 寄存器 ____寻址方式。 (2)、操作数地址在寄存器中,为_ 寄存器间接 _寻址方式。 (3)、操作数地址(主存)在指令中,为___ 直接 ___寻址方式。 (4)、操作数在指令中,为__ 立即 ____寻址方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二

时光毁灭记忆、已成空白 提交于 2019-11-26 12:33:28
原文地址: https://wenku.baidu.com/view/935be3d1c1c708a1284a4446 一、选择题 1、在间址周期中,_C_____。 A.所有指令的间址操作都是相同的; B.凡是存储器间接寻址的指令,它们的操作都是相同的; C.对于存储器间接寻址或寄存器间接寻址的指令,它们的操作是不同的; D.以上都不对。 2、将有关数据加以分类、统计、分析,以取得有利用价值的信息,我们称其为_C_____。 A. 数值计算 B. 辅助设计 C. 数据处理 D. 实时控制 3、定点16位字长的字,采用2的补码形式表示时,一个字所能表示的整数范围是____A_。 A.-215 ~ +(215 -1) B.-(215 –1)~ +(215 –1) C.-(215 + 1)~ +215 D.-215 ~ +215 4、根据传送信息的种类不同,系统总线分为___B___。 A. 地址线和数据线 B. 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 C. 地址线、数据线和响应线 D. 数据线和控制线 5、外存储器与内存储器相比,外存储器__B____。 A.速度快,容量大,成本高 B.速度慢,容量大,成本低 C.速度快,容量小,成本高 D.速度慢,容量大,成本高 一个256K×8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和数据线总和为___C___。 注解:256=2的8次方,所以地址线为8,256K*8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题

泄露秘密 提交于 2019-11-26 12:28:58
一、选择类型题: 1.现代计算机组织结构是以_B____为中心,其基本结构遵循冯·诺依曼思想。 A. 寄存器 B. 存储器 C. 运算器 D. 控制器 2.存储字长是指 ___ B ___ 。 A .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组合; B .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C .存储单元的个数; D .机器指令的位数。 3 . CPU 通过 ____ B __ 启动通道。 A .执行通道命令; B .执行 I/O 指令; C .发出中断请求; D .程序查询。 4 .对有关数据加以分类、统计、分析,这属于计算机在 __ C ____ 方面的应用。 A .数值计算; B .辅助设计; C .数据处理; D .实时控制。 5.电子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及存储器合称为C A.CPU B.ALU C.主机; D.UP 6.存储周期是指 ______ 。 A .存储器的写入时间; B .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允许的最短间隔时间; C .存储器进行连续读或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间隔时间; D .指令执行时间。 7.当定点运算发生溢出时,应______ 。 A.向左规格化; B.向右规格化; C.发出出错信息; D .舍入处理。 8 .加法器采用先行进位的目的是 ______ 。 A .优化加法器的结构; B .节省器材; C .加速传递进位信号; D .增强加法器结构。 9

操作系统笔记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19-11-26 10:30:54
计算机系统概述 1.1概念 ~操作系统特征: 并发(最基本):并行需要相关硬件的支持(流水线与多处理机硬件环境), 共享(最基本):同时访问,互斥共享(打印机,磁带机,一段时间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叫临界资源) 虚拟:时分复用CPU(一个物理CPU虚拟成多个逻辑CPU),空分复用虚存(一台物理IO设备虚拟为多台逻辑IO设备) 异步:各进程推进速度不一致 ~目标/功能: 管理计算机:处理机/存储器/设备/文件 提供用户接口:命令接口(联机即交互式命令/脱机即批处理命令接口),程序接口(系统调用即广义指令),GUI 扩充机器:由最内层裸机到最外面操作系统,进行了扩充 1.2发展与分类 ~手工操作阶段(此阶段还未算有操作系统):单用户独占全机,CPU等资源利用率低 ~批处理阶段:为解决人机矛盾(单道批处理)及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多道批处理) 单道批处理:自动性(作业可成批进行),顺序性(按进入内存先后执行),单道性(内存中仅有一道程序) 多道批处理:内存同时存在多道程序,宏观并行微观串行(作业等待IO被阻塞时让出CPU,有中断技术,无时间片) 目标:改进单道批处理利用率低问题,提高利用率,改进处理器/内存/IO设备的分配,组织存放大量程序与数据 缺点:不提供人机交互,响应时间长 ~分时操作系统:交互性(改进多道批处理不能人机交互),同时性与独立性(多用户),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