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协议

图解TCPIP-以太网(物理层)

牧云@^-^@ 提交于 2019-12-23 03:16:23
有线网:电压,强弱,光闪灭 无线网:电磁波,红外线,激光 帧前端 1.前导码(Preamble),8个8位字节 2.SDF(Start Frame Delimiter),值是11,位于前导码末尾,在这个域之后是以太网帧的本体 帧本体 1.6字节目标MAC,6字节源MAC,以及2字节上层协议类型(IP4(8000),IP6(86DD)) 2.帧数据46~1500个字节 3.FCS(Frame Check Sequence)帧检验序列,检测帧是否损坏 4.IEEE802.3 Ethernet版本类型字节被换为帧长度字节 来源: CSDN 作者: Claroja 链接: https://blog.csdn.net/claroja/article/details/103510885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知识点总结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19-12-21 14:17:54
1.专有名词: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Interest Service Provider) 互联网交换点 IXP (Internet eXchange Point)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个人区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点对点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 网络控制协议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链路控制协议LCP(Link Control Protocol) 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 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 CSMA/CD协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 ) 帧校验序列FCS(Frame Check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第六章Wireshark实验:Ethernet and ARP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19-12-21 13:10:30
实验描述: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 研究以太网协议和 ARP 协议 。在开始实验之前, 您可以查看课本的 6.4.1 节(链路层地址和 ARP)和 6.4.2(以太网), 您也可以去看 RFC 826(ftp://ftp.rfc-editor.org/in-notes/std/std37.txt)了解关于 ARP 的协议详细信息, 该协议可以根据 IP 地址获取远程主机的的物理地址(MAC地址)。 实验过程: 第一部分:捕获和分析以太网帧 让我们从 捕获一组以太网帧 开始研究。 请执行下列操作 : 首先,确保浏览器的缓存为空(清除浏览器缓存), 对于Chorme浏览器,如下图所示 ,然后启动 Wireshark数据包嗅探器。 打开以下 URL http://gaia.cs.umass.edu/wireshark-labs/HTTP-ethereal-lab-file3.html 您的浏览器应显示相当冗长的美国权利法案。 接下来停止 Wireshark数据包捕获,找到您向 gaia.cs.umass.edu的 HTTP GET消 息的数据包编号以及 gaia.cs.umass.edu相应您的 HTTP回应。您的抓包结果应 看起来向下面一样: 由于本实验是关于以太网和 ARP的,我们对 IP或更高层协议不感兴趣。 因此,让我们更改 Wireshark的“捕获数据包列表”窗口

互联网基础知识------OSI七层网络模型梗概

生来就可爱ヽ(ⅴ<●) 提交于 2019-12-19 23:36:45
OSI七层模型      七层网络结构: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一般也作五层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实体层)   引申问题:TCP/IP协议与http协议的区别:     TPC/IP协议是传输层协议,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而HTTP是应用层协议,主要解决如何包装数据。 关于TCP/IP和HTTP协议的关系,网络有一段比较容易理解的介绍:“我们在传输数据时,可以只使用(传输层)TCP/IP协议,但是那样的话,如果没有应用层,便无法识别数据内容,如果想要使传输的数据有意义,则必须使用到应用层协议,应用层协议有很多,比如HTTP、FTP、TELNET等,也可以自己定义应用层协议。WEB使用HTTP协议作应用层协议,以封装HTTP 文本信息,然后使用TCP/IP做传输层协议将它发到网络上。”     术语TCP/IP代表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指的是一系列协议。“IP”代表网际协议,TCP和UDP使用该协议从一个网络传送数据包到另一个网络。把 IP想像成一种高速公路 ,它允许其它协议在上面行驶并找到到其它电脑的出口。 TCP和UDP是高速公路上的“卡车”,它们携带的货物就是像HTTP ,文件传输协议FTP这样的协议等。    TCP和UDP是FTP,HTTP和SMTP之类使用的传输层协议

华为交换机配置命令总结

≯℡__Kan透↙ 提交于 2019-12-17 13:35:53
1 、配置文件相关命令 [Quidway]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显示当前生效的配置 [Quidway]display saved-configuration 显示 flash 中配置文件,即下次上电启动时所用 的配置文件 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檫除旧的配置文件 reboot 交换机重启 display version 显示系统版本信息 2 、基本配置 [Quidway]super password 修改特权用户密码 [Quidway]sysname 交换机命名 [Quidway]interface ethernet 1/0/1 进入接口视图 [Quidway]interface vlan 1 进入接口视图 [Quidway-Vlan-interfacex]ip address 10.1.1.11 255.255.0.0 配置 VLAN 的 IP 地址 [Quidway]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1.1.1 静态路由=网关 3 、 telnet 配置 [Quidway]user-interface vty 0 4 进入虚拟终端 [S3026-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设置口令模式 [S3026-ui-vty0-4]set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19-12-17 03:08:28
  双绞线以太网总是和集线器(可靠性高)配合使用,每个站需要用两对无屏蔽双绞线,分别用于发送和接收。 1.集线器:   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仍是一个总线网,各站共享逻辑上的总线,各站中的适配器仍执行CSMA/CD协议;   一个集线器有许多接口,很像一个多接口的转发器;   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   采用专门的芯片,进行自适应串音回波抵消,可使接口转发出去的较强信号不至于对该接口接收到的较弱信号产生干扰(近端串音)。          2.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S max =T 0 /(T 0 +ζ) = 1/(1+a)    a = ζ/T 0   ζ:以太网单程端到端时延, T 0 : 帧的发送时间 3. 以太网的MAC层   a. MAC层的硬件地址: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MAC地址   b. MAC帧的格式:以太网V2标准                类型字段用来标志上一层是什么协议。         当数据字段的长度小于46字节时,MAC子层就会在数据字段的后面加入一个整数字节的填充字段,接收端的MAC子层在剥去首部尾部后把数据字段和填充字段一个交给上层协议,那么就要求上层协议必须具有识别有效字段长度的功能。       上图可看出十几的传送要比MAC帧还多八个字节,因为一个站开始接收MAC帧时,由于适配器的时钟尚未和到达的比特流达成同步

硬件接口通信速度

偶尔善良 提交于 2019-12-16 19:36:23
1.rs232: 数据传输率是115kbps~230kbps 2.I2C: I2C协议v2.1规定了100K,400K和3.4M三种速率(bps)。 3.SPI: 数据传输速度总体来说比I2C总线要快,速度可达到几Mbps。(另一种说法:SPI是一种事实标准,由Motorola开发,并没有一个官方标准。已知的有的器件SPI已达到50Mbps。具体到产品中SPI的速率主要看主从器件SPI控制器的性能限制。) 4.usb: usb2.0: 30MB/s, 15MB/s usb3.0: 300MB/s, 150MB/s 5.Ethernet: 标准的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t/s)和10G(10Gbit/s)以太网。它们都符合IEEE 802.3 备注:注意kbps与MB/s的区别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j2014/p/4153088.html

以太网自协商原理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19-12-16 00:43:15
自协商原理: 自协商是通过一种叫做快速连接脉冲(Fast Link Pulse)的信号实现的,简称FLP。自协商的双方通过FLP来交换数据。 在具备自协商能力的端口没有Link的情况下,端口一直发送FLP,在FLP中包含着自己的连接能力信息,包括支持的速率能力、双工能力、流控能力等。这个连接能力是从自协商能力寄存器中得到的(Auto-Negotiation Advertisement Register ,PHY标准寄存器地址4 )。FLP中的编码方式如图。依靠脉冲位置编码携带数据。一个FLP突发包含33个脉冲位置。17个奇数位置脉冲为时钟脉冲,时钟脉冲总是存在的;16个偶数位置脉冲用来表示数据:此位置有脉冲表示1,此位置没有脉冲表示0。这样1个FPL的突发就可以传输16bit的数据。自协商交互数据就这样通过物理线路被传输。 如果两端都支持自协商,则都会接收到对方的FLP,并且把FLP中的信息解码出来。得到对方的连接能力。并且把对端的自协商能力值记录在自协商对端能力寄存器中(Auto-Negotiation Link Partner Ability Register , PHY标准寄存器地址5 )。同时把状态寄存器(PHY标准寄存器地址1)的自协商完成bit(bit5)置成1。在自协商未完成的情况下,这个bit一直为0。然后各自根据自己和对方的最大连接能力,选择最好的连接方式Link

以太网PHY自协商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19-12-16 00:27:50
以太网端口电口工作模式简单介绍: 1.以太网口的两端工作模式(10M半双工、10M全双工、100M半双工、100M全双工、自协商)必须设置一致。 2.如果一端是固定模式(无论是10M、100M),另外一端是自协商模式,即便能够协商成功,自协商的那一端也将只能工作在半双工模式。 3.如果一端工作在全双工模式,另外一端工作在半双工模式(包括自协商出来的半双工,也一样处理),Ping是没有问题的,流量小的时候也没有任何问题,流量达到约15%以上时,就会出现冲突、错包,最终影响了工作性能! 4.对于两端工作模式都是自协商,最后协商成的结果是“两端都支持的工作模式中优先级最高的那一类”。 5. 如果A端自协商,B端设置为100M全双工,A协商为100M半双工后,再强制将B改为10M全双工,A端也会马上向下协商到10M半双工;如果A端自协商,B端设置为10M全双工,A协商为10M半双工后,再强制将B改为100M全双工,会出现协商不成功,连接不上!这个时候,如果插拔一下网线,又会重新协商在100M半双工。 建议 以太网口的两端工作模式必须设置一致。否则,就会出现流量一大速度变慢的问题。大多数设备以太网口的默认的出厂设置是自协商。如果两端都是自协商,协商成功了,但网络不通,此时请检查网线是否支持100M。如果两端都是自协商,协商成功并且运行在全双工,在没有Link Down的前提下,将其中一端

802.11常见帧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19-12-16 00:04:49
1、802.11 帧类型 802.11协议有规定三种类型的帧,分别时管理帧,控制帧和数据帧。 (1)管理帧 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最大区别是什么?那就是有没有用网线!有线客户端如果想连接某个网络,只要将网线接到对应的路由器上就好了,但是无线客户端想完成这个“接入”动作应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管理帧的帮忙, 管理帧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无线客户端的接入和断开 。有线连接并不太需要管理帧的帮忙,插拔网线的动作也很简单,但是无线接入却复杂得多。 管理帧是不带上层payload信息的,但是它携带一些固定大小的Information felds和可变大小的Information elements (IE) 。 管理帧主要包括下面这些种类: Association request Association response Reassociation request Reassociation response Probe request Probe response Beacon Announcement traffic indication message (ATIM) Disassociation Authentication Deauthentication Action (2)控制帧 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另外一个区别是传输媒介的稳定性,无线因为传输媒介是电磁波,容易受到各种干而变得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