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射端口

Dockerfile二进制分离部署LNMP(Centos7)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19-11-25 23:38:44
Dockerfile常用指令: 1、FROM :构建镜像基于哪个镜像 例如:FROM centos 2、MAINTAINER :镜像维护者姓名或邮箱地址 例如:MAINTAINER Sun qiu ming 3、RUN: 构建镜像时运行的shell命令 例如: RUN [ "yum","install","httpd"] RUN yum -y install httpd 4、CMD :运行容器时执行的shell命令 例如: CMD ["/bin/bash"] 5、EXPOSE声明容器的服务端口 例如:EXPOSE 80 443 EXPOSE 声明端口 格式为 EXPOSE <端口1> [<端口2>...]。 EXPOSE 指令是声明运行时容器提供服务端口,这只是一个声明,在运行时并不会因为这个声明应用就会开启这个端口的服务。在 Dockerfile 中写入这样的声明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帮助镜像使用者理解这个镜像服务的守护端口,以方便配置映射;另一个用处则是在运行时使用随机端口映射时,也就是 docker run -P 时,会自动随机映射 EXPOSE 的端口。 要将 EXPOSE 和在运行时使用 -p <宿主端口>:<容器端口> 区分开来。-p,是映射宿主端口和容器端口,换句话说,就是将容器的对应端口服务公开给外界访问,而 EXPOSE 仅仅是声明容器打算使用什么端口而已

华为设备二层交换技术——MSTP协议详解

柔情痞子 提交于 2019-11-25 22:52:19
前面提到的STP协议以及Cisco的私有协议PVST+都属于单生成树(SST)协议,也就是对于支持多VLAN的设备只能运行单一的生成树。可以参考博文: Cisco设备二层交换技术——STP协议详解 MSTP是IEEE 802.1s中提出的一种STP和VLAN结合使用的新协议,它既继承了RSTP端口快速迁移的优点,又解决了RSTP中不同VLAN必须运行在同一棵生成树上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详细了解一下MSTP协议。 MSTP协议是一个公有的生成树协议,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MSTP概述 传统的生成树只能运行一个实例,且收敛速度慢,RSTP在传统STP基础上通过改进达到了加速网络拓补收敛的目的,但是目前依然存在一些缺陷。由于STP和RSTP在整个局域网中,所有的VLAN共享一个生成树实例,因此无法实现基于VLAN的负载均衡,网络环境稳定状态下备份链路始终不能转发数据流量,造成带宽的浪费!如图: 当交换机S1为根网桥时,S2和S3之间的链路将处于阻塞状态,不能转发任何流量。即使网络出现拥塞时,S2和S3之间的链路也不可以被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学过Cisco的朋友都知道Cisco的PVST技术是一种基于VLAN的生成树技术。每个VLAN运行一个生成树,可以重复使用所有的链路,但是当企业生产环境中,有很多VLAN(比如100个VLAN时)

浅谈华为防火墙NAT策略

独自空忆成欢 提交于 2019-11-25 20:37:12
博文目录 一、什么是NAT? 二、如何解决源地址转换环境下的环路和无效ARP问题? 三、什么是Server-map表? 四、NAT对报文的处理流程 五、开始配置NAT 一、什么是NAT? NAT技术是用来解决当今IP地址资源枯竭的一种技术,同时也是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绝大多数网络环境中在使用NAT技术。此博文重点是华为相关的NAT知识上。 1、NAT分类 在内外网的边界,流量有出、入两个方向,所以NAT技术包含源地址转换和目标地址转换两类。 一般情况下,源地址转换主要用于解决内部局域网计算机访问Internet的场景;而目标地址转换主要用于解决Internet用户访问局域网服务器的场景,目标地址通常被称为服务器地址映射。 华为支持的源地址转换方式有如下几类: NAT No-PAT:类似于Cisco的动态转换,只转换源IP地址,不转换端口,属于多对多转换,不能节约公网IP地址,实际情况下使用比较少,主要适用于需要上网的用户较少,而公网地址又足够的场景下。 NAPT(Network Address and Port Translation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类似于Cisco的PAT转换,NAPT即转换报文的源地址,又转换源端口。转换后的地址不能是外网接口IP地址,属于多对多或多对一转换,可以节约IP地址,使用场景较多,主要适用于内部大量用户需要上网

思科路由交换部分命令大全。

大憨熊 提交于 2019-11-25 20:20:32
交换机部分命令 一、交换机模式切换 Swith>enable //切换到特权 Swith#config t //切换到全局配置模式 Swith(config)# interface f0/1 //进入接口f0/0 Swith(config)# interface vlan 1 //进入VLAN 1中 Swith(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对VLAN1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Swith(config-if)#no shutdown //激活VLAN1 二、设置交换机的密码 1、用户到特权的密码 Swith(config)#enable password 123 (优先级低) Swith(config)#enable secret 456 (优先级高) //如果两个都设置则456生效 2、控制台console密码设置 Swith(config)# line con 0 Swith(config-line)#login Swith(config-line)#password console123 //设置console密码为telnet123 3、启用telnet密码 Swith(config)#line vty 0 15 //最多有0~15人可以telnet访问swith,合计16人 Swith(conf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