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分区

修复文件系统

一曲冷凌霜 提交于 2019-11-26 09:19:32
在Linux主机中,可能会因为非正常关机,突然断电,设备数据读写异常等原因导致文件系统损坏破坏,比较常见的是超级块(super-block)损坏 超级块是文件系统的核心“档案” 它记录了该文件系统的类型,大小,空闲磁盘块等信息 模拟损坏: dd if=/dev/zero of=/dev/sdb1 bs=512 count=4 首先给虚拟机新增一块硬盘,进行磁盘分区,比如分一个1G大小的区 partprobe /dev/sdb mkfs.xfs /dev/sdb1 mkdir /data mount /dev/sdb/ /data 然后先卸载umount /dev/sdb1 模拟损坏 :dd if=/dev/zero of=/dev/sdb1 bs=512 count=4 在挂载 mount /dev/sdb1 /data 修复扫描磁盘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xfs文件系统进行修复 执行 xfs_repair /dev/sdb1 第二种ext4文件系统 执行 fsck -y -t ext4 /dev/sdb/ 然后在挂载 mount /dev/sdb1 /data 修复完成!!!!!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elin989898/p/11317314.html

09 引导过程与故障修复

对着背影说爱祢 提交于 2019-11-26 08:58:16
09 引导过程与故障修复 系统引导流程 2.系统引导级别 runlevels——运行级别 0:关机状态,使用该级别时会关机 1:单用户模式,无需密码验证即可登录,用于系统维护 2:字符界面的多用户模式 3: 字符界面的完整多用户模式,大多数服务器运行在此级别 4:未分配使用 5:图形界面的多用户模式,提供了图形桌面操作环境 6:重启 3. 引导级别查看及切换 init命令 0/1/2/3/4/5/6 MBR修复 l MBR备份: [root@localhost ~]# mkdir /abc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sdb1 /abc [root@localhost ~]# dd if=/dev/sda of=/abc/sda-mbr-bak bs=512 count=1 记录了1+0 的读入 记录了1+0 的写出 512字节(512 B)已复制,0.000224936 秒,2.3 MB/秒 l MBR破坏 [root@localhost ~]# dd if=/dev/zero of=/dev/sda bs=512 count=1 记录了1+0 的读入 记录了1+0 的写出 512字节(512 B)已复制,0.000185039 秒,2.8 MB/秒 l MBR恢复 先挂载系统光盘,从光盘进入安全模式 按方向键进入boot 按shift键和“+

testdisk修复磁盘文件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19-11-26 00:32:30
怎么使用chkdsk命令修复磁盘 fsck|xfs_repair 磁盘修复 fsck 使用权限 : 超级使用者      使用方式 : fsck [-sACVRP] [-t fstype] [--] [fsck-options] file sys [...]      说明 : 在Linux系统中,为了增加系统性能,通常系统默认一些数据写在内存中,并不会直接将数据写入硬盘,这是因为内存速度要比硬盘快若干倍。但是有个问题,万一由于“断电”或者其他未知原因,造成系统死机,怎么办?系统就崩溃了。所以,我们需要在特定的时候让数据直接回存到硬盘中。这里提供几个常用的命令,其中,fsck命令最重要. 当文件系统发生错误时,可用fsck命令尝试加以修复.直接采用分区编号(如/dev/had3),或使用挂载点(Mount Point,如/、/usr等)指定文件系统皆可。假设一次指定多个文件系统,而这些系统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磁盘上,则fsck将会尝试同步的方式去检查他们,以节省操作时间。        参数 :      filesys : device 名称(eg./dev/sda1),mount 点 (eg. / 或 /usr)   -t : 给定档案系统的型式,若在 /etc/fstab 中已有定义或 kernel 本身已支援的则不需加上此参数   -s : 依序一个一个地执行 fs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