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存储

请这样爱你的移动硬盘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19-12-24 10:54:23
【背景】 前天晚上跟一个小伙伴出去吃饭的时候,说到了她的移动硬盘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小心碰了一下它,然后就没办法识别了,也就不能用了。昨天把硬盘拿过来之后才发现是真的没办法识别,只要一插上硬盘,我的笔记本就自动黑屏,或者就直接卡掉,用师哥的电脑也是那样,然后自己就只能默默的上五楼自己钻研了。虽然最后把硬盘弄的可以使用了,但是里面的数据没办法恢复了。当下,移动硬盘越来越常用,不仅可以储存和转移较大的数据,相对U盘或者其他存储设备而言,它的传输速度更快。如果你储存在移动硬盘里的数据很重要的话,一不小心把它弄坏难免会造成损失,所以,请这样爱你的硬盘。 在知道怎么爱自己的硬盘之前,先来看看造成移动硬盘损坏的原因,知道了它怎么损坏,自然就知道了怎么爱它咯 造成移动硬盘损坏有以下几个原因: 1、移动硬盘磁头损坏 这里主要说的就是移动硬盘损坏修复中磁头组件的某部分被损坏,造成部分或全部磁头无法正常读写的情况。磁头组件损坏的方式和可能性比较多,主要包括磁头脏、磁头磨损、磁头悬臂变形、磁线圈受损、移位等。 2、电路损坏 是指移动硬盘损坏修复的电子线路板中的某一部分线路短路或者断路,或者某些电气元件或IC芯片损坏等等,导致移动硬盘损坏修复在通电后盘片不能正常起转,或者起转后不能正确寻道等。 3、综合损坏 主要是指因为一些微小的变化使移动硬盘损坏修复产生的种种问题

Linux LVM硬盘管理及LVM扩容

大兔子大兔子 提交于 2019-12-24 05:35:44
http://www.cnblogs.com/gaojun/archive/2012/08/22/2650229.html Linux LVM硬盘管理及LVM扩容 LVM磁盘管理 一、LVM简介... 1 二、 LVM基本术语... 2 三、 安装LVM... 3 四、 创建和管理LVM... 4 2、 创建PV.. 6 3、 创建VG.. 7 4、 创建LV.. 9 5、LV格式化及挂载... 10 一、LVM简介 LVM是 Logical Volume Manager(逻辑卷管理)的简写,它由Heinz Mauelshagen在Linux 2.4内核上实现。LVM将一个或多个硬盘的分区在逻辑上集合,相当于一个大硬盘来使用,当硬盘的空间不够使用的时候,可以继续将其它的硬盘的分区加入其中,这样可以实现磁盘空间的动态管理,相对于普通的磁盘分区有很大的灵活性。 与传统的磁盘与分区相比,LVM为计算机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磁盘存储。它使系统管理员可以更方便的为应用与用户分配存储空间。在LVM管理下的存储卷可以按需要随时改变大小与移除(可能需对文件系统工具进行升级)。LVM也允许按用户组对存储卷进行管理,允许管理员用更直观的名称(如"sales'、 'development')代替物理磁盘名(如'sda'、'sdb')来标识存储卷。 如图所示LVM模型: 由四个磁盘分区可以组成一个很大的空间

固态硬盘寿命实测让你直观SSD寿命!--转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19-12-23 01:26:58
近年来,高端 笔记本 及系列 上网本 越来越多的采用固态 硬盘 来提升整机性能,尽管众所周知固态 硬盘 除 了在正常的使用中带来更快速度的体验外,还具有零噪音、不怕震动、低功耗等优点,但大家对固态硬盘的寿命问题的担忧和疑虑却从来没有打消过,毕竟我们宝贵 数据安全性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我们用百度和google来搜索固态硬盘寿命想了解更多的实情时,却发现能看到的都是一些理论方面的介绍,难得一见真正的对 固态硬盘寿命进行测试并得出令人信服的数据的文章。 小编收到一款来自瑞耐斯(RENICE)厂家送测的32GB ZIF 接口的 SSD ,突然萌生一种对产品进行寿命实测的想法,关系到对产品寿命的测试可能会直接导致整块硬盘彻底报废,经过与厂家协商,最终征得厂家同意,希望小编的评测让大家对SSD寿命有个直观的认识。 对于采用Nand Flash作为存储介质的SSD来说,怀疑其使用寿命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理论上MLC的写入寿命为1万次,SLC的写入寿命为10万次,那么,我们是否这样认为:当我们连续保存一万张图片或者1万个word文档到基于MLC 芯片 的固态硬盘时,这款硬盘就意味着寿命的终结呢? 显然,一定不是这样的,即使我们使用照 相机 的SD卡(同样采用MLC 芯片 ) 不停的拍照,让图片写入卡内,循环使用几年,我们的SD卡依然“健在”。这样因为

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区别?

佐手、 提交于 2019-12-22 21:29:01
当前主流的关系型 数据库 有 Oracle 、DB2、Microsoft SQL Server、Microsoft Access、 MySQL 等。 非关系型数据库有 NoSql、Cloudant。 nosql和关系型数据库比较? 优点: 1)成本:nosql数据库简单易部署,基本都是开源软件,不需要像使用oracle那样花费大量成本购买使用,相比关系型数据库价格便宜。 2)查询速度:nosql数据库将数据存储于缓存之中,关系型数据库将数据存储在硬盘中,自然查询速度远不及nosql数据库。 3)存储数据的格式:nosql的存储格式是key,value形式、文档形式、图片形式等等,所以可以存储基础类型以及对象或者是集合等各种格式,而数据库则只支持基础类型。 4)扩展性:关系型数据库有类似join这样的多表查询机制的限制导致扩展很艰难。 缺点: 1)维护的工具和资料有限,因为nosql是属于新的技术,不能和关系型数据库10几年的技术同日而语。 2)不提供对sql的支持,如果不支持sql这样的工业标准,将产生一定用户的学习和使用成本。 3)不提供关系型数据库对事物的处理。 非关系型数据库的优势:1. 性能NOSQL是基于键值对的,可以想象成表中的主键和值的对应关系,而且不需要经过SQL层的解析,所以性能非常高。2. 可扩展性同样也是因为基于键值对,数据之间没有耦合性,所以非常容易水平扩展

Linux LVM硬盘管理及LVM扩容

China☆狼群 提交于 2019-12-21 18:15:14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LVM磁盘管理 一、LVM简介 LVM 是 Logical Volume Manager(逻辑卷管理)的简写,LVM将一个或多个硬盘的分区在逻辑上集合,相当于一个大硬盘来使用,当硬盘的空间不够使用的时候,可以继续将其它的硬盘的分区加入其中,这样可以实现磁盘空间的动态管理,相对于普通的磁盘分区有很大的灵活性。 在LVM管理下的存储卷可以按需要随时改变大小与移除(可能需对文件系统工具进行升级)。LVM也允许按用户组对存储卷进行管理,允许管理员用更直观的名称(如"sales'、 'development')代替物理磁盘名(如'sda'、'sdb')来标识存储卷。 如图所示LVM模型: 由四个磁盘分区可以组成一个很大的空间,然后在这些空间上划分一些逻辑分区,当一个逻辑分区的空间不够用的时候,可以从剩余空间上划分一些空间给空间不够用的分区使用。 二、 LVM基本术语 前面谈到,LVM是在磁盘分区和文件系统之间添加的一个逻辑层,来为文件系统屏蔽下层磁盘分区布局,提供一个抽象的盘卷,在盘卷上建立文件系统。首先我们讨论以下几个LVM术语: 物理存储介质(The physical media):这里指系统的存储设备:硬盘,如:/dev/hda1、/dev/sda等等,是存储系统最低层的存储单元。 物理卷(physical

云存储答案

混江龙づ霸主 提交于 2019-12-21 05:04:21
文章目录 一、存储架构(DAS、NAS、SAN) 1. 云存储的分类 2. 云存储系统架构 3.三种架构比较 4. 分别是如何访问的 5.三种存储架构的优缺点 二、硬盘接口、内部结构 1、硬盘相关术语以及三维坐标 2、硬盘容量的计算 3、硬盘的接口类型 4、存储系统评价指标 三、数据保护 1、RAID相关知识 2、数据保护的方法 四、分布式存储系统 1、有哪四类分布式存储系统 2、Hadoop的组成部分 3、HDFS 5、分布式数据库有哪几类节点? 五、云存储的实现架构 一、存储架构(DAS、NAS、SAN) 1. 云存储的分类 非可管理型云存储 面向 普通用户 限定了存储容量和使用方式 使用成本低 操作简单 可管理型云存储 主要面向 开发人员 将存储空间呈现为原生磁盘,提供给用户进行配置和管理 2. 云存储系统架构 3.三种架构比较 存储架构 组成部分 数据类型 典型应用 DAS(直连附加存储) 服务器,SAS线,存储设备 块级 任何 NAS(网络附加存储) 服务器,网络,存储设备 文件级 文件服务器 SAN(区域网络存储) 服务器,网络,存储设备 块级 数据库应用 4. 分别是如何访问的 DAS使用FC,SCSI,SAS线直接进行连接 NAS通过 NFS (Linux)或者是 CIFS (windows)协议去访问网络文件 SAN通过以太网或者是FC进行连接

计算机基础

早过忘川 提交于 2019-12-20 20:08:20
计算机系统分为: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软件 一 编程语言的作用及与操作系统和硬件的关系: 1.编程语言的作用:用来定义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语言,用来向计算机发出指令。 2.关系:硬件是基础,操作系统是用来管理硬件资源的。 二 应用程序&操作系统&硬件 1.硬件系统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运算器:是负责算数运算与逻辑运算。 控制器:是负责发送和接收指令。与控制器共同组成了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是用来存储正在进行程序,将要进行程序的数据及刚处理完的数据。 输入设备:是用来进行输入的设备。如键盘,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是用来进行输出的设备。如显示器,音箱等。 主板: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和面板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 总线:以上所有的设备都通过总线连接,总线相当于人的神经。 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操作的程序集合。它的职责常包括对硬件的直接监管、对各种计算资源(如内存、处理器时间等)的管理、以及提供诸如作业管理之类的面向应用程序的服务等等。简单的说;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同时也是计算机硬件和其他软件的接口。 3.应用程序:指为完成某项或多项特定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它运行在用户模式

逻辑卷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19-12-20 11:36:59
本博文的主要内容有   .逻辑卷概述   .逻辑卷的创建   .逻辑卷的管理 逻辑卷概述 逻辑卷的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e4UU_Vn6SNmEbKHe-KGwoZsGO6rSbXmOrwbXaGmrBYCImSNDztbWrlAHInH_Huz3ZGAwRUmF91Z1H_Q1PK1l-miIndOY43mGBEP1OM6Ij-y7HqQvp5s7d_fZZ7iNBRt    逻辑卷(Logical Volume)是由逻辑磁盘形成的 虚拟盘 ,也可称为 磁盘分区 。 基于Windows   卷(也称逻辑卷)是Windows系统的一种 磁盘管理 方式,目的是把硬盘空间从物理硬盘的管理方式中跳出来,进行更方便的统一管理分配。 比如我们有一个8GB的硬盘和一个20GB的硬盘,想要分成一个12GB和一个16GB的两个逻辑盘,用 物理分区 的方式就没法做到,但用 卷 来管理就可以做到。   每个卷可以看作一个逻辑盘,可以是一个物理硬盘的逻辑盘,也就是我们直接看到的D盘、E盘这些 盘符 ,也可以是两个硬盘或两个硬盘的部分空间组成的 RAID 0或RAID 1阵列,或更多硬盘组成其他RAID 5阵列,但表面看来(比如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中)都是一个 本地磁盘 。卷主要有 基本磁盘 上的 基本卷 和 动态磁盘 上的 动态卷

LVM简介及CentOS7 LVM操作实战

那年仲夏 提交于 2019-12-19 23:29:41
LVM简介 LVM是逻辑盘卷管理(LogicalVolumeManager)的简称,它是Linux环境下对磁盘分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机制,LVM是建立在硬盘和 分区之上的一个逻辑层,来提高磁盘分区管理的灵活性。通过LVM系统管理员可以轻松管理磁盘分区,如:将若干个磁盘分区连接为一个整块的卷组 (volumegroup),形成一个存储池。管理员可以在卷组上随意创建逻辑卷组(logicalvolumes),并进一步在逻辑卷组上创建文件系 统。 LVM是 Logical Volume Manager(逻辑卷管理)的简写 PV:是物理的磁盘分区 VG:LVM中的物理的磁盘分区,也就是PV,必须加入VG,可以将VG理解为一个仓库统一管理了几个大的硬盘,形成了一个统一虚拟的存储资源池。 LV:也就是从VG中划分的逻辑分区 抽象模型如下: 操作实战 通过在虚拟机的CentOS7上创建LVM ,使用LV,扩容LV,缩减LV实战来了解LVM及熟悉对LVM的操作。 准备工作准备虚拟机,操作系统为CentOS7,初始20G的硬盘 初始状态共20G的系统盘 在虚拟机中添加两块硬盘 启动虚拟机通过pvs命令查看物理卷的情况,目前只看到有虚拟机初始安装时有个pv为/dv/sda2 vg为centso的物理卷 大小为20G 通过fdisk -l 可以看到新加的两个盘大小分别都是5G。我们将用这两个盘组成一个vg

让NAS走下神坛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19-12-19 00:14:29
前一阵子,家里机器硬盘终于满了,逼于无奈要扩容,一个家庭私有云存储的想法开始萌发:一个私有的数据中心,数据可共享iphone,ipad,家里其他电脑、笔记本,甚至电视......同时也给让外网有选择性地访问。在网上搜索相关概念,发现NAS正是我所要的。 了解NAS前,先了解下网络存储技术,现在的网络存储技术大概可以分为3种: 1. DAS:直连式存储(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与主机想连的存储设备。它依赖于服务器,其本身是硬件的堆叠,不带有任何存储操作系统。现在常见的DAS设备就是:硬盘座 带上 N个硬盘。 2. NAS:网络连接式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存储设备直连网络,NAS设备和DAS设备不同在于,NAS设备一般带有存储操作系统。 3. SAN:存储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可以说是一种网络基础设施了。SAN和NAS的区别主要在于:SAN针对海量、面向数据块的数据传输,而NAS则提供文件级的数据访问功能。 了解NAS概念后,到选型了,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4种常见做法: 1. 路由(刷DD-WRT固件) + DAS = NAS。 实现可以参考文章:《 7*24小时! 爆改无线路由器成BT下载机 》。改造后基本满足需求。 优点: (1)成本较低,无线路由(¥200~¥300),硬盘2t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