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

Windows 10、Ubuntu 18.04 双系统 双硬盘 安装经验总结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19-12-03 04:07:41
首先说明,我假设读者懂得分区、安装系统,所以不再深入讨论具体操作。 如果需要手把手教程,建议先参考其它Windows中加装Linux的相关文章。 网上其它文章、教程的常见问题是,各家机器配置不一样,安装位置不一样。 结果同样的步骤A安装成功,B却失败了,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法。 下面我将会总结我理解的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先说一下我的配置: DELL 5179 2 in 1笔记本。 Windows安装在内置固态硬盘。 Ubuntu安装在内置读卡器的TF卡。 一、 BIOS设置 BIOS设置主要有两个地方: 关闭Secure Boot。 选择UEFI或Legency方式引导。 第一点没什么好说,关闭就是。 第二点在我的电脑上,CentOS 7默认只能用Legency引导,Ubuntu刚好相反只能UEFI。 我没有深入研究修改引导区,反正找不到引导区问题可以尝试修改上面的参数。 二、引导区位置 因为是双硬盘,所以引导区的位置有两个选择: 单硬盘引导,从GRUB菜单选择系统。 双硬盘引导,从开机BIOS菜单选择硬盘(系统)。 网上教程多数使用第一种方式,这样成功率较高,缺点是修改主硬盘的引导区。 我使用第二种方式,安装好系统后进不了Ubuntu,提示找不到引导区,按网上方法试了一圈都不行。 仔细检查,发现自动生成的UEFI引导项指向EFI/boot/...,手工修改为EFI/ubuntu/

python10.31

泪湿孤枕 提交于 2019-12-03 02:30:12
正式班的第一天,今天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接下来我自己默写一下 计算机五大组成部分: 运算器 cpu 逻辑运算,算术运算 控制器   上边两个组成cpu 存储器(感觉不聪明的鸭子) I/O设备 内存, 优点速度快,缺断电不存 外存( 硬盘 ):永久储存,速度慢 寄存器 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 机械硬盘 固态硬盘 光盘   计算机运行时是程序发出操作指令,通过操作系统转化成计算机可以理解的语言,通过对硬盘内容的调取,再进行计算的过程 输出设备:显示器,音响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之类的 计算机主要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 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 硬件系统 好吧,我只记下来这么多,接下来,看一下,老师上课时的笔记。 出现BUG的第一时间,要自己解决~~~~很重要 一,什么是编程语言: 人类思维和逻辑想法交给计算机实现,帮助人类完成工作。 二,操作系统(Windows ,linux,mac)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1.应用程序 2,操作系统 3,硬件 三,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 1,运算器 逻辑运算 思考的过程 算术运算 2,控制器 运算器+控制器 = 中央处理器(CPU) 3,存储器-- I/O设备 内存 基于电工作 优点:存取速度快 缺点:断电不保存 临时存储 外存: 基于电容 优点:永久存储数据 缺点:存取速度慢 4,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 5,输出设备

nvme-cli常用指令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19-12-03 01:43:57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343504/article/details/82386024 NVMe management command line interface 1.下载地址 https://github.com/linux-nvme/nvme-cli 2.安装 unzip nvme-cli-master.zip cd nvme-cli-master.zip make && make install /dev/nvme1 nvme1为主控 /dev/nvme1n1 nvme1n1为NVMe硬盘名称 /dev/nvme1n1p1 硬盘nvme1n1的分区 3.常用指令 1)nvme format -s 1 /dev/nvme1n1 格式化硬盘 nvme format /dev/nvme1n1 -n 1 -l 1 4k对齐 nvme format /dev/nvme1n1 -n 1 -l 0 恢复初始状态512 nvme format /dev/nvme1n1 -l 0 Optane device Units512 参数详情请参考:http://www.pudn.com/Download/item/id/3180638.html 2)nvme smart-log /dev/nvme0n1 读取硬盘nvme0n1的smart信息

vmware虚拟机下ubantu扩容硬盘空间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43:02
开发环境是从别处拷贝过来了,vmware里的系统硬盘空间越来越吃紧,考虑如何扩容。 vmware的硬盘扩展功能,修改完后,能看到硬盘空间,但是添加到主分区里总是失败。最后采用的方案用添加一个硬盘,再挂载上去使用。具体参见 Linux虚拟机添加新硬盘的全程图解 1.原来的硬盘空间 2.添加新硬盘,一般采用默认项,建设使用单个磁盘文件 3.重新启动,添加分区,格式化,然后挂载 4.扩容后的硬盘空间 原文:http://blog.51cto.com/2423357/2149331

笔记本电脑不用的时候就必须要关机吗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42:01
电脑冷启动时系统在硬盘上到处找文件要快的多,尤其是机械硬盘,虽然说现在大部分人都使用的固态作为系统盘,但是有一些对资料储存有要求的,都会安装一个机械硬盘作为资料盘使用,能启动时不管事固态硬盘或者是机械硬盘都会有数据的读写过程,对于机械硬盘来说,频繁的开机关机是会有一定的损伤,包括固态硬盘在开机的瞬间也是会有大量的系统数据读取。 很多人怕长时间不关电脑会让电脑折寿,其实笔记本在休眠状态,几乎也是处于零供电。 休眠期间和关机期间其实是一样的,没有任何设备在运行,而恢复时,相对于冷启动,休眠状态是从硬盘一个连续的空间里读取,要比直接冷启动时系统在硬盘上到处找文件要快的多,也较少费硬盘。 总之不管是那种系统,电脑都不用天天都关机,可以休眠达到待机状态。使用时反应更快。但是一般一周时间左右都要关机一次。很久都不关机这种,也会影响笔记本电脑使用寿命。 本文来源: https://www.isoftpark.com/news/yovrY2.html 原文:http://blog.51cto.com/13877737/2148101

字符编码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8:01
字符编码 每个国家多有自己的编码比如: ASCII 占一个字节 只支持英文 GBK 是 GB2312 升级版支持 21000+ 汉字 Shift-JIS 日本字符 KS-c-5601-1987 韩国编码 TIS-620 泰国编码 为了解决各国之间编码不统一问题,国际组织 ICO 出手搞了 unicode 编码支持 2 到 4 个字节 作用: 1. 支持全球所有语言 2.Unicode 包含了跟全球所有国家编码的映射关系 解决:字符和二进制的对应关系(因为 unicode 是一张编码表,要转成二进制存到硬盘上) 为了解决存储和网络传输的问题,出现了 Unicode Transfmation Fonmat ,学术名 UTF 即是对 unicode 的压缩 UTF UTF-8: 使用 1,2,3,4 个字节表示所有字符(其中:英 1 个字节,欧洲 2 个字节,亚洲 3 个字节) UTF-16 :使用 2,4 个字节表示所有字符 UTF-32 :使用 4 个字节表示所有字符 总结: UTF 是 unicode 编码 设计的一中在存储和传输时节省空间的编码方案。 字符在硬盘上怎么存储的? 无论以什么编码在内存里显示字符,存到硬盘上多是二进制,转二进制一定是按某种编码转的二进制。 注:存到硬盘上时是以何种编码存的,再从硬盘上读出来就必须以何种编码读,要不然就乱了。 字符编码的转换。

key words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7:01
计算机术语 2018年6月19日 11:30 心跳机制是定时发送一个自定义的结构体(心跳包),让对方知道自己还活着,以确保连接的有效性的机制。 来自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F%83%E8%B7%B3%E6%9C%BA%E5%88%B6/2817701?fr=aladdin 纠删码(erasure coding,EC)是一种数据保护方法,它将数据分割成片段,把冗余数据块扩展、编码,并将其存储在不同的位置,比如磁盘、存储节点或者其它地理位置。纠删码会创建一个数学函数来描述一组数字,这样就可以检查它们的准确性,而且一旦其中一个数字丢失,还可以恢复。 来自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A%A0%E5%88%A0%E7%A0%81/5310217 进程,是计算机中的程序关于某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它的执行需要系统分配资源创建实体之后,才能进行。 线程的特点就是在不需要独立资源的情况下就可以运行。如此一来会极大节省资源开销,以及处理时间。 无论是进程还是线程,对于程序员而言,都是用来实现多任务并发的技术手段。 其实,也没有人写出只有线程而没有进程的程序。多线程程序中至少有一个主线程,而这个主线程其实就是有main函数的进程。它是整个程序的进程

安装系统原理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4:01
IT空间电脑知识原创文章 其实给电脑装系统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重要的是搞清楚原理。 首先说一下装系统的两个关键点: 系统部署和系统引导。 无论你是U盘装系统、光盘装系统、硬盘直接装系统、UEFI引导装系统、legacy引导装系统等等,说到本质都是这两点,万变不离其宗。 什么是系统部署? 系统部署说白了就是把系统镜像文件写入硬盘中。一般来说比较常见的系统部署方式是ghost还原和原版安装。这里注意,不管是ghost封装的gho文件,还是微软官方的wim或者esd文件(wim文件更常见),都属于镜像安装文件,只不过所使用的封装工具不同。(原版windows安装包是iso文件,解压后在sources文件夹下的install.wim就是官方的wim镜像,高手一般都把这个文件单独复制出来)。gho和wim两种文件封装方式虽然不同,但是安装原理都是一样的。 目前有很多装机工具同时支持gho和wim两种格式的部署,比如“映像总裁”和“CGI备份还原”,还有支持wim和esd文件部署的“winNTsetup”,推荐这几款软件除了因为它们功能强大,使用简单,更重要的是不会篡改系统不会添加捆绑软件。 映像总裁 CGI winNTsetup 什么是系统引导? 系统部署完成后,还需要让电脑在开机的时候能识别电脑中的系统,这个过程就是系统引导。目前主要有两种引导方式: legacy引导和UEFI引导

VMware虚拟机热添加硬盘,fdisk -l 无法找到新添加磁盘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1:02
热添加了3块20G硬盘,虚拟设备节点:scsi0:2 在系统里面用fdisk -l发现无法找到新添加的3块硬盘 [root@server0 yum.repos.d]# fdisk -l Disk /dev/sda: 10.7 GB, 10737418240 bytes, 2097152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00013f3e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2048 20970332 10484142+ 83 Linux Disk /dev/sdb: 10.7 GB, 10737418240 bytes, 2097152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

Ubuntu格式化硬盘,并实现自动挂载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0:01
需求/背景: Ununtu 系统安装在sda,硬盘sdb上安装了另一个系统,但该硬盘上还保留有1T左右的未使用为格式的硬盘空间, 现在要对其进行格式化为ext4,并将其设置为开机启动时自动挂载在/data目录下,硬盘使用情况如图: 1.执行 $ fdisk /dev/sdb 输入m,可以查看支持的操作模式: 输入p,查询当前硬盘分区: 或者 输入F,查询硬盘中未分区的磁盘空间: 输入n,用未分配的磁盘空间 创建新的分区,同时键入 必要的硬盘信息,如 4 - 该磁盘分区在硬盘中的序号,5366642688 - 磁盘起始位置,7814037134 -磁盘终止位置。如果默认不需要修改时,可以直接回车 输入p,查询新的硬盘分区情况: 输入w或者退出磁盘命令 输入 $ mkfs.ext4 /dev/sdb4 格式化新的磁盘 此过程中可能会报错 sdb4未找到或者 大小不明确,这是因为系统没有读到磁盘分区修改造成的,运行 $ ls -l /dev/sdb* 可以看到并没有出现sdb4的盘 解决方法: 执行 $ partprobe ,让系统重新读取分区表,识别到sdb4,即可格式化该磁盘 执行 $ mount /dev/sdb4 /data, 将格式化后的磁盘 挂载在/data目录下 执行 df -h 查看挂载情况 自动挂载磁盘 方法一:编辑 /etc/fstab文件,在fstab文件最后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