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

Linux磁盘术语描述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19-12-14 21:57:01
文章目录 Linux磁盘术语描述 什么是磁盘 软盘(Floppy Disk) 硬盘 硬盘的接口类型 IDE SATA SCSI 光纤通道 SAS 非DOS分区 主分区 扩展分区 分区格式 FAT16 FAT32 NTFS ext2、ext3 什么是格式化 低级格式化低级格式化 高级格式化高级格式化 Linux磁盘术语描述 什么是磁盘 磁盘就是计算机的外部存储器设备,即将圆形的磁性盘片装在一个方的密封盒子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磁盘表面划伤,导致数据丢失。简单地讲,就是一种计算机信息载体,也可以反复地被改写。磁盘有软盘和硬盘之分: 软盘(Floppy Disk) 软盘是个人计算机(PC)中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质。软盘的读写是通过软盘驱动器完成的。软盘驱动器设计能接收可移动式软盘,目前常用的就是容量为1.44MB的3.5英寸软盘。软盘存取速度慢,容量也小,但可装可卸、携带方便。作为一种可移贮存方法,它是用于那些需要被物理移动的小文件的理想选择。 硬盘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硬盘有固态硬盘(SSD 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 传统硬盘)、混合硬盘(HHD 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混合硬盘(HHD: Hybrid Hard Disk

服务器断电瘫痪数据丢失后恢复数据的过程

主宰稳场 提交于 2019-12-14 21:17:19
一、服务器数据恢复故障描述 机房突然断电导致整个存储瘫痪,加电后存储依然无法使用。经过用户方工程师诊断后认为是断电导致存储阵列损坏。 整个存储是由12块日立硬盘(3T SAS硬盘)组成的RAID-6磁盘阵列,被分成一个卷,分配给几台Vmware的ESXI主机做共享存储。整个卷中存放了大量的Windows虚拟机,虚拟机基本都是模板创建的,因此系统盘都统一为160G。数据盘大小不确定,并且数据盘都是精简模式。 二、备份服务器数据 将故障存储的所有磁盘和备份sss数据的目标磁盘连入到一台Windows Server 2008的服务器上。故障磁盘都设为脱机(只读)状态,在专业工具WinHex下看到连接状态如下图所示:(图中HD1-HD12为目标备份磁盘,HD13-HD24为源故障磁盘,型号为HUS723030ALS640): 图一: 使用WinHex 对HD13-HD24以底层方式读取扇区,发现了大量损坏扇区。初步判断可能是这种硬盘的读取机制与常见的硬盘不一样。尝试更换操作主机,更换HBA卡,更换扩展柜,更换为Linux操作系统,均呈现相同故障。与用户方工程师联系,对方回应此控制器对磁盘没有特殊要求。 使用专业工具对硬盘损坏扇区的分布规律进行检测,发现如下规则: 1、损坏扇区分布以256个扇区为单位。 2、除损坏扇区片断的起始位置不固定外,后面的损坏扇区都是以2816个扇区为间隔。

EMC 5400服务器raid阵列瘫痪数据恢复成功案例

你。 提交于 2019-12-14 21:16:46
一、服务器数据恢复背景 北京某政府部门的一台EMC 5400服务器由于raid阵列损坏导致服务器崩溃,急需进行服务器数据恢复,由于用户服务器数据涉密,需要上门恢复。 二、服务器数据恢复检测 服务器数据恢复工程师携带相关设备到客户现场进行数据检测,发现服务器瘫痪的原因是由于raid阵列中某些硬盘掉线导致的,对所有磁盘进行物理检测后没有发现物理故障,也没有坏道。随后工程师借助数据恢复软件将故障服务器(EMC 5400)中的所有磁盘镜像到我公司数据恢复服务平台上,以备后期数据恢复使用。 三、EMC 5400服务器数据恢复 1、分析服务器RAID组的结构 EMC 5400服务器的LUN全部基于RAID阵列组,所以要恢复服务器数据首先需要分析服务器底层RAID信息,然后根据分析的信息重构原始的RAID组。服务器数据恢复工程师对raid阵列进行分析后发现服务器中有两块硬盘离线,由于6号盘和10号盘都属于Hot Spare,但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6号Hot Spare替换了掉线的5号硬盘,10号盘因为未知原因未启用。所以服务器虽然成功激活了6号盘的Hot Spare,但由于在RAID5磁盘阵列中仍然缺失一块硬盘,数据没有同步到6号硬盘中。服务器数据恢复工程师继续分析所有其他硬盘,得出数据在硬盘中分布的规律,RAID条带的大小,以及每块磁盘的顺序。 2、重组raid分析掉线盘顺序

TechTool Pro 11

孤者浪人 提交于 2019-12-14 18:46:07
TechTool Pro 是为 Mac OS X 重新设计的全新工具程序,不但保留旧版原有的硬件侦测功能,还可检查系统上其他重要功能,如:网络连接,区域网络等。随时监控和保护您的电脑,并可预设定期检查电脑状况,如发现任何问题时,能自动发出电子邮件通知用户。完全在 Cocoa 下发展,来确保强大功能和 Mac OS X 的完全兼容。同时也具有全新、易学易用的 aqua 操作接口与便于导览的流畅窗口等优点。 TechTool Pro 具备整套 S.M.A.R.T (Self 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测试程序,通过对软硬件作预先诊断和分析,用户可在硬盘损坏前预先知道,同时能自动监察这些重要数据资料,如发现有可能损坏数据资料的情况,会向用户作出警告,让你在灾难发生前备份重要数据资料。用户甚至于可以将一个整体的 Mac OS X 启动硬盘安装在 iPod 上。这个工具不仅可以解除硬盘问题,也可以用于修复资料、重新分区硬盘、使用不同的 Mac OS 版本开机等。 TechTool Pro 11特别版软件功能 TechTool Pro功能丰富,可满足所有Mac用户的全面诊断,维修和维护需求。为确保您的Mac保持优化和无故障,请确保定期使用TechTool Pro并使Mac以最佳性能运行。 结果随时随地 Techtool

配置分布式集群方案要考虑哪些关键点?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19-12-14 11:30:11
用户可以体验分布式NAS集群EonStor CS出色而稳定的性能,以及所具备的配置灵活性。本文针对一些客户的需求信息,提出设计解决方案所考虑的几个要点,以便满足客户的需求。 容量 在选择数据保护级别时,容量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客户一般会预先提供原始容量或可用容量的要求。 在Infortrend分布式文件系统中,我们采用纠删码/副本技术跨节点保护数据。对于看重容量的应用,建议用户通过纠删码来保护数据,因为纠删码在容量使用率上效果更好。 而特别强调数据关键性的应用程序,副本会更满足这类的需求。 EonStor CS还保留Infortrend RAID技术保护单个节点的数据,并且保持出色的性能以进行纵向扩展。 EonStor CS有3种RAID级别可供选择: 性能模式–在所有RAID模式中性能最高。 用户使用硬盘做RAID5。 平衡模式–用户使用硬盘做RAID5。但留下一颗或多颗盘做热备,这样提供更好的数据保护,并且也具备良好的容量使用情况。 保护模式–用户使用硬盘做RAID 6。在所有RAID模式中对数据的保护最高 用户可以最低部署1个节点的EonStorCS集群,获得最基本的保护级别(专用分布式文件系统),用户还可以将集群扩展到144个节点,进行横向扩展。CS纵向扩展时,有两种扩展柜规格可供使用:3U16盘位和4U60盘位。 一个节点最多可以连接3个3U 16盘的扩展柜

Redis面试题汇总一

社会主义新天地 提交于 2019-12-14 04:33:27
1、什么是Redis redis本质是一个key-value类型的内存数据库,整个数据库统统加载在内存中进行操作,定期通过异步操作把数据库数据flush到硬盘上保存。因为是纯内存操作,Redis的性能非常出色,每秒可以处理超过 10万次读写操作,是已知性能最快的Key-Value DB。除此之外,redis还支持多种数据结构(如list,string,set,zset,hash)。 2、Redis为什么这么快? ①、redis完全基于内存 ②、使用单线程,避免了不必要的上下文切换和竞争条件 ③、使用了I/O多路复用模型 关于redis I/O多路复用解释如下图: 这里“多路”指的是多个网络连接,“复用”指的是复用同一个线程。采用多路 I/O 复用技术可以让单个线程高效的处理多个连接请求(尽量减少网络 IO 的时间消耗),且 Redis 在内存中操作数据的速度非常快,也就是说内存内的操作不会成为影响Redis性能的瓶颈,主要由以上几点造就了 Redis 具有很高的吞吐量。 3、为什么Redis是单线程的? 对于Redis的单线程解释:单线程指的是网络请求模块使用了一个线程(所以不需考虑并发安全性),即一个线程处理所有网络请求,其他模块仍用了多个线程。 官方FAQ表示,因为Redis是基于内存的操作,CPU不是Redis的瓶颈,Redis的瓶颈最有可能是机器内存的大小或者网络带宽

硬盘发生故障前的一系列表现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19-12-13 23:38:52
1、故障提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硬盘自我监测、分析错误报告。在其控制的磁头、磁盘、电路等部件发生与预存的安全值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会自动发生警告信息。而当出现这个故障提示的时候,我们就改引以为戒,尽快分析和处理。 2、硬盘无法识别。启动时,时不时的显示硬盘无法识别,或者即便能识别,但是系统显示无法显示硬盘,这就是物理故障的前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对重要数据进行转移,而后进行检测维修。 3、系统运行出错。服务器运行过程中,不断出现程序错误的状况,而且磁盘扫描问题,停滞、甚至死机。这个时候,就代表硬盘发生故障了,当然了,也可能是因为安装系统故障的原因,在我们排除软件问题后,就能确定是硬盘故障,需要进行检修。 4、运行报错。扫描磁盘,发现错误,甚至显示出现坏道。这个时候则表示硬盘部件问题,出现了坏道,我们需要将其进行隔离,保证正常使用。 5、初始化死机。初始化即死机,虽然不排除其他部件发生问题的可能性,比如内存问题、风扇问题、系统中毒等等,但是,最可能还是因为硬盘故障的问题,需要进行相关分析。壹基比知曰 来源: 51CTO 作者: wx5dc12271b765c 链接: https://blog.51cto.com/14601501/2457763

服务器崩溃后硬盘再上线同步导致数据丢失恢复过程

試著忘記壹切 提交于 2019-12-12 18:42:55
【服务器数据恢复故障介绍】 ··数据恢复中心近期接到客户服务器数据恢复案例并成功恢复,经客户许可后现将数据恢复过程分享给大家,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次服务器数据恢复的故障情况。 ··客户使用的是某品牌的服务器,搭配了多块硬盘组成一组raid5磁盘阵列,作为公司的共享存储池使用,服务器上包含公司数据库文件和普通文件。由于硬盘掉线导致服务器内的D分区识别不到,服务器管理员查看设备后对服务器进行重启操作,导致服务器掉线硬盘重新上线并同步数据,同步进度到36%时服务器被管理员强制关机。 · 【服务器数据恢复检测】 ··数据恢复中心安排工程师前往客户现场进行服务器故障检测和数据恢复操作。首先由硬件数据恢复工程师对客户服务器硬盘进行物理检测,排除物理故障对硬盘的影响,经检测后硬盘正常,不存在物理故障,因此可以断定硬盘离线的原因是读写不稳定导致的。随后服务器数据恢复工程师对客户服务器内所有硬盘进行山区级别镜像备份,备份文件将是数据恢复工程师重组服务器和恢复数据的操作数据。 · 【服务器数据恢复过程】 ··服务器数据恢复工程师对镜像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原服务器内的raid阵列条带大小、盘序等关键信息。然后向客户了解原服务器阵列配置信息,将服务器内所有硬盘按照mdisk组进行分类,再分析mdisk组得到所有硬盘的阵列组信息,继而重组raid阵列,提取阵列数据。 ·

FastDFS简介

蹲街弑〆低调 提交于 2019-12-12 12:49:43
1提出问题 在目前的互联网应用中,服务器上会存储大量的用户上传的文件。例如:电商网站会存储大量商品图片,用户评论图片。这类文件会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商品数量的增加以及评论数据的增加而持续增长。那么这些海量的持续增加的文件该如何保存呢? ①最初级的方式 在Web应用根目录下创建一个专门存储图片的目录。这样做会有三个问题 [1]如果文件体积不断增长,那么很可能把硬盘撑爆。 [2]Web应用重新部署后会导致用户文件目录被清空。 [3]集群模式下,必须保证多个应用服务器之间数据同步。 ②增加硬盘 一块硬盘不够,可以在服务器上再增加硬盘,但毕竟服务器上能够挂载的硬盘数量是有限的。 ③增加服务器 服务器的数量理论上是没有限制的,但是每一台服务器都有自己的IP地址,会导致文件上传后,下载文件的代码中需要考虑不同文件用不同IP地址去访问,非常麻烦。 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种服务器: ①上传下载的IP地址固定不变 ②扩容简单,且扩容不会导致访问地址变化,也就是说相关的Java代码不需要根据扩容情况修改 ③稳定高效,无单点故障 2FastDFS 2.1简介 FastDFS是一款类Google FS的开源分布式文件系统,它用纯C语言实现,支持Linux、FreeBSD、AIX等系统。 FastDFS是为互联网应用量身定做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充分考虑了冗余备份、负载均衡、线性扩容等机制,并注重高可用

redis持久化

泪湿孤枕 提交于 2019-12-11 20:22:35
1.redis 持久化机制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持久化数据也就是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到硬盘里面,大部分原因是为了之后重用数据(比如重启机器、机器故障之后回复数据),或者是为了防止系统故障而将数据备份到一个远程位置。Redis 支持两种不同的持久化操作。Redis 的一种持久化方式叫快照(snapshotting,RDB),另一种方式是只追加文件(append-only file,AOF). 1.1 快照(snapshotting )持久化(RDB ) Redis 可以通过创建快照来获得存储在内存里面的数据在某个时间点上的副本。Redis 创建快照之后,可以对快照进行备份,可以将快照复制到其他服务器从而创建具有相同数据的服务器副本(Redis 主从结构,主要用来提高 Redis 性能),还可以将快照留在原地以便重启服务器的时候使用。 RDB 持久化是 Redis 默认采用的持久化方式,在 redis.conf 配置文件中默认有此下配置: 默认每隔 5 分钟创建一个快照副本,这种方式占用空间大,而且会丢失间隔时间 5 分钟之内的数据,但是他适合做备份,恢复时,可以根据需要恢复任意间隔时间点的数据 1.2 AOF (append-only file )持久化 与 RDB 持久化相比,AOF 持久化 的实时性更好,因此已成为主流的持久化方案。默认情况下 Redis 没有开启 AOF(app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