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

App后台开发运维——架构设计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20-01-15 00:06:05
QQ 1285575001 Wechat M010527 技术交流 QQ群599020441 纪年科技aming 1.设计app架构 1.梳理app业务流程 2.整理业务流程可能遇到的问题 3.根据问题,探讨可执行的解决方案 4. app后台 初步架构 :3中所有技术进行有机融合 api编写: 1.api的作用(功能) 2.api需要输入的参数 3.api返回的数据 2.服务器选择 1.传统的IDC 在传统的IDC,要加cpu或内存,流程如下:   1.和客户经理商商谈所需硬件的价格   2.汇款过去,等IDC的财务确认   3.确认后,等待IDC安排工作人员升级硬件   这个流程走一次,最少也要1至2天。延迟了1至2天升级硬件,怎么保证可以快速应付爆发的业务 2.云服务器 升级硬件: 1.在用户后台选择需要的硬件配置   2.通过网络支付   3.重启服务器,升级就完成了。如果只是升级带宽,甚至不用重启。   整个过程合起来不用5分钟,简单,快捷,方便。   而且,现在的云服务器提供商,除了服务器外,还提供下面的服务:   负载均衡   云数据库   云内存存储   这些服务在app上线初期,在一台服务器上自己搭建就行了,   但随着app的发展,这些服务都需要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      规模的增大,也要面对高可用,高并发,监控报警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都要后端人员处理

服务器1块硬盘掉线后重建raid5并同步数据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20-01-14 16:14:37
【服务器数据恢复背景介绍】 一台HP 服务器,挂接一台HP MSA50磁盘阵列,内接5块1TB硬盘,原先结构为RAID5。 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中一块硬盘掉线,因RAID5支持一块硬盘出错的冗余保护,所以数据并无出错。接着运行很短时间后服务器出现故障,遂找人维修,维修人员未完全了解情况,将剩下的4块硬盘重新创建了一组全新的RAID5并完全同步完成,导致原来数据全部丢失。 已经有几家数据恢复公司处理过,无法恢复。 · 【数据恢复故障分析】 HP SMART ARRAY在创建一组新的RAID5时,默认会全盘重建所有块校验,也就是说在组成RAID5的任一条带中,总有一个校验块的数据是创建时生成的,相对于原先的有用数据而言,即是破坏的。经过分析,后生成的4块盘RAID5是按双循环,64K块大小,16次条带换校验的方式组织的,也就是说在4块磁盘成员中,大约每隔3M便会有1M的数据是错误的。 同时,分析得知,原先的5块盘RAID5的组成结构为双循环、128K块大小、16次条带换校验。 要想恢复数据,首先必须修复早掉线的硬盘,同时可恢复率仅可恢复到早掉线磁盘与新盘的组合,取决于早掉线盘之后的数据变更是否多。 解决思路是,通过对前后两次组成结构的差异性分析,用之前掉线的盘重新补回之后重建RAID时破坏的校验信息,再虚拟重组RAID,解释文件系统,导出文件。 · 【数据恢复过程记录】 1、备份源介质

2019款Mac Pro到底有多强

主宰稳场 提交于 2020-01-14 12:19:42
0、 背景 2013款Mac Pro 俗称“垃圾桶”,是苹果公司2013年底向市场推出的一款图形工作站,体积只有2010款Mac Pro 的八分之一,在体积上秒杀了市面上所有工作站,而性能却提高了 4 倍。主款主机颠覆了传统立式机箱的结构布局,由三块主板竖着围成一个三角尺由此构成了一个高9.9寸的圆柱型结构工作站。 正是由于这种紧凑型设计造成扩展性问题,对于普通用户除了内存,很难升级其他部件,而该机器所设计的接口(USB3.0和雷电2)、搭配的显卡(Fire ProD500)这种配置在当时主要用来满足处理4K视频的需求。 1.主机外观 2019款主机外观如上图右侧所示,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类似金属刨丝器一样的前面板,这种设计提供了大量散热表面积以及增加了进风量。 物理尺寸 为了解决机箱散热问题,苹果在机箱的前端,采用了三个轴流风扇+机箱后部的涡轮风扇组成,先说说机箱正面的这三个大风扇,其作用是引导气流进入,经由CPU、GPU和SSD等原件最后由右下方的涡轮风扇将热空气排出。这一过程有些类似于空调室外机或者是浴室的抽风机。但是风扇如果高速运转起来会发出高频振动,而产生噪音。而这款Mac Pro的风扇经过重新设计的风扇叶片并能根据频率变化进行调整,可以让声音变得更平滑,不易被用户察觉到。这有些类似于汽车上采用的静音轮胎的花纹一样(胎噪是有的,可以让用户感觉更小些) 细节: 新款Mac

颠覆传统的X41T详细评测

我与影子孤独终老i 提交于 2020-01-14 01:50:47
我非常喜欢IBM的X41T,现在Lenovo已经出了X61T,下面是一篇关于X41T的评测文章,非常全面,摘录下来备查:   在商用领域,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合二为一的功能设计,一直被奉为是理想的机种。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务用户会议演示以及与同事的方案讨论过程中,把在笔记本电脑中前期做好的成果更好的表达出来,如果能将笔记本电脑转换到平板电脑的外形以及使用功能,可以更好地进行沟通与意见交换,解决了用户非常多的问题,数据转移的麻烦以及资源投入的重复,最重要的是提高了一款产品的实用性,以及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如何使一款笔记本电脑实现这一功能?两年前,acer C100的推出就首先解决了这一个问题,它通过把屏幕作为一个可活动组件,即通过旋转再合上这样的机械理念,即得到一台平板电脑。在设计方面,其实不要改变原笔记本电脑的大体的架构,而且使用非常方便,因此这种解决方案很快被其它品牌效仿,这里包括TOSHIBA、FUJITSU等后继推出的产品,相应都获得了成功。   一向很少在产品外型上有所突破设计的IBM,本着商用市场的主导因素,用户因为工作而提出更了这种需求。在这种需求之下,推出X41T是一种必然,这可以算是ThinkPad一次少有的“创新”,在外观设计和功能上的彻底改变,IBM坚持了十多年的纯种商务形象终于有所突破,只是我们没有想到它会搭载迅驰2而来,而且来得如此之晚。

黑苹果配置挑选,教你组装一台苹果机

时光毁灭记忆、已成空白 提交于 2020-01-14 01:13:52
要剪视频、音频或者编程的同学,macbook pro的硬盘或配置实在捉襟见肘,还有一部分人想体验Mac OS 又感觉 MAC 太贵,那么旧组一台黑苹果来使用吧。下面来聊聊黑苹果配置的挑选方法。首先是 https://www.tonymacx86.com/ ,算最权威的黑苹果网站了吧,上面有推荐的黑苹果配置,点击 Buyer’s Guide 就能看到,目前推荐的都是8,9系CPU和300系主板了,如果需要更老的配置推荐可以点下面的超链接。 黑苹果的难点就在驱动,所以选好配件基本就完成了一大半,有的配件是无法完美驱动的,下面来简单聊聊怎么挑选配件(以下以intel8代平台为例)。 CPU选型: 想要比较方便黑苹果的只推荐intel的CPU,虽然最近价格不是很美丽吧。另外如果有FinalCutPro需求的话,强烈推荐带核显的版本,不要选新出的后缀为F的无核显9代CPU,原因是intel的qsv加速对h264和h265编码的素材剪辑会有非常好的加速效果,输出也是。新机一般使用i5-8400、i7-8700就够用了,再高配置的土豪请随意,只要Intel主流处理器都可以轻松安装的。目前散片价格和盒装价格比差价还好,自己取舍吧。 主板选择: 目前tonymacx86推荐的主要是Z390少量的Z370和H370。黑苹果中主板是至关重要的,虽然这些都比B360和H310贵一些

C#面向接口编程详解(1)——思想基础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20-01-13 09:12:33
 我想,对于各位使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程序员来说,“ 接口 ”这个名词一定不陌生,但是不知各位有没有这样的疑惑:接口有什么用途?它和抽象类有什么区别?能不能用抽象类代替接口呢?而且,作为程序员,一定经常听到“面向接口编程”这个短语,那么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思想内涵?和面向对象编程是什么关系?本文将一一解答这些疑问。   1.面向接口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是什么关系   首先,面向接口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并不是平级的,它并不是比面向对象编程更先进的一种独立的编程思想,而是附属于面向对象思想体系,属于其一部分。或者说,它是面向对象编程体系中的思想精髓之一。   2.接口的本质   接口,在表面上是由几个没有主体代码的方法定义组成的集合体,有唯一的名称,可以被类或其他接口所实现(或者也可以说继承)。它在形式上可能是如下的样子:    以下是引用片段: interface InterfaceName   {   void Method1();   void Method2(int para1);   void Method3(string para2,string para3);   }      那么,接口的本质是什么呢?或者说接口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视角考虑:   1)接口是一组规则的集合,它规定了实现本接口的类或接口必须拥有的一组规则。体现了自然界“如果你是……则必须能…

34 基本的文件操作

馋奶兔 提交于 2020-01-13 01:08:05
基本的文件操作 一、什么是文件? 二、为什么要有文件? 三、如何用文件? 3.1 从硬盘中读取数据 3.2 写入数据 四、总结 虽然视频、音频和图片在硬盘中也是用二进制存储的,但是上一章节讲的字符编码只和文本文件有关,因为‘utf-8’格式的编码并不使用视频,视频有其本身的编码格式,如MP4、avi、mkv等。 一、什么是文件? 文件是操作系统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的一个读写硬盘的虚拟单位。 文件的操作是基于文件,即文件的操作核心就是:读和写。 也就是只要我们想要操作文件就是对操作系统发起请求,然后由操作系统将用户或应用程序对文件的读写操作转换成集体的硬盘指令(比如控制盘片转动,控制机械手臂移动,以此来读取数据)。 二、为什么要有文件? 内存无法永久保存数据,但凡我们想要永久保存数据都需要把文件保存到硬盘中,而操作文件就可以实现对硬件的操作。 三、如何用文件? 现在我们有一个需求需要把用户输入的账号密码存储到硬盘中,我们使用Python该如何操作呢? name = 'adela' pwd = '123' 3.1 从硬盘中读取数据 如果我们需要打开一个文件,需要向操作系统发起请求,要求操作系统打开文件,占用操作系统资源。Python中使用open()方法可以打开某个具体的文件,open()方法内写入文件路径。 open ( r '/Users/mac/desktop/jupyter

IDC机房的相关常识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20-01-13 00:28:42
前言:   整理下上份工作关于IDC方面的东西,接触到的部分与业界普遍公用的部分。 1.1 IDC机房 1.1.1 带宽计算 带宽流量计算公式: 1 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B表示Byte,工业标准是1000. 一般我们家装ADSL宽带,常说1M带宽,我们发现下载速度仅能在120-130K之间,这是为什么呢?是宽带接入公司欺骗我们吗?答:不是的。 因为接入商说宣称的1M宽带的单位是以比特(bit)为单位算的,而我们常说的下载速度是按字节(byte)计算的,因此1Mb=125Kbyte,因此,我们说的下载速度是接入商说的带宽除以8的结果。这样解释后,你应该明白了吧。 1.1.2 IDC机房内部结构图 1.1.3 如何进入机房维护服务器? 一般来说,要先和公司的负责IDC机房客服或销售人员事先打好招呼(邮件或电话),然后才能维护机房。机房一般都不在公司内,而是托管在固定的地点(有温度,湿度指标)。 进入机房前要出示个人身份证,并在他们提供的本子上签字(名字,身份证信息,进入理由及进入时间,维护什么等)。有时会有机房销售或客服人员陪同。签字后,好一点的机房会发给你鞋套,需要套在鞋上,防止灰尘,垃圾带到机房内部影响服务器运行。 1.1.4 进入机房后如何维护具体服务器? 正常情况机房的温度比较低(具体见附录),而且

神舟K650c i7(W350STQ)上成功装好Mac OS X 10.9,兼谈如何安装WinXP、7、8.1、OSX、Ubuntu五系统(Chameleon、MBR)

折月煮酒 提交于 2020-01-12 16:53:54
作者: zyl910   参考教程—— http://bbs.pcbeta.com/viewthread-1432534-1-4.html 笔记本SNB和IVY平台Win7/Win8/Win8.1安装OS X Mavericks懒人版通用教程   根据该文的操作步骤,顺利时略写,遇到问题或需要补充时才详细叙述。   教程贴外所用的软件、驱动—— http://pan.baidu.com/s/1i3HpnHr   硬件配置—— 型号:神舟K650c-i7 D2 磨具:Clevo W350STQ 主板:Intel HM87 CPU:Intel Core i7-4700MQ 核芯显卡:Intel HD Graphics 4600 独立显卡:NVIDIA GeForce GTX 765M(无解) 声卡:VIA VT1802P 有线网卡:Realtek RTL8168/8111 PCI-E Gigabit Ethernet Adapter 无线网卡:Realtek RTL8723AE 802.11n PCI-E Wireless Network Adapter(无解) 摄像头:BisonCam, NB Pro 内存:8GB (DDR3-1600 DDR3 SDRAM) 硬盘:ST1000LM ST1000LM024 HN-M SCSI Disk Device (1000 GB, 5400

linux添加硬盘分区挂载教程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20-01-12 12:40:45
基本步骤:分区——格式化——挂载——写入文件 1、首先用fdisk -l命令查看添加的硬盘名称,可以看到sdb为新增的硬盘 [root@oracle ~]# fdisk -l Disk /dev/sdb: 21.5 GB, 2147483648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2610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00000 Disk /dev/sda: 21.5 GB, 2147483648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2610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