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

服务器运维常见的故障及其解决办法

吃可爱长大的小学妹 提交于 2020-02-11 02:39:52
进入信息时代,各种行业对数据的安全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服务器故障问题,虽然能够接到服务器厂商的支持,但是往往耗时耗工,特别是有些不能够立即判断和解决的问题,造成了企业不必要的损失,下面是针对一些常见的服务器故障现象和解决方法,以便更好的更快的进行故障处理和排查。 01 服务器常见故障及现象 有关服务器无法启动的主要原因 : ①市电或电源线故障(断电或接触不良) ②电源或电源模组故障 ③内存故障(一般伴有报警声) ④CPU故障(一般也会有报警声) ⑤主板故障 ⑥其它插卡造成中断冲突 02 服务器无法启动 ①检查电源线和各种I/O接线是否连接正常。 ②检查连接电源线后主板是否加电。 ③将服务器设为最小配置(只接单颗cpu,最少的内存,只连接显示器和键盘)直接短接主板开关跳线,看看是否能够启动。 ④检查电源,将所有的电源接口拔下,将电源的主板供电口的绿线和黑线短接,看看电源是否启动。 ⑤如果判断电源正常,则需要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替换法是在最小化配置下先由最容易替换的配件开始替换(内存、cpu、主板) 03 系统频繁重启 造成系统频繁重启的原因: ①电源故障(替换法判断解决) ②内存故障(可从BIOS错误报告中查出) ③网络端口数据流量过大(工作压力过大) ④软件故障(更新或重装操作系统解决) 04 服务器死机故障判断处理 服务器死机故障比较难以判断

hadoop 集群调优实践总结

不问归期 提交于 2020-02-10 03:12:37
调优概述 # 几乎在很多场景,MapRdeuce或者说分布式架构,都会在IO受限,硬盘或者网络读取数据遇到瓶颈.处理数据瓶颈CPU受限.大量的硬盘读写数据是海量数据分析常见情况. IO受限例子: 索引 分组 数据倒入导出 数据移动和转换 CPU受限例子: 聚类/分类 复杂的文本挖掘 特征提取 用户画像 自然语言处理 我们需要从硬件规划和软件规划等多方面结合实现性能和效率的提升。 硬件规划 # 评估集群规模 # 我们需要搭建多少节点的hadoop集群?回答这个问题考虑的因素比较多:预算?数据量?计算资源? 需要多少计算资源可能不是特别好评估,推荐横向扩展,随业务规模和应用发展再考虑扩展。开始可以就按照数据量来评估数据规模,估计一下每天的数据增量?保存数据的周期是多少?有没有冷数据方案? 假设每天增长的数据为600G、3备份存储,以一年规划为例,大概存储为600G 3 360天=633T, 再考虑增加%20的预留,考虑未来数据增长的趋势,考虑应用计算等空间需求。为节省空间可考虑压缩存储(大概可以节省70%空间)。 同时考虑一定冗余量,如果集群一部分节点不可用也要保证业务正常使用(根据集群规模评估冗余比例)。 然后结合节点硬件规划和预算,确定集群规模。假如我们需要650T存储,可以采用30台12 x 2TB的存储配置或者 60台6 x 2TB配置,但是节点数量翻翻

操作系统9:大容量存储结构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20-02-09 23:27:33
大容量存储结构 这一章主要关注于磁盘的管理 硬盘转速快,读写就快 注意硬盘的转速说的是每分钟 计算机与外存的连接方式: DAS就是磁盘直接和本地连接 而NAS和SAN是非常常见的两种网络存储方式 NAS与SAN NAS: SAN: SAN是一个硬件设备 作者:LSI Chin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35605/answer/2745492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DAS即直接连接存储(Direct Attached Storage),NAS即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SAN即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 DAS是指将外置存储通设备通过SCSI或FC接口直接连接到应用服务器上,存储设备是整个服务器结构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和操作系统往往都未分离。 SAN是通过光纤交换机连接存储阵列和服务器,建立专用数据存储的存储私网。 NAS采用网络技术(TCP/IP、ATM、FDDI),通过网络交换机连接存储系统和服务器主机来建立存储私网。其主要特征是把存储设备、网络接口和以太网技术集成在一起,直接通过以太网网络存取数据。也就是把存储功能从通用文件服务器中分离出来。 三种模式中,DAS模式最简单

Linux磁盘分区工具的使用

别等时光非礼了梦想. 提交于 2020-02-09 15:32:14
----------fdisk分区工具---------- 一、.下面来介绍fdisk分区工具的命令格式: fdisk是传统的Linux硬盘分区工具,也是Linux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硬盘分区工具之一,它的命令格式如下: 其中常用命令选项的说明如下: -b sectorsize: 定义磁盘扇区的大小,有效值包括512、1024和2048,这个选项只对老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有效。 -C cyls: 定义磁盘的柱面数,一般情况不需要对它进行定义,使用默认的就好。 -H heads: 定义分区表所使用的磁盘的碰头数,一般为255或16。 -S sects: 定义每条磁道的扇区数,一般为63。 -l :这是最常用到的一个命令选项,它是显示指定磁盘设备的分区表信息,例如查看/dev/sdb1这个磁盘设备的分区表信息就是:fdisk -l /dev/sdb1 -u :在显示分区表时,以扇区代替柱面作为显示的单位 -s partition: 在标准输出中以block为单位显示分区的大小。 -v :显示fdisk的版本信息。 device:就是磁盘的设备名称,IDE类型的磁盘设备名为[dev/hd[a-h]];而SCSI或SATA类型的磁盘设备名为[dev/sd[a-p]]。 假如我要查看我电脑上的第一块磁盘的分区表信息(呵呵,我就一块硬盘)可以使用如下命令:fdisk -l /dev/sda

[转帖]昭和电工搞定新一代HAMR碟片:硬盘容量可达80TB

徘徊边缘 提交于 2020-02-09 14:46:00
http://news.mydrivers.com/1/670/670939.htm    大家经常埋怨希捷、西数的硬盘容量提升速度太慢,新的存储技术宣传了很多年就是不能量产,但其实很大程度上,他们也不能完全说了算,因为硬盘容量取决于单碟容量和存储密度,而这些核心技术掌握在极少数企业手中,就像Intel等半导体巨头的光刻机其实都来自荷兰阿斯麦(ASML)。 作为全球最大的硬盘碟片独立制造商,日本昭和电工(Showa Denko K.K./SDK)宣布,已经完成开发下一代HAMR(热辅助磁记录)存储碟片,采用了全新的磁性薄膜,晶粒尺寸也大大缩小,从而进一步提升存储密度,最终可以让3.5寸机械硬盘做到70TB乃至是80TB。 据悉, 昭和电工的HAMR硬盘碟片由铝、薄膜组成,后者基于铁-铂(Fe-Pt)合金,并使用了全新结构的磁层,加入新的介质温控层,最终将介质的磁矫顽力(cmagnetic oercivity)提升了几个数量级,从而大大提升存储密度和容量。 昭和电工新碟片的微观俯视图 昭和电工新碟片的微观侧视图 随着机械硬盘存储密度的提升,用来存储数据的晶粒(crystal grain)已经变得极其微小,很容易磁化,但是单独磁场特性的强度也大大降低,从而导致有害的磁轨间干扰,磁头很难准确读写数据。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HAMR、MAMR(微波辅助磁记录)、ePMR(能量辅助垂直记录

Linux inode 之我见

时光总嘲笑我的痴心妄想 提交于 2020-02-09 11:11:14
Linux硬盘组织方式为:引导区、超级块(superblock),索引结点(inode),数据块(datablock),目录块(diredtory block).其中超级块中包含了关于该硬盘或分区上的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如文件系统的大小等;超级块后面的数据结构是索引结点,它包含了针对某一个具体文件的几乎全部信息,如文件的存取权限、所有者、大小、建立时间以及对应的目录块和数据块等;数据块是真正存储文件内容的位置.但是索引结点中不包括文件的名字,文件名是放在目录块里的.目录块里包含有文件的名字以及此文件的索引结点编号 硬盘盘片为圆形,每个硬盘盘片都有一个可以读写的磁头(Head),将这个磁头固定,使硬盘盘片旋转一周,所走轨迹就是磁道(Track)。硬盘内所有盘片的相同磁道号的集合成为磁柱(Cylinder)。每一磁道被划分成许多区域,每个区域叫一个扇区(Sector)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硬盘的0磁道的第一个扇区称为MBR,它的大小是512字节,而这个区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pre-boot区(预启动区),占446字节;第二部分是Partition table区(分区表),占66个字节,该区相当于一个小程序,作用是判断哪个分区被标记为活动分区,然后去读取那个分区的启动区,并运行该区中的代码

ghost网络同传系统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20-02-09 02:28:51
  首先 . 我们做好一张母盘 . 并将操作系统目录里的 TEMP 目录里的东西 , 以及临时文件夹全部清空 . 之后将母盘系统备份到另外一块硬盘上 .   首先确认备份的系统有一个比较大的分区 . 并确认能装下你的硬盘备份 .   将准备好的另外一块硬盘挂在你做好的机器上 . 之后重新启动到 DOS 模式 , 启动 GHOST .   选择 LOCAL→DISK→TO IMAGE. 之后选择你的母盘 , 按回车  选择你你准备好的一个足够大的分区 给文件起个名字 .. 按回车 它会问你压缩方式 . 选 NO 是不压缩 .FAST 是快速压缩 .HIGH 是高压缩率 .   由于我选的都是 HIGH, 而且从来没出过什么问题 , 在这里也推荐你使用 . 因为 FAT32 格式分区最大只能识别 2G 的文件 . 所以每到达 2G 时候 , 会提示你会重新建立文件 . 好了 , 文件建立完了 , 我们该建立 GHOST 服务器了 . 启动 WINDOWS 打开 GHOSTSRV.EXE 文件 . 我们讲在后面提供下载 , 也可以在 GHOST 企业版里找到 . 之后   给服务器起一个名字 . 我起的名字是 shenzi 选择克隆客户端   之后选择你备份到另外一个硬盘的备份文件 .   点击 接受客户的按扭  好了 , 现在服务器已经进入接收状态了 . 之后到客户端 ,

C#.NET里面抽象类和接口有什么区别

橙三吉。 提交于 2020-02-08 20:38:09
1.面向接口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是什么关系 首先,面向接口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并不是平级的,它并不是比面向对象编程更先进的一种独立的编程思想,而是附属于面向对象思想体系,属于其一部分。或者说,它是面向对象编程体系中的思想精髓之一。 2.接口的本质 接口,在表面上是由几个没有主体代码的方法定义组成的集合体,有唯一的名称,可以被类或其他接口所实现(或者也可以说继承)。它在形式上可能是如下的样子: interface InterfaceName { void Method1(); void Method2(int para1); void Method3(string para2,string para3); } 那么,接口的本质是什么呢?或者说接口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视角考虑: 1)接口是一组规则的集合,它规定了实现本接口的类或接口必须拥有的一组规则。体现了自然界“如果你是……则必须能……”的理念。 例如,在自然界中,人都能吃饭,即“如果你是人,则必须能吃饭”。那么模拟到计算机程序中,就应该有一个IPerson(习惯上,接口名由“I”开头)接口,并有一个方法叫Eat(),然后我们规定,每一个表示“人”的类,必须实现IPerson接口,这就模拟了自然界“如果你是人,则必须能吃饭”这条规则。 从这里,我想各位也能看到些许面向对象思想的东西。面向对象思想的核心之一

接口与抽象类那点事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20-02-08 20:36:20
也谈接口和抽象类区别 好象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最近有个学生问我他们的区别,于是我就又想起这个话题。 有不少的文章在描述这两者,但好象都没有怎么从初学者的浅显角度来看。 其实这两者有很多相识之处,当然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要理解它们,应该先从面向对象思想开始。面向对象思想里面,最基本的就是封装,继承和多态。所谓封装,说的小,方法(函数)也就是对一种操作的封装,说的大,用类来描述一个具体的对象。 那么在面向对象程序中应该说对封装还有一层新的定义,即将类的描述抽象化,也就是说描述类的外貌而不去考虑它的实际。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抽象类,它必须被继承使用,描述的其实是一种继承关系,即"is a"的关系。类继承它,也就是说类拥有它所有抽象方法等,那么也就是类遵循了它所定义的规范。但是呢,这种规范是通过继承而来,类的发展必须依赖它的父类。 abstract class 工作 { abstract void 上班() } class 张三 : 工作 { } abstract class 工作 { abstract void 上班() } class 人: 工作 { } class 李四 : 人 { } 我们从这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张三和李四同样都遵循抽象工作的规范,都拥有上班这个方法,但是呢,他们的发展始终受到父类的影响。 当然,我这里只是从它们使用的角度来看,我们还能从他们设计角度度来看

完全用Linux工作

蓝咒 提交于 2020-02-08 10:35:31
GNU/Linux 不是每个人都想用的。如果你只需要处理一般的事务,打游戏,那么你不需要了解下面这些了。 我不是一个狂热的自由软件份子,虽然我很喜欢自由软件。这篇文章也不是用来推行自由软件运动的,虽然我觉得自由软件运动是非常好的。 这篇文章也不是用来比较 Linux 和 Windows 内核效率,文件系统,网络服务的。我现在是作为一个用户而不是一个开发者来说话的,我们的讨论是基于操作,应用层面的。是为了告诉大学里还不了解,或者不理解 UNIX 的科学工作者和大学生,UNIX 比 Windows 更适合用于科学研究工作,请大家理解 UNIX 的工作方式,不要用 Windows 的标准来要求 Linux,而要用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UNIX 的思想来武装自己。 我显然是反对在大学,特别是理工科专业推广 Windows 的。我也反对在对"娃娃"们的计算机启蒙教育中使用 Windows。因为 Windows 不论从技术上,经济上,思想风格上都是与我们培养高科技人才的目标格格不入的。Windows 的流行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爷爷一级的人当然已经不可救药,但是我们不应该让下一代继续走上歧途。 UNIX 不是计算机专家的专利 当我建议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人用 Linux 的时候,很多人说:"UNIX 是计算机系的人用的,我们不能理解。" "UNIX 是男孩用的,我们女孩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