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终端

跨平台技术演进及Flutter未来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19-12-02 14:38:21
一、移动跨平台技术演进 1. 引言 移动互联网发展十余年,伴随着 Android、iOS 等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移动端已逐步取代 PC 端,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正所谓“得移动端者得天下”,移动端已成为互联网领域最大的流量分发入口,一大批互联网公司正是在这大趋势下崛起。 2. 为什么需要跨平台技术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公司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将好想法快速落地、快速试错,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提升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保障产品快速试错并能快速迭代新功能,让新产品新功能以最快的速度同时抵达 Android、iOS 等多端用户。 众所周知,Android 应用采用 Java 或 Kotlin 编写,iOS 应用采用 Objective-C 或 Swift 编写,Web 端采用 HTML /CSS/JavaScript 编写。当需要开发支持多端的应用,每一端都需要独立研发、测试,一直到上线,以及后续的维护工作,工作量成倍增涨,势必延长研发周期。 为了解决多端独立开发的问题,跨平台技术便应运而生,各大互联网公司为此都投入大量人力,于是出现了各种跨平台技术框架, 面对移动领域的跨平台技术方案的层出不穷,又该如何做技术选型呢? 3. 移动端技术选型 作为移动端的跨端技术方案,所关注无外乎以下这4个方面:研发效率、动态性、多端一致性、性能体验。 研发效率:最大化代码复用

运维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智能运维(AIops)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19-12-02 14:15:06
近年来运维技术飞速发展,运维团队大多建设好了各种系统:虚拟化、容器化、持续集成等等。但是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些系统最终实现站点的高可用、高性能和高可扩展?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为了解决上述运维领域的问题,智能运维的呼声越来越高。 br/>在**日志易**产品总监饶琛琳(**@三斗室**)看来,目前国内智能运维发展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要想尽快在智能运维领域有所突破,首先要重点做好监控系统和告警系统,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快速监控和排障。 本文就将饶琛琳对智能运维发展的一些早期观点和看法整理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下运维未来的发展方向。 1、对国内运维领域现状的看法 简单来讲,目前国内运维界在自动化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就现阶段而言,自动化和监控两部分还是有一定距离。例如,你拿到了监控类的报警,可能不能立即清楚去做哪一项自动化的部署。如果能把自动化和监控这两部分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维的工作会更加便捷。 2、移动端和微服务给运维工作带来的挑战 在 PC 端的时代,运维的很多工作受限于浏览器,在运维人员拿不到用户端真实数据的情况下,大家普遍会去采购一些第三方服务,尝试获取终端数据。而在移动端时期,我们都有自己的客户端,可以把一些采点的逻辑放在自己的客户端里,然后获取到更准确、更真实的客户数据。相对于挑战来说,这其实是移动端带来的好处。 微服务的出现给运维工作带来一些难题。没有出现微服务之前

移动端常用设置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19-12-02 12:51:35
移动端常用设置 1、重置样式 *, ::before, ::after { margin: 0; padding: 0; /* 针对移动端 */ box-sizing: border-box; -webkit-box-sizing: border-box; /* 低版本主流浏览器兼容 */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点击高亮效果清除 */ } 2、设置字体 在PC端常用字体是Microsoft Yahei,而在移动端常用的是sans-serif; 如: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sans-serif'; 3、链接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去掉下划线 */ color: #333; /* 灰色 */ } 4、input,textarea的边框 input,textarea { outline: none; border: none; resize: none; /* 清除移动端输入框的样式 */ -webkit-appearance: none; } 5、表单 ul,ol { list-style: none; } 来源: https://blog.csdn.net/Liyunhao_haoge/article/details/102761335

跨平台技术演进及Flutter未来

≯℡__Kan透↙ 提交于 2019-12-02 11:21:26
引言 移动互联网发展十余年,伴随着 Android、iOS 等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移动端已逐步取代 PC 端,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正所谓“得移动端者得天下”,移动端已成为互联网领域最大的流量分发入口,一大批互联网公司正是在这大趋势下崛起。 为什么需要跨平台技术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公司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将好想法快速落地、快速试错,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提升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保障产品快速试错并能快速迭代新功能,让新产品新功能以最快的速度同时抵达 Android、iOS 等多端用户。 众所周知,Android 应用采用 Java 或 Kotlin 编写,iOS 应用采用 Objective-C 或 Swift 编写,Web 端采用 HTML /CSS/JavaScript 编写。当需要开发支持多端的应用,每一端都需要独立研发、测试,一直到上线,以及后续的维护工作,工作量成倍增涨,势必延长研发周期。 为了解决多端独立开发的问题,跨平台技术便应运而生,各大互联网公司为此都投入大量人力,于是出现了各种跨平台技术框架,面对移动领域的跨平台技术方案的层出不穷,又该如何做技术选型呢? 移动端技术选型 作为移动端的跨端技术方案,所关注无外乎以下这4个方面:研发效率、动态性、多端一致性、性能体验。 研发效率:最大化代码复用,减少多端差异的适配工作量,降低开发成本,专注业务开发,实现

开源一个安全帽佩戴检测数据集及预训练模型

不问归期 提交于 2019-12-02 10:38:47
公司一个同事介绍安全帽检查项目,看到github 资料比较少,就在网上收集一些相关的介绍 本文开源了一个安全帽佩戴检测数据集及预训练模型,该项目已上传至github, 点此链接 ,感觉有帮助的话请点star 。同时简要介绍下实践上如何完成一个端到端的目标检测任务。可以看下效果图: 同时该模型也可以做人头检测,效果如下: 一、背景介绍 最近几年深度学习的发展让很多计算机视觉任务落地成为可能,这些任务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比如工业安全,包含的任务如安全帽佩戴检测、高空坠物检测、异常事故检测(行人跌倒不起等)等等,这里以安全帽检测为例,简单介绍下如何完成一个端到端的任务,包括: 1. 业务场景分析 2. 数据收集、预处理及标注 3.算法设计及训练 4.模型转换及部署 二、业务场景分析 怎样定义“安全帽佩戴检测”这个问题呢?正常来看是需要判断行人头部区域有没有安全帽,比如有些做法是先用目标检测模型如SSD、Yolo系列及改进系列(各种加速版及适用移动端的网络)检测行人区域,然后再设计一个小的分类网络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安全帽。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比较简单: 一来,行人检测算是做的比较多的应用,数据集、算法都比较多; 二来,很多数据都是以监控视频的形式存在,标注的时候标注较粗粒度的区域即可,然后做分类。 不过这种做法的劣势也比较明显: 第一,这种做法并不是一个端到端的预测过程,显然要做到先检测出行人

移动端适配脚本神器之MetaHandler.js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19-12-02 05:07:01
本文转载于: 专业的前端网站 ➽ 移动端适配脚本神器之MetaHandler.js metahandler.js是控制viewport进行页面的缩放,再结合px单位进行实现移动端页面 用px实现的移动页面(宽度固定死的页面),引入metahandler.js框架 1、视口设置 width=640,是根据psd图来设置,有多宽设置多宽(设计图是640的设置64) 2、body设置宽度,是根据psd图来设置,有多宽设置多宽 3. metahandler.js里面参数的设置 调用自适应屏幕的功能函数,640是根据psd图来设置,有多宽设置多宽 opt.fixViewportWidth(640); 效果如下: demo: http://www.wozhuye.com/front/demo/MetaHandler.js/ 转载请注明: 前端录 »移动端适配脚本神器之MetaHandler.js 更多专业前端知识,请上 【猿2048】www.mk2048.com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qianduanwriter/p/11731207.html

GShang博客园主题2.0适配教程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19-12-02 03:36:39
之前发布过一次博客园主题分享,有部分园友比较感兴趣,于是自己使用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排版错位,信息混乱等各种问题,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我设计的主题不够规范,为此我自己不断改进和完善,重新设计了2.0版本的主题,这一次彻底解决了前面的问题,为园友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适配方法,具体操作请听我慢慢道来。 主题特色 本次新版本的主题,主要有两大特色: 美化和功能自定义互不影响 考虑到大多数园友可能只满足博客园提供的大部分功能,只是对界面有些不满意,因此主题提供了一套全新的CSS样式,将代码复制进去,你就可以完成最基础的美化了。 此外本主题在样式中设置了统一的颜色模板,其中包括主题色、辅助颜色、字体颜色等等,若要实现个性主题颜色,只需要修改对应的颜色模板即可全局适配。 移动端适配 为了在移动端也能愉快的逛博客,专门适配了手机移动端的样式。并且照顾到部分园友希望能够在移动端体验到和PC端一样的画面。这里我们做了两种适配方案,对于360以下的屏幕,自动适配成移动端画面;对于360以上(手机横屏时)画面自动切换成PC端画面。这样一来,基本上统一了博客的所有设备的样式。 自定义功能集中适配 对于一部分有改造欲望的园友,本主题提供了一些自定义的功能具体如下: 网页tab图标自定义 导航栏扩展 首页轮播 博文发布信息位置调整 侧边栏导航目录 公告栏个人信息美化 移动端底部导航栏 评论区头像显示

移动端兼容性问题解决方案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19-12-02 03:08:25
移动端兼容性问题解决方案 转 https://www.cnblogs.com/wu-web/p/7866963.html 1. IOS移动端click事件300ms的延迟响应 移动设备上的web网页是有300ms延迟的,玩玩会造成按钮点击延迟甚至是点击失效。这是由于区分单击事件和双击屏幕缩放的历史原因造成的, 2007年苹果发布首款iphone上IOS系统搭载的safari为了将适用于PC端上大屏幕的网页能比较好的展示在手机端上,使用了双击缩放(double tap to zoom)的方案,比如你在手机上用浏览器打开一个PC上的网页,你可能在看到页面内容虽然可以撑满整个屏幕,但是字体、图片都很小看不清,此时可以快速双击屏幕上的某一部分,你就能看清该部分放大后的内容,再次双击后能回到原始状态。 双击缩放是指用手指在屏幕上快速点击两次,iOS 自带的 Safari 浏览器会将网页缩放至原始比例。 原因就出在浏览器需要如何判断快速点击上,当用户在屏幕上单击某一个元素时候,例如跳转链接<a href="#"></a>,此处浏览器会先捕获该次单击,但浏览器不能决定用户是单纯要点击链接还是要双击该部分区域进行缩放操作,所以,捕获第一次单击后,浏览器会先Hold一段时间t,如果在t时间区间里用户未进行下一次点击,则浏览器会做单击跳转链接的处理,如果t时间里用户进行了第二次单击操作

业界 | Kirin 970完爆A11,但华为手机的真正利器是HiAI移动计算平台

跟風遠走 提交于 2019-12-02 01:59:15
9 月 2 日,德国柏林 IFA 2017 电子展上,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推出全球第一款手机端 AI 芯片 麒麟 970(Kirin 970) ,以芯、端、云协同发展战略积极部署移动端 AI 生态,在演讲中,描绘了一幅浩瀚未知而又令人芯驰神往的未来图景。 25 日,华为在北京召开媒体沟通会,华为 Fellow 艾伟对 Kirin 970 作了进一步的深度解读;十年来,从 K3V1 到 Kirin 970,华为芯片一路走来,坚守 SoC 策略,持续集成,异构创新;坚持用户体验优先,奋力实现从智能到智慧的转变。下文是机器之心对 Kirin 970 媒体沟通会的报道,希望读者对这颗「中国芯」有更多了解。 Mobile AI 如果说移动端 AI 革命已经兴起,那么华为 Kirin 970 无疑是打响了第一枪。华为把 Kirin 970 比做智能手机的「新大脑」,它是实现最终智能体验「Mobile AI=On-Device AI+Cloud-AI」的关键;有了 Kirin 970,华为的芯、端、云战略 才能免于空谈,并为后来的移动端 AI 生态布局打下坚实基础,形成商业闭环。 Kirin 970 CPU 采用 big.LITTLE 架构,内置 4 个用于处理重负载任务的 Cortex A73 核心,4 个 Cortex A53 核心,GPU 则为全新一代具有 12 个核心的

我想用手机测试自己写的web页面,该怎么做?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19-12-02 00:42:17
作者:不爱吃西红柿的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361845/answer/71674280 来源:知乎 一、IOS 移动端 (Safari开发者工具) 手机端:设置 → Safari → 高级 → Web 检查器 → 开。 mac端:Safari → 偏好设置 → 高级 → 在菜单栏中显示“开发”菜单。 在 OS X 中启动 Safari 之后,以 USB 电缆正常接入 iOS 设备,并在此移动设备上启动 Safari。此时点击计算机上的 Safari 菜单中的“开发”,可以看到有 iOS 设备的名称显示,其子菜单项即为移动设备上 Safari 的所有标签页,点击任意一个开始调试。 便捷,简单,还可以调试外壳包裹的浏览器如微信。 备注:顺便提一下,要调试不同版本的ios,可以进xcode 进行下载不同的系统包(当然是在没有设备的情况下,土豪略过) 二、安卓移动端 1、chrome 调试方法 首先确保手机上和PC机上装有最新版本的chrome浏览器,其次是将手机的开发者选项打开并允许调试,然后将数据线将两台设备连接起来。在PC机上打开chorme,输入chrome://inspect ,然后在手机上打开chrome,然后手机会弹框询问是否允许调试,当然确定啦。有时候手机锁屏会断开,请拔掉usb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