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存储

es监控的相关配置

ⅰ亾dé卋堺 提交于 2020-01-07 11:28:18
转载: https://www.jianshu.com/p/0c64f3c49dd6 为监控配置索引 索引模板 用于配置存储从建群收集的监视数据的索引。 你可以通过 _template API检索模板: curl -X GET "localhost:9200/_template/.monitoring-*" 默认情况下,该模板为监视索引配置一个碎片和一个副本。要覆盖默认设置,请添加您自己的模板:   1、将 template 模式设置为 .monitoring-* 。   2、将模板的 order 设置为 1 。这确保您的模板是在默认模板之后应用的,默认模板的 order 是 0 。   3、在 settings 部分指定 number_of_shards 和 number_of_replicas 。 例如,下面的模板将碎片的数量增加到5个,副本的数量增加到2个。 curl -X PUT "localhost:9200/_template/custom_monitoring"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d' {   "index_patterns": ".monitoring-*",   "order": 1,   "settings": {      "number_of_shards": 5,     "number_of

Linux 文件系统 -- inode 笔记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20-01-06 21:36:22
什么是 inode inode 的定义:Unix 文件系统中的一种数据结构,用来存储文件的元信息数据 文件在硬盘中的存储是以"块"(block)为单位的,常见的块大小是 4k 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文件则会存储在多个块中,那么如何快速访问到这些数据呢?答案就是 inode 在文件系统中,每个文件对象都对应着一个 inode,其中存储着常用的一些信息(所有者、创建时间、修改时间、文件权限、对应文件对象在系统中存储块的位置等等) 操作系统访问一个文件时分为三个步骤: 通过文件名找到对应的 inode 编号 通过 inode 编号访问对应文件对象的元信息 根据元信息找到文件对应的 block,读取数据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inode 实际上就是文件系统中的一种索引,便于管理文件以及快速访问数据 关于 inode 的一些细节 inode 的内容 POSIX 标准定义了 inode 所包含的信息: 以字节为单位表示的文件大小 设备ID,标识容纳该文件的设备 文件所有者的 User ID 文件的 Group ID 文件的模式(mode),确定了文件的类型,以及它的所有者、它的 group、其它用户访问此文件的权限 额外的系统与用户标志(flag),用来保护该文件 3 个时间戳,记录了 inode 自身被修改(ctime, inode change time)、文件内容被修改(mtime,

web前端 | 博客(二)登录功能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20-01-06 20:29:47
实现登录功能 创建用户集合,初始化用户 连接数据库 创建用户集合 初始化用户 为登录表单项设置请求地址,请求方式(GET方法会将参数放到地址栏中,不隐蔽,要用POST方法,它将参数放到消息体中,比较隐蔽)以及表单name属性 当用户点击登录按钮时,客户端验证用户是否填写了登录表单 如果其中一项没有输入,则阻止表单提交 服务器端请求接收参数,验证用户是否填写了登录表单(有时候客户端的js代码会被禁用,无法正确识别表单的准确性,故服务端的表单验证必不可少) 如果有一项没有输入,为客户端做出响应,阻止程序向下执行(例如,如果没有填写邮箱,则找不到该用户)(无论邮箱地址错误还是密码错误,一律提示两者都错,防止用户恶意猜出其他用户的账号密码) 根据邮箱地址查询用户信息 如果用户不存在,为客户端做出响应 如果用户存在,将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比对 比对成功,则用户登录成功 比对失败,则则用户登录失败 数据库 数据库连接 在model中新建connect.js和user.js,分别用于数据库连接和创建用户集合。 connect.js //连接数据库 //引入mongoose第三方模块,这个对象下面有个connect方法用户连接数据库 const mongoose = require ( 'mongoose' ) ; //连接数据库 mongoose . connect ( 'mongodb:/

为什么密码比字符串更喜欢char []?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20-01-06 16:43:32
在Swing中,密码字段具有 getPassword() (返回 char [] )方法,而不是通常的 getText() (返回 String )方法。 同样,我遇到了不使用 String 处理密码的建议。 为什么在密码方面 String 会对安全构成威胁? 使用 char[] 感觉很不方便。 #1楼 这些都是原因,应该选择一个 char [] 数组而不是 String 作为密码。 1. 由于字符串在Java中是不可变的,因此,如果您将密码存储为纯文本格式,它将在内存中可用,直到垃圾回收器将其清除为止,并且由于字符串在字符串池中用于可重用性,因此很有可能长时间保留在内存中,构成安全威胁。 由于有权访问内存转储的任何人都可以以明文形式找到密码,这是另一个原因,您应该始终使用加密密码而不是纯文本。 由于字符串是不可变的,因此无法更改字符串的内容,因为任何更改都会产生一个新的字符串,而如果使用char [],仍可以将所有元素设置为空白或零。 因此,将密码存储在字符数组中可以明显减轻窃取密码的安全风险。 2. Java本身建议使用JPasswordField的getPassword()方法,该方法返回char [],而不建议使用不赞成使用的getText()方法,该方法以明文形式返回密码,以说明安全性原因。 遵循Java团队的建议并遵守标准而不是违背标准是很好的。 3.

FLASH和EEPROM的最大区别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20-01-05 02:53:53
FLASH和EEPROM的最大区别是FLASH按扇区操作,EEPROM则按字节操作,二者寻址方法不同,存储单元的结构也不同,FLASH的电路结构较简单,同样容量占芯片面积较小,成本自然比EEPROM低,因而适合用作程序存储器,EEPROM则更多的用作非易失的数据存储器。当然用FLASH做数据存储器也行,但操作比EEPROM麻烦的多,所以更“人性化”的MCU设计会集成FLASH和EEPROM两种非易失性存储器,而廉价型设计往往只有FLASH,早期可电擦写型MCU则都是EEPRM结构,现在已基本上停产了。 至于那个“总工”说的话如果不是张一刀记错了的话,那是连基本概念都不对,只能说那个“总工”不但根本不懂芯片设计,就连MCU系统的基本结构都没掌握。在芯片的内电路中,FLASH和EEPROM不仅电路不同,地址空间也不同,操作方法和指令自然也不同,不论冯诺伊曼结构还是哈佛结构都是这样。技术上,程序存储器和非易失数据存储器都可以只用FALSH结构或EEPROM结构,甚至可以用“变通”的技术手段在程序存储区模拟“数据存储区”,但就算如此,概念上二者依然不同,这是基本常识问题。 没有严谨的工作精神,根本无法成为真正的技术高手。 现在的单片机,RAM主要是做运行时数据存储器,FLASH主要是程序存储器,EEPROM主要是用以在程序运行保存一些需要掉电不丢失的数据. 楼 上说的很好 另外,一些变量

三、Mysql 索引、锁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20-01-04 23:36:45
参考: 数据库两大神器【索引和锁】 InnoDB数据页结构 InnoDB记录存储结构 MySQL的索引 准备工作 到现在为止,MySQL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黑盒,我们只负责使用客户端发送请求并等待服务器返回结果,表中的数据到底存到了哪里?以什么格式存放的?MySQL是以什么方式来访问的这些数据?这些问题我们统统不知道 MySQL服务器上负责对表中数据的读取和写入工作的部分是存储引擎,而服务器又支持不同类型的存储引擎,比如InnoDB、MyISAM、Memory啥的,不同的存储引擎一般是由不同的人为实现不同的特性而开发的,真实数据在不同存储引擎中存放的格式一般是不同的,甚至有的存储引擎比如Memory都不用磁盘来存储数据,也就是说关闭服务器后表中的数据就消失了。由于InnoDB是MySQL默认的存储引擎,也是我们最常用到的存储引擎。 InnoDB页简介 InnoDB是一个 将表中的数据存储到磁盘上的存储引擎 ,所以即使关机后重启我们的数据还是存在的。而真正处理数据的过程是发生在内存中的,所以需要把磁盘中的数据加载到内存中,如果是处理写入或修改请求的话,还需要把内存中的内容刷新到磁盘上。而我们知道读写磁盘的速度非常慢,和内存读写差了几个数量级,所以当我们想从表中获取某些记录时,InnoDB存储引擎需要一条一条的把记录从磁盘上读出来么?不,那样会慢死,InnoDB采取的方式是:

Linux 文件系统 -- inode 笔记

心不动则不痛 提交于 2020-01-04 22:39:37
什么是 inode inode 的定义:Unix 文件系统中的一种数据结构,用来存储文件的元信息数据 文件在硬盘中的存储是以"块"(block)为单位的,常见的块大小是 4k 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文件则会存储在多个块中,那么如何快速访问到这些数据呢?答案就是 inode 在文件系统中,每个文件对象都对应着一个 inode,其中存储着常用的一些信息(所有者、创建时间、修改时间、文件权限、对应文件对象在系统中存储块的位置等等) 操作系统访问一个文件时分为三个步骤: 通过文件名找到对应的 inode 编号 通过 inode 编号访问对应文件对象的元信息 根据元信息找到文件对应的 block,读取数据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inode 实际上就是文件系统中的一种索引,便于管理文件以及快速访问数据 关于 inode 的一些细节 inode 的内容 POSIX 标准定义了 inode 所包含的信息: 以字节为单位表示的文件大小 设备ID,标识容纳该文件的设备 文件所有者的 User ID 文件的 Group ID 文件的模式(mode),确定了文件的类型,以及它的所有者、它的 group、其它用户访问此文件的权限 额外的系统与用户标志(flag),用来保护该文件 3 个时间戳,记录了 inode 自身被修改(ctime, inode change time)、文件内容被修改(mtime,

计算机系统大作业

孤者浪人 提交于 2020-01-04 14:03:39
#计算机系统大作业 题 目 程序人生-Hello’s P2P 专 业 软件工程 学   号 1183710227 班   级 1837102 学 生 孙兴博 指 导 教 师 史先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9年12月 摘 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目的、主要内容、方法、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结构式、图表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与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同时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论文内容主要是在预处理,编译,汇编,链接,进程管理,存储管理,和io管理等方面,对hello例程进行全面的系统级解释。 文章首先对源文件hello.c文件变为hello可执行文件的中的过程,以及产生的中间文件,来描述关于预处理,编译,汇编和链接的内容。再利用hello可执行文件执行过程中进程切换,内存分配情况和输入输出情况对有关于进程管理,存储时地址的管理,地址的映射和转换,Linux下的io管理方法接口等进行描述。 本文通过hello.c例程,对程序从源代码到可执行文件,再到被载入内存执行的过程,使用计算机系统的相关知识概念,进行解释。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编译,汇编,链接,进程,内存,shell,信号,cache; (摘要0分,缺失-1分,根据内容精彩称都酌情加分0-1分) 目 录 第1章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之HDFS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20-01-03 05:34:16
转自: https://blog.csdn.net/bingduanlbd/article/details/51914550#t24 1. 介绍 在现代的企业环境中,单机容量往往无法存储大量数据,需要跨机器存储。统一管理分布在集群上的文件系统称为分布式文件系统。而一旦在系统中,引入网络,就不可避免地引入了所有网络编程的复杂性,例如挑战之一是如果保证在节点不可用的时候数据不丢失。 传统的网络文件系统(NFS)虽然也称为分布式文件系统,但是其存在一些限制。由于NFS中,文件是存储在单机上,因此无法提供可靠性保证,当很多客户端同时访问NFS Server时,很容易造成服务器压力,造成性能瓶颈。另外如果要对NFS中的文件中进行操作,需要首先同步到本地,这些修改在同步到服务端之前,其他客户端是不可见的。某种程度上,NFS不是一种典型的分布式系统,虽然它的文件的确放在远端(单一)的服务器上面。 从NFS的协议栈可以看到,它事实上是一种VFS(操作系统对文件的一种抽象)实现。 HDFS,是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的简称,是Hadoop抽象文件系统的一种实现。Hadoop抽象文件系统可以与本地系统、Amazon S3等集成,甚至可以通过Web协议(webhsfs)来操作。HDFS的文件分布在集群机器上,同时提供副本进行容错及可靠性保证

Coursera: Internet History, Technology, and Security

北城余情 提交于 2020-01-01 14:31:51
课程网址:https://www.coursera.org/learn/internet-history 学习笔记: Week 1: History - Dawn of Early Computing (1940 - 1960) War Time Computing and Conmmunication — High Stakes Research in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 二战刺激了政府对各种科技的研究投入,由此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中就包括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为了解密德国的无线电情报,英国布莱切利园( Bletchley Park )内以艾伦·图灵( Alan Turing )为代表的跨学科( cross-disciplinary )团队为电子通信和计算(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ation )技术打下了基础。 — Alan Turing and Bletchley Park 在二战期间,布莱切利园是英国政府进行密码解读的主要场所,各行各业的上万名人员在此处工作,轴心国的密码与密码文件,都会送到那里进行解码。布莱切利园是最早的跨学科合作部门。 Bombe 是一台英国机械计算机,致敬波兰密码破译机 Bomba ,对破译德国 Enigma 密码机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 Bombe 可以模拟3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