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 的 Context 机制
转自https://blog.tonyseek.com/post/the-context-mechanism-of-flask/ Flask 的 Context 机制 2014 年 07 月 21 日 用过 Flask 做 Web 开发的同学应该不会不记得 App Context 和 Request Context 这两个名字——这两个 Context 算是 Flask 中比较特色的设计。 [1] 从一个 Flask App 读入配置并启动开始,就进入了 App Context,在其中我们可以访问配置文件、打开资源文件、通过路由规则反向构造 URL。 [2] 当一个请求进入开始被处理时,就进入了 Request Context,在其中我们可以访问请求携带的信息,比如 HTTP Method、表单域等。 [3] 所以,这两个 Context 也成了 Flask 框架复杂度比较集中的地方,对此有评价认为 Flask 的这种设计比 Django、Tornado 等框架的设计更为晦涩。 [4] 我不认同这种评价。对于一个 Web 应用来说,“应用” 和 “请求” 的两级上下文在理念上是现实存在的,如果理解了它们,那么使用 Flask 并不会晦涩;即使是使用 Django、Tornado,理解了它们的 Context 也非常有利于做比官网例子更多的事情(例如编写 Middle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