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目录

理解linux文件系统之inode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20-03-29 12:29:47
分享一篇关于linux文件系统inode讲解得比较清晰的文章~ inode 是一个重要概念,是理解Unix/ Linux 文件系统和硬盘储存的基础。 我觉得,理解inode,不仅有助于提高系统操作水平,还有助于体会Unix设计哲学,即如何把底层的复杂性抽象成一个简单概念,从而大大简化用户接口。 下面就是我的inode学习笔记,尽量保持简单。 =================================== 理解inode 作者:阮一峰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 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每一个文件都有对应的inode,里面包含了与该文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二、inode的内容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

Dos命令大全(1)

妖精的绣舞 提交于 2020-03-29 08:30:09
Dos命令大全(1) https://www.cnblogs.com/jokerjason/p/7505071.html MS DOS 命令大全一、基础命令 1 dir 无参数:查看当前所在目录的文件和文件夹。 /s:查看当前目录已经其所有子目录的文件和文件夹。 /a:查看包括隐含文件的所有文件。 /ah:只显示出隐含文件。 /w:以紧凑方式(一行显示5个文件)显示文件和文件夹。 /p:以分页方式(显示一页之后会自动暂停)显示。 |more:前面那个符号是“\”上面的那个,叫做重定向符号,就是把一个 命令的结果输出为另外一个命令的参数。more也是一个命令,dir /w |more 得到的结果和dir /w /p的结果是一样的。 其他的参数大家可以用:dir/?查看。 2 cd cd 目录名:进入特定的目录。如果看到有个目录显示为:abcdef ghi 就 输入:cdabcdef.ghi进入该目录。 cd\ 退回到根目录。 cd..退回到上一级目录。 3 md rd md 目录名:建立特定的文件夹。 (dos下面习惯叫目录,win下面习惯叫文 件夹。呵呵!) rd 目录名:删除特定的文件夹。 4 cls 清除屏幕。 5 copy copy 路径\文件名 路径\文件名 :把一个文件拷贝到另一个地方。 6 move move 路径\文件名 路径\文件名 :把一个文件移动(就是剪切+复制

nginx缓存cache的几种方式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20-03-29 07:05:45
官方详细参数: http://wiki.nginx.org/NginxHttpProxyModule 1、传统缓存之一(404) 这个办法是把nginx的404错误定向到后端,然后用proxy_store把后端返回的页面保存。 location / { root /home/html/;#主目录 expires 1d;#网页的过期时间 error_page 404 =200 /fetch$request_uri;#404定向到/fetch目录下 } location /fetch/ {#404定向到这里 internal;#指明这个目录不能在外部直接访问到 expires 1d;#网页的过期时间 alias /home/html/;#虚拟目录文件系统地址要和locaion /一致,proxy_store会将文件保存到这目录下 proxy_pass http://xok.la/ ;#后端upstream地址,/fetch同时是一个代理 proxy_set_header Accept-Encoding '';#让后端不要返回压缩(gzip或deflate)的内容,保存压缩后的内容会引发乱子。 proxy_store on;#指定nginx将代理返回的文件保存 proxy_temp_path /home/tmp;#临时目录,这个目录要和/home/html在同一个硬盘分区内 }

Python实现读取目录所有文件的文件名并保存到txt文件代码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20-03-29 04:21:20
import os def ListFilesToTxt(dir,file,wildcard,recursion): exts = wildcard.split(" ") files = os.listdir(dir) for name in files: fullname=os.path.join(dir,name) if(os.path.isdir(fullname) & recursion): ListFilesToTxt(fullname,file,wildcard,recursion) else: for ext in exts: if(name.endswith(ext)): file.write(name + "\n") break def Test(): dir="J:\\1" outfile="binaries.txt" wildcard = ".txt .exe .dll .lib" file = open(outfile,"w") if not file: print ("cannot open the file %s for writing" % outfile) ListFilesToTxt(dir,file,wildcard, 1) file.close() Test()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y01/p

yum配置与使用(很详细)

旧巷老猫 提交于 2020-03-29 03:59:49
yum的配置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配置/etc目录下的yum.conf文件,另外一种是在/etc/yum.repos.d目录下增加.repo文件。 一、yum的配置文件 $ cat /etc/yum.conf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xiaochaohuashengmi/archive/2011/10/09/2203916.html

python激活虚拟环境env报错: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env/Scripts/activate解决方案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20-03-28 18:57:26
一、问题描述 搭建接口自动化测试平台时执行一下命令激活虚拟环境报错: source env / Scripts / activate 二、出现原因 报错原因:因为python3.7 env目录下没有Scripts文件夹了,而activate文件放在bin目录下 三、解决方案 应该执行:source env /bin / activate 来激活虚拟环境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xmtx/p/12588649.html

模块与包

試著忘記壹切 提交于 2020-03-28 16:18:28
一、模块   1.为什么是模块?   一个模块就是一个包含了python定义和声明的文件,文件名就是模块名字加上.py的后缀。   2.为何要使用模块?   如果你退出python解释器然后重新进入,那么你之前定义的函数或者变量都将丢失,因此我们通常将程序写到文件中以便永久保存下来,需要时就通过python test.py方式去执行,此时test.py被称为脚本script。   随着程序的发展,功能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管理,我们通常将程序分成一个个的文件,这样做程序的结构更清晰,方便管理。这时我们不仅仅可以把这些文件当做脚本去执行,还可以把他们当做模块来导入到其他的模块中,实现了功能的重复利用   3.如何使用模块?   3.1 import #spam.py print('from the spam.py') money=1000 def read1(): print('spam->read1->money',1000) def read2(): print('spam->read2 calling read') read1() def change(): global money money=0   3.1.1 模块可以包含可执行的语句和函数的定义,这些语句的目的是初始化模块,它们只在模块名第一次遇到导入import语句时才执行(import语句是可以在程序中的任意位置使用的

Centos7学习记录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20-03-28 11:27:41
。、图形桌面与命令桌面手动切换方式 系统部署完成后可以切换到命令行界面:打开一个SHELL窗口运行 init 3 即可进入命令行界面。恢复图形用init 5 更改模式命令: l systemctl set-default graphical.target由命令行模式更改为图形界面模式 systemctl set-default multi-user.target由图形界面模式更改为命令行模式 关机命令 如果要关机,必须保证当前系统中没有其他用户在登录系统。我们可以使用who命令查看是否还有其他人登录,或者使用命令ps -aux查看是否还有后台进程运行。shutdown,halt,poweroff都为关机的命令,我们可以使用命令man shutdown查看其帮助文档。例如,我们运行如下命令关机。 shutdown -h 10 #计算机将于10分钟后关闭,且会显示在登录用户的当前屏幕中 shutdown -h now #计算机会立刻关机 shutdown -h 22:22 #计算机会在这个时刻关机 shutdown -r now #计算机会立刻重启 shutdown -r +10 #计算机会将于10分钟后重启 reboot #重启 halt #关机 linux常用命令 文件处理命令-命令格式与目录处理 命令格式 命令 [-选项][参数] 中括弧代表可选。 Ls –la /etc

安装 GCC 编译器

你。 提交于 2020-03-28 04:40:58
2004年4月20日最新版本的GCC编译器3.4.0发布了。目前,GCC可以用来编译C/C++、FORTRAN、JAVA、OBJC、ADA等语言的程序,可根据需要选择安装支持的语言。GCC 3.4.0比以前版本更好地支持了C++标准。本文以在Redhat Linux上安装GCC3.4.0为例,介绍了GCC的安装过程。 安装之前,系统中必须要有cc或者gcc等编译器,并且是可用的,或者用环境变量CC指定系统上的编译器。如果系统上没有编译器,不能安装源代码形式的GCC 3.4.0。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以在网上找一个与你系统相适应的如RPM等二进制形式的GCC软件包来安装使用。本文介绍的是以源代码形式提供的GCC软件包的安装过程,软件包本身和其安装过程同样适用于其它Linux和Unix系统。 系统上原来的GCC编译器可能是把gcc等命令文件、库文件、头文件等分别存放到系统中的不同目录下的。与此不同,现在GCC建议我们将一个版本的GCC安装在一个单独的目录下。这样做的好处是将来不需要它的时候可以方便地删除整个目录即可(因为GCC没有uninstall功能);缺点是在安装完成后要做一些设置工作才能使编译器工作正常。在本文中我采用这个方案安装GCC 3.4.0,并且在安装完成后,仍然能够使用原来低版本的GCC编译器,即一个系统上可以同时存在并使用多个版本的GCC编译器。

git 忽略提交

寵の児 提交于 2020-03-28 04:38:41
在git中如果想忽略掉某个文件,不让这个文件提交到版本库中,可以使用修改 .gitignore 文件的方法。 git目录下新建一个.gitignore(window下使用git bash工具或者cmder等 touch .gitignore) 修改.gitignore 文件中的内容,规则如下: *.a # 忽略所有 .a 结尾的文件 !lib.a # 但 lib.a 除外 /TODO # 仅仅忽略项目根目录下的 TODO 文件,不包括 subdir/TODO build/ # 忽略 build/ 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doc/*.txt # 会忽略 doc/notes.txt 但不包括 doc/server/arch.txt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tangqiu/p/1013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