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端口

STP功能介绍

ⅰ亾dé卋堺 提交于 2019-12-06 03:28:40
生成树协议是IEEE 802.1D中定议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解决在网络的核心层构建冗余链路里产生的网络环路问题,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简称BPDU),通过采用STA生成树算法选举根桥、根端口和指定端口的方式,最终将网络形成一个树形结构的网络,其中,根端口、指定端口都处于转发状态,其他端口处于禁用状态。如果网络拓扑发生改变,将重新计算生成树拓扑。生成树协议的存在,既解决了核心层网络需要冗余链路的网络健壮性要求,又解决了因为冗余链路形成的物理环路导致“广播风暴”问题[2] 。 但是,由于协议机制本身的局限,STP保护速度慢(即使是1s的收敛速度也无法满足电信级的要求),如果在城域网内部运用STP技术,用户网络的动荡会引起运营商网络的动荡。在MSTP 组成环网中,由于SDH保护倒换时间比STP协议收敛时间快的多,系统采用依然是SDH MS-SPRING或SNCP,一般倒换时间在50ms以内。但测试时部分以太网业务的倒换时间为0或小于几个毫秒,原因是内部具有较大缓存。SDH保护倒换动作对MAC层是不可见的。这两个层次的保护可以协调工作,设置一定的“拖延时间”(hold-off),一般不会出现多次倒换问题。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sShirley/p/11960419.html

UDP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19-12-06 03:02:02
UDP 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 中文名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是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开放式系统互联 )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 传输层 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IETF RFC 768 [1] 是UDP的正式规范。UDP在IP报文的协议号是17。 UDP协议与 TCP 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在 OSI 模型中,两者都位于 传输层 ,处于IP协议的上一层。UDP有不提供数据包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进行排序的缺点,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是无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达的。UDP用来支持那些需要在 计算机 之间传输数据的网络应用。包括 网络视频会议 系统在内的众多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应用都需要使用UDP协议。UDP协议从问世至今已经被使用了很多年,虽然其最初的光彩已经被一些类似协议所掩盖,但即使在今天UDP仍然不失为一项非常实用和可行的网络传输层协议。 UDP是 OSI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主要用于不要求分组顺序到达的传输中,分组传输顺序的检查与排序由应用层完成 [4] ,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UDP 协议基本上是 IP协议 与上层协议的接口。UDP协议适用 端口 分别运行在同一台设备上的多个 应用程序 。 UDP提供了无连接通信

聚合链路

柔情痞子 提交于 2019-12-06 02:51:53
聚合链路 实现冗余网络和增加带宽 模式 至少要一个为主动才能建立通信,且标准相同 1、LACP 链路汇聚控制协议 基于IEEE802.3ad标准 a.active(主动) b.passive(被动) 2、pagp 端口聚集协议 思科私有的技术 a.desirable(主动) b.auto(被动) 3、on 单独模式 步骤: 1、创建通道 Switch(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1 2、进入6、7端口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0/6-7 3、加入通道1并设置模式为active(主动) Switch(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active 4、然后为另一端做同样的设置 如图: 查看 全局模式下 show interfaces etherchannel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huyunlong/p/11959119.html

单臂路由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19-12-06 02:49:24
实验: 图: 原本是交换机的两个端口连接两个路由器的端口但是这种做法并不现实 单臂路由: 两个不同的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实现相互通信 1、首先划分vlan 将交换机上连接路由器的端口设置为trunk Switch(config)#int f0/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2、为路由器添加两个子端口 分别为子端口添加ip(网关) 3、为子端口设置IP 在为子端口设置ip(网关)时就会提示需要先 对路由器的各种配置数据进行封装 也就是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10 这个命令 设置了之后才能设置IP地址 Router#show ip int brief //查看接口ip及状态信息 设置完成后两个网络的主机就可以通过路由器互相通信了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huyunlong/p/11959009.html

STP生成树协议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19-12-06 02:47:27
一、技术由来 在冗余网络的结构上,通过选择根网桥,根端口,指定端口,阻塞端口解决冗余网络带来的问题 冗余网络带来的问题: 1、MAC地址表不稳定 2、多帧复制 3、广播风暴 二、概念 1、根桥 1个网络有一个根桥 协商根桥: 第一步: 根据交换机的优先级,优先级越高,越成为根桥 第二步: 如果优先级一样,则根据MAC的大小,MAC地址越小,越成为根桥 2、根端口 连接根网桥为根端口 3、指定端口(FWD) 转发端口 4、阻塞端口(BLK) 根据到目标端口到根网桥的cost(开销值),开销越大就是阻塞端口 判断阻塞端口步骤: a.判断根网桥 b.根端口 c.指定端口 d.如果不是跟端口也不是指定端口就是阻塞端口 5、命令 1、查看生成树 Switch#show spanning-tree 例: Root ID是根桥的信息 Bridge ID是自己的信息 其中 Priority是优先级 Address是MAC地址 2、设置优先级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0 priority 4096 设置vlan10的数据在此交换机生成树协议优先级为4096 (数字越小,优先级越大) 3、直接设置 设置根桥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0 root primary 设置备份网桥 Switch(config)

CMD 命令大全

三世轮回 提交于 2019-12-06 02:40:32
CMD命令 cmd 是 command 的缩写.即 命令提示符 (CMD),是在OS / 2 , Windows CE与Windows NT平台为基础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2000和XP中, Vista中,和Server 2003 )下的“MS-DOS 方式”。中文版Windows XP 中的命令提示符进一步提高了与DOS 下操作命令的兼容性,用户可以在命令提示符直接输入中文调用文件。 命令作用 在9x系统下输入 command 就可以打开命令行.而在NT系统上可以输入 cmd 来打开,在windows2000后被cmd替代,利用CMD命令查询 系统 的信息或者是判断 网络 的好坏。 运行操作 CMD命令:开始->运行->键入cmd或 command (在命令行里可 以看到系统版本、文件系统版本) 命令大全 编辑 1. calc-----------启动计算器 2.certmgr.msc----证书管理实用程序 3.charmap--------启动 字符映射表 5. chkdsk.exe-----Chkdsk磁盘检查 6. ciadv.msc------索引服务程序 7. cleanmgr-------垃圾整理 8. cliconfg-------SQL SERVER 客户端网络实用程序 9. Clipbrd--------剪贴板查看器 10. cmd.exe ----

交换机的综合原理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19-12-06 02:32:21
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 网络拓扑结构 、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目前交换机还具备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对VLAN(虚拟局域网)的支持、对链路汇聚的支持,甚至有的还具有防火墙的功能。 学习: 以太网交换机 了解每一端口相连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地址同相应的端口映射起来存放在交换机缓存中的 MAC地址表 中。 转发/过滤:当一个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在 MAC地址表 中有映射时,它被转发到连接目的节点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如该数据帧为广播/组播帧则转发至所有端口)。 消除回路:当交换机包括一个冗余回路时, 以太网交换机 通过 生成树协议 避免回路的产生,同时允许存在后备路径。 交换机除了能够连接同种类型的网络之外,还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网络(如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之间起到互连作用。如今许多交换机都能够提供支持快速以太网或FDDI等的高速连接端口,用于连接网络中的其它交换机或者为带宽占用量大的关键服务器提供附加带宽。 一般来说,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用来连接一个独立的网段,但是有时为了提供更快的接入速度,我们可以把一些重要的网络计算机直接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上。这样,网络的关键服务器和重要用户就拥有更快的接入速度,支持更大的信息流量。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zydbk/p/11957233.html

交换机1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19-12-06 02:19:34
工作原理 交换机原理地址表 端口地址 表记录了端口下包含 主机 的MAC地址。端口地址表是交换机上电后自动建立的, 保存在RAM中,并且自动维护。 交换机隔离 冲突域 的原理是根据其端口地址表和转发决策决定的。 交换机原理转发决策 交换机的转发决策有三种操作:丢弃、转发和扩散。 丢弃:当本端口下的主机访问已知本端口下的主机时丢弃。 转发:当某端口下的主机访问已知某端口下的主机时转发。 扩散:当某端口下的 主机 访问未知端口下的主机时要扩散。 每个操作都要记录下发包端的MAC地址,以备其它主机的访问。 交换机原理生存期 生存期是端口地址列表中表项的寿命。每个表项在建立后开始进行倒计时,每次发送 数据都要刷新记时。对于长期不发送数据的主机,其MAC地址的表项在生存期结束时删除。 所以端口地址表记录的总是最活跃的主机的MAC地址。 (4)应该说交换机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交换机结构及组网方式,21世纪10年代以来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交换机作为网络中的纽带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简单的说,交换机就是将它与用户计算机相连就行了,完成各个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复杂来说,交换机针对在整个网络中的位置而言,一些高层交换机如 三层交换 、网管型的产品,在交换机结构方面就没这么简单了。 交换机原理三层交换机 通常,普通的交换机只工作在 数据链路层 上, 路由器 则工作在网络层

网络通信原理

眉间皱痕 提交于 2019-12-06 02:17:31
一 CS架构 C指的是client(客户端软件),S指的是Server(服务端软件),我们用socket 就是为了C/S架构软件的开发,实现服务端软件与客户端软件基于网络通信。 二 CS信息传输流程 1、客户端软件产生数据,存放于客户端软件的内存中,然后调用接口将自己内存中的数据发送/拷贝给操作系统内存 2、客户端操作系统收到数据后,按照客户端软件指定的规则(即协议)、调用网卡发送数据 3、网络传输数据 4、服务端软件调用系统接口,想要将数据从操作系统内存拷贝到自己的内存中 5、服务端操作系统收到4的指令后,使用与客户端相同的规则(即协议)从网卡接收到数据,然后拷贝给服务端软件 三 网络模型 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要有统一的连接标准才能够进行通信,这个标准称之为互联网协议,而网络就是物理链接介质+互联网协议。 按照功能不同,人们将互联网协议分为osi七层或tcp/ip五层或tcp/ip四层 每层运行的常见设备 四 tcp/ip五层模型详解 物理层 物理层功能:主要是基于电器特性发送高低电压(电信号),高电压对应数字1,低电压对应数字0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由来:单纯的电信号0和1没有任何意义,必须规定电信号多少位一组,每组什么意思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定义了电信号的分组方式 以太网协议: 数据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基于mac地址的广播方式实现数据传输,只能在局域网内广播

理解IP和端口

a 夏天 提交于 2019-12-06 02:12:24
IP地址是一个规定,现在使用的是IPv4,既由4个0-255之间的数字组成,在计算机内部存储时只需要4个字节即可。在计算机中,IP地址是分配给网卡的,每个网卡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如果一个计算机有多个网卡,则该台计算机则拥有多个不同的IP地址,在同一个网络内部,IP地址不能相同。IP地址的概念类似于电话号码、身份证这样的概念。由于IP地址不方便记忆,所以有专门创造了域名(Domain Name)的概念,其实就是给IP取一个字符的名字,例如163.com、sina.com等。IP和域名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果把IP地址类比成身份证号的话,那么域名就是你的姓名。 一台拥有IP地址的主机可以提供许多服务,比如Web服务、FTP服务、SMTP服务等,这些服务完全可以通过1个IP地址来实现。那么,主机是怎样区分不同的网络服务呢?显然不能只靠IP地址,因为IP 地址与网络服务的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实际上是通过“IP地址+端口号”来区分不同的服务的。 其实在网络中只能使用IP地址进行数据传输,所以在传输以前,需要把域名转换为IP,这个由称作DNS的服务器专门来完成。 所以在网络编程中,可以使用IP或域名来标识网络上的一台设备。 为了在一台设备上可以运行多个程序,人为的设计了端口(Port)的概念,类似的例子是公司内部的分机号码。规定一个设备有216个,也就是65536个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