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输协议

Java网络编程和NIO详解开篇:Java网络编程基础

≯℡__Kan透↙ 提交于 2019-11-28 07:08:26
微信公众号【Java技术江湖】一位阿里 Java 工程师的技术小站。(关注公众号后回复”Java“即可领取 Java基础、进阶、项目和架构师等免费学习资料,更有数据库、分布式、微服务等热门技术学习视频,内容丰富,兼顾原理和实践,另外也将赠送作者原创的Java学习指南、Java程序员面试指南等干货资源) 老曹眼中的网络编程基础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XMz5uAFSsPdg38bth2jAA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网络。网络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改变了你和我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整个世界。 然而,网络的无标度和小世界特性使得它又是复杂的,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以致于我们无法区分甚至无法描述。 对于一个码农而言,了解网络的基础知识可能还是从了解定义开始,认识OSI的七层协议模型,深入Socket内部,进而熟练地进行网络编程。 关于网络 关于网络,在词典中的定义是这样的: 在电的系统中,由若干元件组成的用来使电信号按一定要求传输的电路或这种电路的部分,叫网络。 作为一名从事过TMN开发的通信专业毕业生,固执地认为网络是从通信系统中诞生的。通信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传统的通信网络(即电话网络)是由传输、交换和终端三大部分组成,通信网络是指将各个孤立的设备进行物理连接,实现信息交换的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

Java网络编程和NIO详解开篇:Java网络编程基础

社会主义新天地 提交于 2019-11-28 06:34:29
> **微信公众号【Java技术江湖】一位阿里 Java 工程师的技术小站。(关注公众号后回复”Java“即可领取 Java基础、进阶、项目和架构师等免费学习资料,更有数据库、分布式、微服务等热门技术学习视频,内容丰富,兼顾原理和实践,另外也将赠送作者原创的Java学习指南、Java程序员面试指南等干货资源)** ![](https://img-blog.csdnimg.cn/20190808224450997.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type_ZmFuZ3poZW5naGVpdGk,shadow_10,text_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2E3MjQ4ODg=,size_16,color_FFFFFF,t_70)![cedde63ad8a94ece7aac37190ffe807d1cefc1c2](https://yqfile.alicdn.com/cedde63ad8a94ece7aac37190ffe807d1cefc1c2.png) ##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92007/201908/1092007-20190822234541301-1642670833.jpg)** ## 老曹眼中的网络编程基础 转自:https://mp

OSI七层协议与TCP/IP四层协议

南笙酒味 提交于 2019-11-28 01:40:38
物理层协议 : 负责0、1 比特流 (0/1序列)与电压的高低、逛的闪灭之间的转换。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只是说明标准。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 比特(bit) (注:bit和字节Byte,我们常说的1字节8位2进制即:1B=8bit)。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fddi令牌环网。 数据链路层协议 : 负责物理层面上的互联的、节点间的通信传输(例如一个以太网项链的2个节点之间的通信);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 帧(frame)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ARP、RARP、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网络层协议 : 将数据 传输到目标地址 ;目标地址可以使多个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而成的某一个地址,主要负责寻 找地址和路由选择 ,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 数据包(packet) 。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传输层协议 (核心层): 传输层是OSI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层,是唯一负责总体的数据传输和数据控制的一层;

OSI七层与TCP/IP五层网络架构详解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19-11-27 23:49:03
OSI和TCP/IP是很基础但又非常重要的网络基础知识 (1)OSI七层模型 OSI中的层 功能 TCP/IP协议族 应用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表示层 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 没有协议 会话层 解除或建立与别的接点的联系 没有协议 传输层 提供端对端的接口 TCP,UDP 网络层 为数据包选择路由 IP,ICMP,RIP,OSPF,BGP,IGMP 数据链路层 传输有地址的帧以及错误检测功能 SLIP,CSLIP,PPP,ARP,RARP,MTU 物理层 以二进制数据形式在物理媒体上传输数据 ISO2110,IEEE802,IEEE802.2 (2)TCP/IP五层模型的协议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中继器、集线器、还有我们通常说的双绞线也工作在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网桥(现已很少使用)、以太网交换机(二层交换机)、网卡(其实网卡是一半工作在物理层、一半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路由器 、三层 交换机 传输层:四层交换机、也有工作在四层的路由器 二、TCP/UDP协议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其中TCP提供IP环境下的数据可靠传输

协议-TCP:TCP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19-11-27 23:28:46
ylbtech-协议-TCP:TCP 传输控制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 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由IETF的RFC 793 定义。 TCP旨在适应支持多网络应用的 分层协议层次结构 。 连接到不同但互连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主计算机中的成对进程之间依靠TCP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TCP假设它可以从较低级别的协议获得简单的,可能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原则上,TCP应该能够在 从硬线连接到分组交换或电路交换网络 的 各种通信系统之上操作 。 1. 返回顶部 1、 中文名:传输控制协议 外文名: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应用层次:传输层 数据格式:字节流 工 作:与IP协议共同使用 服 务:由套接字端点获得 目录 1 简介 2 发展历程 3 主要功能 4 主要特点 5 首部格式 6 工作方式 ▪ 建立连接 ▪ 连接终止 7 可靠性实现 ▪ 可靠性 ▪ 重传策略 ▪ 窗口确认 ▪ 配置TCP 8 协议对比 2、 2. 返回顶部 1、 简介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是为了在不可靠的互联网络上 提供 可靠的端到端字节流 而专门设计的一个传输协议。 互联网络与单个网络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互联网络的不同部分可能有截然不同的

tcp/udp

人盡茶涼 提交于 2019-11-27 20:19:16
DP、TCP、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TCP首部格式、TCP可靠传输的实现、TCP流量控制、TCP的拥塞控制、TCP的连接管理这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运输层协议概述 1.进程之间的通信 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运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它属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 当两台主机使用网络的核心部分的功能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时候,只有位于边缘部分的主机的协议栈才有运输层,而网络核心的路由器在转发的时候只有用到下三层的功能。 image 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 两个主机进行通信实际上就是两个主机中的应用进程互相通信。 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又称为端到端的通信。 输层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复用和分用。应用层不同进程的报文通过不同的端口向下交到运输层,再往下就共用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运输层提供应用进程间的逻辑通信”。“逻辑通信”的意思是:运输层之间的通信好像是沿水平方向传送数据。但事实上这两个运输层之间并没有一条水平方向的物理连接。 image 运输层的主要功能: 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但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 运输层还要对收到的报文进行差错检测。 运输层需要有两种不同的运输协议,即面向连接的 TCP 和无连接的 UDP。 两种不同的运输协议: 运输层向高层用户屏蔽了下面网络核心的细节(如网络拓扑、所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等)

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协议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19-11-27 19:24:08
操作系统基础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注: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具体链接如下: http://www.cnblogs.com/wj-1314/p/8302269.html 网络通信原理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的网络协议   一台硬设有了操作系统,然后装上软件你就可以正常使用了,然而你也只能自己使用, 每个人都拥有一台自己的机器,然而彼此孤立,那么如何把每个人都联系在一起呢?   如果把计算机看成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人,那么连接两台计算机之间的internet实际上 就是一系列统一的标准,这些标准称之为互联网协议,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的协议, 总称为‘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uite). 互联网协议的功能:定义计算机如何接入internet,以及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通信的标准。    ——网络层次划分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七层协议和四层协议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19-11-27 19:09:58
   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完成中继功能的节点通常称为中继系统。一个设备工作在哪一层,关键看它工作时利用哪一层的数据头部信息。网桥工作时,是以MAC头部来决定转发端口的,因此显然它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具体说: 物理层:网卡,网线,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 数据链路层: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路由器 网关工作在第四层传输层及其以上   集线器是物理层设备,采用广播的形式来传输信息。   交换机就是用来进行报文交换的机器。多为链路层设备(二层交换机),能够进行 地址学习 ,采用 存储转发 的形式来交换报文.。   路由器的一个作用是 连通不同的网络 , 另一个作用是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 。选择通畅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减轻网络系统通信负荷,节约网络系统资源,提高网络系统畅通率。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内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则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地址表中。

HCNA --- 计算机网络基础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19-11-27 16:00:41
数据 是指以任何格式表示的信息,数据的格式需要信息的创建者和接收者提前达成共识。比如一幅图片可以抽象成由无数个像素组合在一起,再用其它方式表示一个像素,这样就能实现把一幅图片存储在存储介质上。常用的信息有文本、数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形式。 数据通信 是指两台设备之间通过线缆、传输设备等形式的传输介质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数据通信系统应该由报文、发送方、接收方、介质和协议五个部分组成。 报文 (message):报文是指通讯中的数据块。文本、数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信息被编码后,以报文的形式被传送。 发送方 (sender):发送方是指发送数据报文的设备。它可以是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手机等。 接收方 (receiver):接受方是指接收报文的设备。它可以是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手机、电视等。 介质 (medium):传输介质:是指信号传送的载体。局域网中常见的传输介质有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等。 协议 (protocol):协议是指管理数据通讯的一组规则。它表示通讯设备之间的一组约定。如果没有协议,即使两台设备可能在 物理上是连通的,也不能通讯。比如一个只能说汉语的人就无法被一个只能说英语的理解。 单工 :在单工模式(simplex mode)下,通讯是单方向的。两台设备只有一台能够发送,另一台则只能接收。键盘和显示器都是单工通讯设备。键盘只能用来输入

TCP/IP协议——TCP/IP协议栈及框架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19-11-27 12:29:58
TCP/IP 协议同 ISO/OSI 模型一样,也可以安排成栈形式。但这个栈不同于 ISO/OSI 版本,比 ISO/OSI 栈少,所以又称之为短栈。另外,需要知道的是: TCP/IP 协议栈只是许多支持 ISO/OSI 分层模型协议栈的一种,是一个具体的协议栈。 对于 TCP/IP 协议栈划分为几层更合适,多年来专家们一直未达成共识,大部分对 TCP/IP 协议栈的描述都假定它占据了协议结构的 4 到 5 个功能层。下面我们对这两种主流的分层方法分别进行描述。 1 基于 4 层的 TCP/IP 协议栈基本描述 基于 4 层的 TCP/IP 协议栈最具说服力的是:这一观点是由 TCP/IP 原始标准的创立者——美国国防部提出的,它与 ISO/OSI 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图 1 TCP/IP 协议栈层次结构与 ISO/OSI 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 如图 1 所示, TCP/IP 协议栈从低层开始,依次为网络存取层、 网络互连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具体描述如下: 1.1 网络存取层( Network Access Layer ) 网络存取层(又称网络层),位于 TCP/IP 协议栈的最低层 , 该层中的协议提供了数据传送的方法,使得系统可以通过连接的网络将数据传送到其它设备,并定义了如何利用网络来传送 IP 数据报。它基本上包括了 ISO/O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