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

linux下的网络编程接口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19-12-23 03:41:31
LINUX 网络编程接口 --------------------------------------------------------------------------- linux 支持的网络编程接口: UNIX: unix域套接字接口 INET: Internet地址族TCP/IP支持通信 AX25: AMATERUR RADIO X25 IPX: Novell IPX APPLETALK: Appletalk DDP x25: X25 linux的BSD套接口支持的套接口类型 流失:stream 数据报:DATAGRAM 原始: Raw 数据结构: struct sockaddr{ //这个结构中存储着套接字接口的地址信息 Unsigned short sa_family; //地址家族 char sa_data[14]; //14字节的地址信息 //sa_family的值很多。一般采用AF_INET //sa_data的值包括目标地址和端口 } struct sockaddr_in{ short int sin_family; //address family unsignet short int sin_port; //port number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internet address unsigned char sin

Python-网络编程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19-12-23 03:17:17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 服务端提供服务 客户端请求服务 套接字:通信端点 套接字是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它体现了“通信端点”的概念。 在任何类型的通信开始之前,网络应用程序必须创建套接字。 可以将它们比作电话插孔,没有它将无法进行通信。 Python 中的网络编程 socket()模块函数 要创建套接字,必须使用 socket.socket()函数,它一般的语法如下。 socket(socket_family, socket_type, protocol=0) socket_family 是 AF_UNIX 或 AF_INET socket_type 是 SOCK_STREAM或 SOCK_DGRAM protocol 通常省略,默认为 0 使用以下方式创建TCP/UDP套接字 from socket import *​TCPSock=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UDPSpck=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DGRAM) 套接字对象(内置)方法 常见的套接字对象方法和属性 名 称 描 述 服务器套接字方法 s.bind() 将地址(主机名、端口号对)绑定到套接字上 s.listen() 设置并启动 TCP 监听器 s.accept() 被动接受 TCP 客户端连接

Windows Socket 网络编程(二) —— 套接字编程原理[转自VC知识库]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19-12-23 02:16:19
一、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在TCP/IP网络中两个进程间的相互作用的主机模式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 model)。该模式的建立基于以下两点:1、非对等作用;2、通信完全是异步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在操作过程中采取的是主动请示方式: 首先服务器方要先启动,并根据请示提供相应服务:(过程如下) 1、打开一通信通道并告知本地主机,它愿意在某一个公认地址上接收客户请求。 2、等待客户请求到达该端口。 3、接收到重复服务请求,处理该请求并发送应答信号。 4、返回第二步,等待另一客户请求 5、关闭服务器。 客户方: 1、打开一通信通道,并连接到服务器所在主机的特定端口。 2、向服务器发送服务请求报文,等待并接收应答;继续提出请求…… 3、请求结束后关闭通信通道并终止。 二、基本套接字 为了更好说明套接字编程原理,给出几个基本的套接字,在以后的篇幅中会给出更详细的使用说明。 1、创建套接字——socket() 功能:使用前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 格式:SOCKET PASCAL FAR socket(int af,int type,int procotol); 参数:af: 通信发生的区域 type: 要建立的套接字类型 procotol: 使用的特定协议 2、指定本地地址——bind() 功能:将套接字地址与所创建的套接字号联系起来。 格式:int PASCAL FAR

vc 网络编程(socket)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19-12-22 16:54:48
在网上找了很多的资料,现将这些资料整合起来,详细介绍一下VC下的socket编程,并提供一个服务器客户端具体的实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原理部分 (个人觉得这篇写的可以,所以转与此,原文地址:http://dev.yesky.com/78/2683078.shtml)   在网络编程中最常用的方案便是Client/Server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在这种方案中客户应用程序向服务器程序请求服务。一个服务程序通常在一个众所周知的地址监听对服务的请求,也就是说,服务进程一 直处于休眠状态,直到一个客户向这个服务的地址提出了连接请求。在这个时刻,服务程序被"惊醒"并且为客户提供服务-对客户的请求作出适当的反应。    为了方便这种Client/Server模型的网络编程,90年代初,由Microsoft联合了其他几家公司共同制定了一套WINDOWS下的网络编 程接口,即Windows Sockets规范,它不是一种网络协议,而是一套开放的、支持多种协议的Windows下的网络编程接口。现在的Winsock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与协议 无关,你可以使用Winsock来调用多种协议的功能,但较常使用的是TCP/IP协议。Socket实际在计算机中提供了一个通信端口,可以通过这个端 口与任何一个具有Socket接口的计算机通信。应用程序在网络上传输,接收的信息都通过这个Socket接口来实现。

初识网络编程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19-12-22 11:39:21
引子 对于我们日常的编程,当我们需要在两个程序之间传递信息时可以使用一个程序将信息写入一个文件,再用另外一个程序从这个文件中读取信息就好了,可是如果两个程序不在一个电脑上是,我们这时候就需要引入网络编程才能实现以上功能,今天就说一下网络编程! 首先了解一下软件开发的架构: 我们了解的涉及到两个程序之间通讯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应用类:qq、微信、网盘、优酷这一类是属于需要安装的桌面应用 第二种是web类:比如百度、知乎、博客园等使用浏览器访问就可以直接使用的应用 这些应用的本质其实都是两个程序之间的通讯。而这两个分类又对应了两个软件开发的架构。 1.C/S架构 C/S即:Client与Server ,中文意思: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架构,这种架构也是从用户层面(也可以是物理层面)来划分的。 这里的客户端一般泛指客户端应用程序EXE,程序需要先安装后,才能运行在用户的电脑上,对用户的电脑操作系统环境依赖较大。 2.B/S架构 B/S即:Browser与Server,中文意思:浏览器端与服务器端架构,这种架构是从用户层面来划分的。 Browser浏览器,其实也是一种Client客户端,只是这个客户端不需要大家去安装什么应用程序,只需在浏览器上通过HTTP请求服务器端相关的资源(网页资源),客户端Browser浏览器就能进行增删改查。 我们已经了解了软件开发的架构

网络编程基础

放肆的年华 提交于 2019-12-22 08:25:12
软件开发的架构 两个程序之间的通讯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两种: 第一种是应用类: qq , 微信 , 网盘 , 优酷 , 这一类是属于需要安装的桌面应用 第二种shi web类: 比如百度 ,知乎, 博客园, 等使用浏览器访问就可以直接使用的应用 这些应用的本质其实都是连个程序之间的通讯,而这两个分类又对应了两个软件开发的架构 1 . C/S架构 C/S 即: Client与Server, 中文意思是: 客户端与服务端的架构, 这种架构也是从用户层面(也可以是物理层面)来划分的 这里的客户端一般泛指客户端应用程序EXE,程序需要先安装后,才能运行在用户的电脑上,对用户的电脑操作系统环境依赖较大。 2.B/S架构 B/S即: Browser与Server ,中文意思 :浏览器端与服务端架构,这种架构师从用户层面来划分的 Browser浏览器,其实也是一种Client客户端,只是这个客户端不需要大家去安装什么应用程序,只需在浏览器上通过HTTP请求服务器端相关的资源(网页资源),客户端Browser浏览器就能进行增删改查。 网络基础 网络基础 1.一个程序如何在网络上找到另一个程序?   首先,程序必须要启动,其次,必须有这台机器的地址,我们都知道我们人的地址大概就是国家\省\市\区\街道\楼\门牌号这样字。那么每一台联网的机器在网络上也有自己的地址,它的地址是怎么表示的呢?

MFC网络编程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19-12-22 03:34:47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学习套接字编程,下面就写写自己学习的一些相关知识,也算是学习笔记吧(这篇文章主要参考孙鑫老师的教学视频和相关文档)。 首先是关于WinSocket网络编程方面的: 一、套接字的类型: 主要有三类: 1、 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 主要提供面向连接、可靠地数据传输服务,数据能够无差错的无重复的发送,并且能够按顺序的进行接收, 主要基于TCP协议实现的 2、 数据报式套接字(SOCK_DGRAM), 主要提供无连接的服务,数据包能够独立的进行发送,不提供无错保证,数据可能会丢失或者重复,并且接收的顺序比较混乱,这种类型主要 基于UDP协议 实现的,所以这种类型的 即时性比较高 。(聊天通讯软件一般都是采用这种形式实现的) 3、原始套接字(SOCK_RAW),这种套接字一定要在root下使用,可以接受到本机网卡上的数据帧或者数据包,对于监听网络的流量和分析是很有作用的。 二、基于TCP(面向连接)socket编程的程序编写流程: 1、服务器端程序流程 a、创建套接字(socket)。 b、将套接字绑定到一个本地地址和端口上(bind)。 c、将套接字设为监听模式,准备接受客户请求(listen)。 d、等待客户请求到来;当请求到来后,接受连接请求,返回一个新的对应于此次连接的套接字(accept) e、用返回的套接字和客户端进行通信(send/recv

网络编程-echo服务器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19-12-22 03:30:20
代码: 1 #coding="utf-8" 2 #name=echo服务器 3 from socket import * 4 5 #1.创建套接字 6 udpSocket = socket(AF_INET,SOCK_DGRAM) 7 8 #2.绑定本地的相关信息 9 bindAddr = ("",7890) 10 udpSocket.bind(bindAddr) 11 12 13 num = 1 14 while True: 15 16 #3.等待接受对方发送的数据 17 recvDate = udpSocket.recvfrom(1024) 18 19 #4.将接受到的数据再发送给对方 20 udpSocket.sendto(recvDate[0],recvDate[1]) 21 22 #5.统计信息 23 print("已经将接受到的第%d个数据返回给对方,内容为:%s"%(num,recvDate[0])) 24 num+=1 25 26 #6.关闭套接字 27 udpSocket.close()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fjfan/p/10770970.html

JAVA 网络编程 TCP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19-12-22 01:39:25
TCP ket套接字 Socket套接字是基于TCP/IP协议的编程接口,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 应用程序通常通过Socket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应答网络请求。 ServerSocket类 JAVA中的网络编程是通过ServerSocket类和Socket类结合完成的。 ServerSocket类是应用在服务端的类,一般用来监听指定的端口并接收客服端的请求。 在服务端,由ServerSocket类负责实现服务器套接字。 ServerSocket对象监听指定的端口,端口是可以任意指定的。 注意:1024一下的端口为系统保留端口,因此不可以随意使用,应该使用大于1024的端口号,而且同一台主机上的同一个端口号只允许分配给一个特定的 ServerSocket类。 Socket类 Socket类表示套接字。使用Socket时,需要指定待链接服务器的IP地址及端口。 客户端创建Socket对象后,将马上向指定的IP地址及端口发起请求并且尝试连接。 服务端套接字就会创建新的套接字对象,时其与客户端套接字连接起来。 流程图 建立联系三次握手 终止联系进行四次握手 步骤 服务器: 1.创建套接字描述符(socket) 2.设置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需要转换为网络字节序的格式) 3.将套接字描述符绑定到服务器地址(bind) 4.将套接字描述符设置为监听套接字描述符(listen)

linux网络编程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19-12-21 18:13:11
网络互联促成TCP/IP协议的产生,它包括 用来检测网络传输中差错的传输控制协议TCP,专门负责对不同网络进行互联的互联网协议IP TCP/IP协议成为Internet中的世界语。 两类重要的体系结构: OSI与 TCP/IP OSI开放系统互联模型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它是个理想化的模型。 TCP/IP一共有四层 应用层 (Telnet、FTP、HTTP、DNS、SMTP等) 传输层 (TCP和UDP) 网络层 (IP、ICMP、IGMP) 网络接口和物理层 (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等) TCP与UDP 同为传输层协议,TCP有连接,可靠,UDP无连接,不可靠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能提供高可靠性通信(数据无误、数据无丢失、数据无失序、数据无重复到达的通信) 适用情况: 1.对于传输质量要求较高,以及传输大量数据的通信。 2.在需要可靠数据传输的场合,通常使用TCP协议 3.MSN/qq等几十通信软件的用户登录账户管理相关的功能通常采用TCP协议。 UDP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协议,在数据发送前,因为不需要进行连接,所以可以进行高效率的数据传输。 适用情况: 1.发送小尺寸数据 2.在接收到数据,给出应答交困难的网络中使用(无线网络) 3.适用于广播/组播通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