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命令

vi字符替换&Ubuntu卸载旧内核

北慕城南 提交于 2019-11-30 22:18:32
一、vi编辑器操作实现字符串替换: vi 中如何使用 :s 命令实现字串的替换. :s/str1/str2/ 用字串 str2 替换行中首次出现的字串 str1 :s/str1/str2/g 用字串 str2 替换行中所有出现的字串 str1 :.,$ s/str1/str2/g 用字串str2替换正文当前行到末尾所有出现的字符串str1 :1,$ s/str1/str2/g 用字串str2替换正文中所有出现的字串str1 :g/str1/s//str2/g 用字串str2替换正文中所有出现的字串str1 :%s/str1/str2/g 用字串str2替换正文中所有出现的字串str1 可见,g放在命令末尾,表示对搜索字串的每次出现进行替换;不加g,表示只对搜索字串的首次出现进行替换,g放在命令开头,表示对正文中所有包含搜索字串的行进行替换. 这是最近配置文件使用vi编辑器时遇到学习,所以在此备忘记录分享下 二、删除ubuntu旧内核操作: #dpkg -get selections|grep linux //查询确认ubuntu现已有的不同版本内核 #apt-get remove linux-images-2.26.27-7-generic //带有images的为内核版本号 #uname -a // 确认现在系统所使用的是哪个版本 #reboot //重启下电脑系统搞定

centos7.0查看IP

南笙酒味 提交于 2019-11-30 16:59:56
输入ip查询命名 ip addr 也可以输入 ifconfig(centOs7没有ifconfig命令)查看ip,但此命令会出现3个条目,centos的ip地址是ens33条目中的inet值。 发现 ens33 没有 inet 这个属性,那么就没法通过IP地址连接虚拟机。 接着来查看ens33网卡的配置: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注意vi后面加空格 vi是Linux内置的文本编辑器命令 打开文件的意思 从配置清单中可以发现 CentOS 7 默认是不启动网卡的(ONBOOT=no)。 把这一项改为YES(ONBOOT=yes), 然后按 Esc 退出 再出入命令 :wq 再按Enter即可 (备注 :wq 是保存然后退出的意思 后面会专门讲下vi) 然后重启网络服务: sudo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然后我们再输入 ip addr 命令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iangxiaobo/p/11605451.html

Git 常用命令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19-11-30 07:45:35
1、vi & vim 有两种工作模式: (1) 命令模式:接受、执行 vi & vim 操作命令的模式,打开文件后的默认模式; (2) 编辑模式:对打开的文件内容进行 增、删、改 操作的模式; #在编辑模式下按下 ESC 键,回退到命令模式。 2、创建、打开文件:$ vi [filename] (1)使用 vi 加 文件路径(或文件名)的模式打开文件,如果文件存在则打开现有文件,如果文件不存在则新建文件,并在终端最下面一行显示打开的是一个新文件。 (2)键盘输入字母 “i”或“Insert”键进入最常用的插入编辑模式。 3、保存文件: (1)在插入编辑模式下编辑文件。 (2)按下 “ESC” 键,退出编辑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3)在命令模式下键入"ZZ"或者":wq"保存修改并且退出 vi 。 (4)如果只想保存文件,则键入":w",回车后底行会提示写入操作结果,并保持停留在命令模式。 4、放弃所有文件修改: (1)放弃所有文件修改:按下 "ESC" 键进入命令模式,键入 ":q!" 回车后放弃修改并退出vi。 (2)放弃所有文件修改,但不退出 vi ,即回退到文件打开后最后一次保存操作的状态,继续进行文件操作:按下 "ESC" 键进入命令模式,键入 ":e!" ,回车后回到命令模式。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jc1212/p/11573089

Ubuntu Vi指令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19-11-30 05:52:30
Ubuntu在不更新源的情况下是没办法使用Vim指令的只能使用Vi指令 所有我也就记录了下来 vi / vim命令:    插入内容:     i: 插入光标前一个字符     I: 插入行首     a: 插入光标后一个字符     A: 插入行未     o: 向下新开一行,插入行首     O: 向上新开一行,插入行首   移动光标:      h: 左移     j: 下移     k: 上移     l: 右移     M: 光标移动到屏幕中间行     L: 光标移动到屏幕最后一行行首     G: 移动到指定行,行号 -G     w: 向后一次移动一个字     b: 向前一次移动一个字     {: 按段移动,上移     }: 按段移动,下移     Ctrl+d: 向下翻半屏     Ctrl+u: 向上翻半屏        Ctrl+f: 向下翻一屏     Ctrl+b: 向上翻一屏     gg: 光标移动文件开头     G: 光标移动到文件末尾   删除命令:     x: 删除光标后一个字符,相当于 Del     X: 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相当于 Backspace     dd: 删除光标所在行,n dd 删除指定的行数     D: 删除光标后本行所有内容,包含光标所在字符     d0: 删除光标前本行所有内容,不包含光标所在字符    

加载ubuntu的时候卡在‘SMBus Host Controller not enabled'错误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19-11-29 12:35:58
实验系统:ubuntu-16.04.6-server-amd64 我在VMware安装完这个系统后进入发现卡在了’SMBus Host Controller not enabled‘里,后来查过网络发现,需要禁止i2c_piix4驱动的加载,禁止需要编辑blacklist.conf: 方法如下: 1、在ubuntu开机时进入grub启动选项 2、选择Advanced options for Ubuntu 3、进入Ubuntu的恢复模式(recovery mode) 4、在Recovery Menu中选择root进入root shell 5、输入:mount -o remount,rw / (注:“,”号两边不加空格) 6、编辑blacklist.conf (路径:/etc/modprobe.d/blacklist.conf)(命令:vi /etc/modprobe.d/blacklist.conf) (!注意:在编辑文本前,请确定自己是否会使用vi,ubuntu的vi与centos、Redhat的vi有很多不同,若之前没用过ubuntu的vi,请在网上查询ubuntu的vi的使用方法) 7、在blacklist.conf的最后一行加上:blacklist intel_powerclamp 8、保存后重启即可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howielu/p

vi编辑器的使用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19-11-29 10:14:01
一、一般模式:    (一)光标移动命令:      字符: h或^h 向左移一个字符 j或^j或^n 向下移一行 k或^p 向上移一行 l或空格 向右移一个字符 字: w 移到下一个字的开头 W 移到下一个字的开头,忽略标点符号 b 移到前一个字的开头 B 移到前一个字的开头,忽略标点符号 e 移到下一个字的结尾 E 移到下一个字的结尾,忽略标点符号 句子: ( 移到句子的开头 ) 移到句子的结尾 段落: { 移到段落的开头 } 移到下一个段落的开头 屏幕: H 移到屏幕的第一行 M 移到屏幕的中间一行 L 移到屏幕的最后一行 整个文件: G 移到文件的最后一行 nG 移到文件的第n行 在当前行的操作: 0或| 移到当前行的第一列 n| 移到当前行的第n列 ^ 移到当前行的第一个非空字符 $ 移到当前行的最后一个字符 +或return 移到下一行的第一个字符 - 移到前一行的第一个非空字符    (二)剪切(删除)文本命令 命令 删除操作 x 删除光标处的字符,可以在x前加上需要删除的字符数目 nx 从当前光标处往后删除n个字符 X 删除光标前的字符,可以在X前加上需要删除的字符数目 nX 从当前光标处往前删除n个字符 dw 删至下一个字的开头 ndw 从当前光标处往后删除n个字 dG 删除行,直到文件结束 dd 删除整行 ndd 从当前行开始往后删除 db 删除光标前面的字

linux 常用命令

*爱你&永不变心* 提交于 2019-11-28 22:28:31
[200511/19]linux 常用命令 超级用户创建用户: adduser login-name (For RedHat) useradd -m login-name (For SuSE) 登陆多个终端会话:Ctrl+Alt+F2,(F2-F7 or F8,one computer can creat 7 or 8 virtual terminals) 可用who查看登陆多个虚拟终端后的效果,exit或logout或Ctrl+D 退出虚拟终端 两种主流图形桌面:GNOME(GNU Network Object Model Environment) KDE(Domon Desktop Environment) 端口:每个终端或监视器都通过一个与计算机端口连接的电缆连接到计算机上。端 口是计算机后面的一个物理位置。每个端口都有一个名称,它通常以tty开头,并加上一个数字构成,如tty4。通过网络连接的终端使用以pts命名的电子 端口或伪端口。当发出who命令后,shell将执行实用程序who ,who 将搜索特定的系统文件以确定每个用户的登陆名,端口和时间,然后实用程序who将这些信息按一定格式输出到屏幕。 查看日期:如 cal 9 99 和 cal 9 1999 是不一样的,前者将输出的是公元99年9月份的日期。后者输出的是1999年9月的日期。 shell命令构成

vi命令的使用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19-11-28 21:45:30
1)、 查找字符串 命令模式下输入“/字符串”,例如“/USER”,输入的时候无两边的引号,按n查找下一个 命令模式下输入“?字符串”,按n查找上一个 2)、 跳转到第一行 方法一::0或:1 方法二:连续两次g 3)、 跳转到最后一行 方法一:shift + g或G 方法二::$ 4)、 跳转当前行第一个字符 0 5)、 跳转当前行最后一个字符 shift + 4或 $ 6)、 跳转到第10行 10gg 或 :10 7)、 删除当前行 dd 8)、显示编号 :set nu 9)、 退出vi :w (保存当前文件) :w filename (将文件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 :wq (保存并退出vi) :wq filename(将正在编辑的文件保存为“filename”文件退出vi) :q (退出vi) :q! (不存盘强制退出vi) :x (相当于 :wq 的功能)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angxuyang/p/11427751.html

linux学习笔记1

拟墨画扇 提交于 2019-11-28 19:27:42
vi以后 如何退出界面 按 ESC 键,确定 vi 是否处于命令模式。 操作 键入 保存,但不退出vi :w 保存并退出vi :wq 退出vi,但不保存更改 :q! 用其他文件名保存 :w filename 在现有文件中保存并覆盖该文件 :w! filename 打开文件命令 sudo vim ~/.profile mkdir /usr/java 创建文件夹 ls 显示文件列表 chmod 777 jdk-6u45-linux-x64.bin 数字代表权限 ,修改文件权限 touch filename 创建文件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gkm/p/11422907.html

vi 常用命令

≯℡__Kan透↙ 提交于 2019-11-28 19:16:57
1. u 撤销命令 2. n 查找下一个,N查找上一个 3. ctrl+N,联想输入单词 4. v进入视图模式 5. :set hls 打开高亮 :set nohls 关闭高亮 6. p 光标后面粘贴 P 光标前面粘贴 7. d$删除当前光标到行尾 8. 按 % 可以查找配對的括號 )、]、} ** 輸入 :s/old/new/g 可以替換 old 為 new。** 1. 請將光標移動到本節中下面標記有 ---> 的那一行。 2. 輸入 :s/thee/the <回車> 。請注意該命令只改變光標所在行的第一個匹配 串。 3. 輸入 :s/thee/the/g 則是替換全行的匹配串。 ---> the best time to see thee flowers is in thee spring. 4. 要替換兩行之間出現的每個匹配串,請輸入 :#,#s/old/new/g (#,#代表的是 兩行的行號)。輸入 :%s/old/new/g 則是替換整個文件中的每個匹配串。 輸入 :! 然後緊隨著輸入一個外部命令可以執行該外部命令 ctrl+O 跳转到上一个视图位置 ctrl+i 跳转到上一个视图位置 [ [, 函数首花括号,向前 ] ], 函数首花括号,向后 o 在光标下一行开始插入模式 O 在光标上一行开始插入模式 r 替换单个单词 R 进入替换模式 :set ignore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