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识别

人脸识别开发套件中的在线版本与离线版人脸识别的区别及详解

强颜欢笑 提交于 2019-11-26 13:52:55
关于什么是在线版人脸识别与离线版人脸识别想便是一直困扰着大家的,他们的区别是,如何收费的,采用哪种更为合适今天宁远电子就将为你详细说明。 在线版 人脸识别技术是指在联网状态下,用户上传人脸图像至人脸识别系统供应商公有云服务器中完成图像识别工作,然后服务器再将人脸识别结果返回给用户,此时人脸图像一般会自动存储在公有云服务器中。目前企业选择在线 API 或在线 SDK 接口方式接入人脸识别系统,其实就是在线人脸识别技术。 离线人脸识别技术是指在离线状态下,用户上传的人脸图像不需要传输至人脸识别系统供应商公有云服务器中,在本地即可完成识别并返回识别结果。目前企业选择离线 SDK 接口方式接入人脸识别系统,其实就是离线人脸识别技术。 在线人脸识别与离线人脸识别技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网络条件:在线人脸识别需要联网才能实现,识别结果受网络条件影响;离线人脸识别在本地即可实现,识别结果完全不受网络影响。 2. 存储空间费用:在线人脸识别时人脸图像一般会存储在人脸识别系统供应商公有云服务器中,因此会产生一定的存储空间费用,而离线人脸识别则不会产生任何的人脸图像存储空间费用。 3. 人脸图像安全:在线人脸识别时存储在公有云服务器中的人脸图像可能会存在泄漏的风险,而离线人脸识别则不存在人脸图像泄漏的风险问题。 在线人脸识别与离线人脸识别的收费方式具体如下所示: 在线版人脸识别

图像识别——强大的低功耗嵌入式AI方案海思Hi3519AV100介绍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19-11-26 00:53:08
强大的低功耗嵌入式AI方案海思Hi3519AV100介绍 海思Hi3519AV100是2018年10月在北京安防展展会上第一次进入我们视线的,然后11月初北京一家公司委托我们先研究一下,并从代理拿到初始版本的SDK资料,本人认真看了芯片DATASHEET,当时发觉比公司主推的Hi3519V101+Intel Movidius Myriad 2 MA2450强大,就决定动手做这个芯片方案,为了降低风险,我们只能先出自己的V1.0版本开发板玩玩,等软件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调试SDK软件跑起来,我们才答应北京客户,进行Hi3519AV100项目定制。2019年1月底样机回来,能跑Hi3519AV100 的SDK程序,我们就立刻动手给北京客户定制Hi3519AV100的产品,反而本公司的对外销售的开发板没那么快出来,客户定制优先。本公司2019年3月份才对外出售Hi3519AV100方案的开发板,博客这边一直没多少时间来打理,去年写《图像识别VPU——易用的嵌入式AI支持深度学习平台介绍》里面介绍了Hi3559A这个更强悍的嵌入式AI平台,但是由于海思不对小公司开放SDK资源,我们就没必要这里详细介绍。 时间来到2019年6月,发觉这个上半年推出很多价格适中低功耗嵌入式AI方案,比较有代表性的: 英伟达的JETSON NANO (JETSON TX1的简化版本,注意是TX1的简化

图像识别VPU——易用的嵌入式AI支持深度学习平台介绍

久未见 提交于 2019-11-25 23:01:42
公司玩了大半年的嵌入式AI平台,现在产品进入量产模式,也接触了很多嵌入式方案,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本人不才,在这里介绍一下一款简单易用的嵌入式AI方案——Movidius Myriad 2 VPU(MA2450) 和 Myriad X VPU(MA2485)。这里本人重点提示:简单易用的嵌入式AI。现在好多家半导体厂商已经推出嵌入式AI平台,比如华为海思今年4月份发布的Hi3559A,这个样品超过100美金/片,集成寒武纪AI核(遗憾不是最新的版本,因为最近寒武纪又发布最新的AI版本,同时还集成大名鼎鼎Cadence的 4核DSP);赛灵思Xilinx的FPGA—— Zynq 7020,ZU2CG开发难度大,价格不菲,还有其他家的ARM+FPGA方案也不便宜,开发难度也不小;英伟达的GPU——JETSON TX2,TX2核心板英伟达自己生产,价格太贵,不适合产品小型化生产;TI 的TDA2x系列和DAVINCI系列最新的DM505,以及后续的版本,专注辅助驾驶ADAS,他的64bit浮点DSP C66X+EYE也支持深度学习(不要小瞧这个EYE,深度学习方面一个EYE可比2个C66X 浮点DSP还牛),不过功耗太高,软件资源也不好搞到,海掏买美国D3公司DEMO板价格不菲,而且没技术支持开发周期过长,价格也不便宜。鉴于本公司的资源(小公司),我们选择了Intel的Movidius

最新人脸识别技术方案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19-11-25 19:23:41
这两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脸识别已经逐渐成为了新时期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忘记密码了?没事儿,咱还可以“刷脸”!今天,小编将带大家了解一下最新的人脸识别技术,看看这项技术发展到哪一步了。 传统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可见光图像的人脸识别,人们也比较熟悉这样的识别方式。不过,这种方式的缺点其实非常明显,光线的限制性非常大,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解决光照问题的方案有三维图像人脸识别,和热成像人脸识别。但这两种技术还远不成熟,识别效果不尽人意。 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技术。它可以克服光线变化的影响,已经取得了卓越的识别性能,在精度、稳定性和速度方面的整体系统性能超过三维图像人脸识别。这项技术在近两三年发展迅速,使人脸识别技术逐渐走向实用化。 目前市场上有三种主流方案,它们分别是3D结构光方案(StructuredLight)、ToF3D方案(TimeOfFlight,时差测距技术)和双目立体成像方案(StereoSystem)。 3D结构光(StructuredLight) 3D结构光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近红外激光器,将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光线投射到被拍摄物体上,再由专门的红外摄像头进行采集。这种具备一定结构的光线,会因被摄物体的不同深度区域,而采集不同的图像相位信息,然后通过运算单元将这种结构的变化换算成深度信息,以此来获得三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