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docker命令总结(二)

家住魔仙堡 提交于 2020-02-26 04:10:35
上次只是给大家把命令的作用以及简单使用列出来了(大家可以查看: docker命令总结(一) ),那这篇文章会详细介绍每条命令的参数 ## search docker search:此命令是用来在仓库中查找docker镜像 语法: docker search 参数 镜像名称:tag(版本) 参数说明: --filter,-f:根据相关条件过滤输出 --format:使用Go模板进行漂亮的打印搜索 --limit:指定最大搜索结果,默认25个 --no-trunc:显示完整的镜像描述 --stars,-s:列出收藏数不小于指定值的镜像 --automated:仅显示自动构建的镜像 示例: 默认搜索 ubuntu@VM-101-242-ubuntu:~$ sudo docker search nginx NAME DESCRIPTION STARS OFFICIAL AUTOMATED nginx Official build of Nginx. 12438 jwilder/nginx-proxy Automated Nginx reverse proxy for docker con… 1713 richarvey/nginx-php-fpm Container running Nginx + PHP-FPM capable of… 750 linuxserver/nginx An

Java Custom Annotations Example

别来无恙 提交于 2020-02-26 03:35:57
In this tutorial, we will show you how to create two custom annotations – @Test and @TestInfo , to simulate a simple unit test framework. P.S This unit test example is inspired by this official Java annotation article . 1. @Test Annotation This @interface tells Java this is a custom annotation. Later, you can annotate it on method level like this @Test(enable=false) . Test.java package com . mkyong . test . core ; import java . lang . annotation . ElementType ; import java . lang . annotation . Retention ; import java . lang . annotation . RetentionPolicy ; import java . lang . annotation .

MongoDB用户管理

こ雲淡風輕ζ 提交于 2020-02-26 03:30:42
创建用户 语法: db.createUser( { user:<name_string>, #字符串 pwd:<password_strin>, #字符串 roles:[{role:<role_name>,db:<db_name>}] #数组 } ) 创建用户: > db.createUser( ... { ... user:"root", ... pwd:"admin", ... roles:[{role:"root",db:"admin"}] ... } ... ) 用户验证: > db.auth("root","admin") 1 查看用户: 删除用户 db.dropUser(<user_name>) #删除某个用户,授受字符串参数 db.dropAllUsers() #删除当前库的所有用户 查询所有用户 > db.getUsers() [ { "_id" : "admin.root", "user" : "root", "db" : "admin", "roles" : [ { "role" : "root", "db" : "admin" } ] }, { "_id" : "admin.sysadmin", "user" : "sysadmin", "db" : "admin", "roles" : [ { "role" : "root", "db" : "admin"

unittest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20-02-26 03:12:09
# import unittest # # todo # # class testhhh(unittest.TestCase): # # @classmethod # # todo:重要部分:类开始执行一次 # # def setUpClass(cls): # # print('开始') # # @classmethod # # todo:重要部分:类结束执行一次 # # def tearDownClass(cls): # # print('结束') # # def setUp(self): # # todo:重要部分:任意方法开始就执行一次 # # print('test___1') # # todo:重要部分:任意方法结束就执行一次 # # def tearDown(self): # # print('test___2') # # def test_1(self): # # print('hhuhuhuh') # # def test_2(self): # # print('seccc') # # if __name__ == '__main__': # # unittest.main() 来源: CSDN 作者: 青稞不是酒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636547/article/details/104448546

k8s数据持久化

我只是一个虾纸丫 提交于 2020-02-26 02:49:58
k8s数据持久化 Docker容器是有生命周期的,因此数据卷可以实现数据持久化 数据卷主要解决的问题: 数据持久性:当我们写入数据时,文件都是暂时性的存在,当容器崩溃后,host就会将这个容器杀死,然后重新从镜像创建容器,数据就会丢失 数据共享:在同一个Pod中运行容器,会存在共享文件的需求 存储类 (Storage class)是k8s资源类型的一种,它是有管理员为管理PV更加方便创建的一个逻辑组,可以按照存储系统的性能高低,或者综合服务质量,备份策略等分类。不过k8s本身不知道类别到底是什么,它这是作为一个描述。 存储类的好处之一就是支持PV的动态创建,当用户用到持久性存储时,不必再去提前创建PV,而是直接创建PVC就可以了,非常的方便。 存储类对象的名称很重要,并且出了名称之外,还有3个关键字段 Provisioner(供给方): 及提供了存储资源的存储系统。k8s内建有多重供给方,这些供给方的名字都以“kubernetes.io”为前缀。并且还可以自定义。 Parameters(参数):存储类使用参数描述要关联到的存储卷,注意不同的供给方参数也不同。 reclaimPolicy:PV的回收策略,可用值有Delete(默认)和Retain Volume: emptyDir(空目录): 使用情况比较少,一般只做临时使用,类似Docker数据 持久化的:docker

oracle同义词创建(synonym)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20-02-26 02:43:41
在现在的项目中会有很多接口,数据来源也可能是不同数据库或者是不同的用户下的表,给访问该表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同义词来简化。 同义词的语法是:CREATE [OR REPLACE] [PUBLIC] SYNONYM [ schema.] 同义词名称 FOR [ schema.] object [ @dblink ]; 创建同义词的时候还需要赋值相关的权限: 首先是:用sys账号给DM账号赋予CREATE SYNONYM的权限 GRANT CREATE SYNONYM TO user_temp; user_temp是你要建同义词的用户。 这个时候你创建同义词的时候,如果找不到你要管理的user_res用户下的表tableA。(注:要在user_temp用户下创建user_res用户下tableA表的同义词) 这个时候还需要一个权限就是user_temp用户select tableA的权限,这个时候是在user_res用户下赋值的 grant select on tableA to user_temp; 这样就可以在user_temp用户下创建同义词了 -- Create the synonym create or replace synonym tableA for user_res.tableA; 上面说的是再同一个数据库中,不同用户下创建同义词

Tomcat基本使用

我与影子孤独终老i 提交于 2020-02-26 02:42:52
安装 jdk安装 jdk下载地址: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index.html 1)解压并配置环境变量 #cd /usr/local/src/ #tar xf jdk-8u231-linux-x64.tar.gz #ln -s jdk1.8.0_231/ jdk #cat > /etc/profile.d/jdk.sh << EOF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src/jdk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jre/lib/rt.jar:\$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 export PATH=\$PATH:\$JAVA_HOME/bin EOF #source /etc/profile.d/jdk.sh 2)查看jdk版本 #java -version java version "1.8.0_231" Java(TM) SE Runtime Environment (build 1.8.0_231-b11) Java HotSpot(TM) 64-Bit Server VM (build 25.231-b11, mixed mode) tomcat安装 安装包下载地址

文本处理工具awk常用命令

心不动则不痛 提交于 2020-02-26 02:38:45
awk 其实是一门编程语言,它,支持条件判断、数组、循环等功能,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脚本语言解释器 它与grep、sed被linux称为"三剑客" 每个都有它的特长 grep 更适合单纯的去查找或者匹配文本 sed 更适合编辑匹配到的文本 awk 更适合格式化文本,对文本进行较复杂格式处理 一、AWK基础 awk的基本用法 格式 awk 动作 文件名/文件名/awk/动作 如果不指定任何参数直接使用awk 格式是这样的 awk '{print}' 文件 直接回输出整个文件,相当于shell中的cat命令 示例 [root@zhaocheng ~]# awk '{print}' echo.sh #!/bin/bash echo "shucai"\b"niunai" 取free -m文件的第3列,这样取的话,我们可以直接去使用free -m 先让它输出,然后通过管道再去取它的第三列,像取第三列的话,其实中间还是有分隔符的,也就是空格,不指定分隔符,默认将空格作为分隔符了 [root@zhaocheng ~]# free -m |awk '{print $3}' free 115 0 也可以去取多个列,以,分开,比如还是取free -m,取它的第2,3,4列 [root@zhaocheng ~]# free -m |awk '{print $2,$3,$4}' used free

Python开发【第二篇】:Python基本数据类型

£可爱£侵袭症+ 提交于 2020-02-26 02:31:54
运算符 一、数字运算 二、比较运算 三、赋值运算 四、逻辑运算 五、成员运算 基本数据类型 一、数字 int(整型)   在32位机器上,整数的位数为32位,取值范围为-2 31~2 31-1,即-2147483648~2147483647   在64位系统上,整数的位数为64位,取值范围为-2 63~2 63-1,即-9223372036854775808~9223372036854775807 - int 将字符串转换为数字 a = "123" print(type(a),a) b = int(a) print(type(b),b) num = "0011" v = int(num, base=16) print(v) - bit_lenght # 当前数字的二进制,至少用n位表示 r = age.bit_length() 二、字符串 字符串一旦创建,不可修改 一旦修改或者拼接,都会造成重新生成字符串 字符串常用功能 join split find strip upper lower replace # 1 首字母大写 # test = "aLex" # v = test.capitalize() # print(v) # 2 所有变小写,casefold更牛逼,很多未知的对相应变小写 # v1 = test.casefold() # print(v1) # v2 = test

Kubernetes之Ingress-nginx部署使用

馋奶兔 提交于 2020-02-26 02:27:05
博文大纲: 一、Ingress简介 1)Ingress组成 2)Ingress工作原理 3) Ingress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二、配置Ingress-nginx 1)搭建registry私有仓库 2)创建用于测试的Pod 2)创建tomcat服务及其service 3)确保以上资源对象成功创建 4)创建Ingress-controller资源对象 5)创建Ingress资源对象 6)为Ingress-controller资源对象创建一个service资源对象 7)创建基于虚拟主机的Ingress规则 三、配置HTTPS 一、Ingress简介 在Kubernetes中,服务和Pod的IP地址仅在集群内部网络内部使用,对于集群的应用是不可见的。 为了使外部的应用能够访问集群内的服务,在Kubernetes目前提供了以下几种方案: 1)NodePort 2)LoadBalancer 3)Ingress 1)Ingress组成 Ingress 是反向代理规则,用来规定 HTTP/S 请求应该被转发到哪个 Service 上,比如根据请求中不同的 Host 和 url 路径让请求落到不同的 Service 上; Ingress Controller 就是一个反向代理程序,它负责解析 Ingress 的反向代理规则,如果 Ingress 有增删改的变动,所有的 In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