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10分钟看懂深度残差收缩网络

百般思念 提交于 2020-02-29 22:56:30
深度残差网络ResNet获得了2016年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的最佳论文奖,目前在谷歌学术的引用量已高达38295次。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是深度残差网络的一种的改进版本,其实是深度残差网络、注意力机制和软阈值函数的集成。 在一定程度上,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的工作原理 ,可以理解为: 通过注意力机制注意到不重要的特征,通过软阈值函数将它们置为零;或者说,通过注意力机制注意到重要的特征,将它们保留下来 ,从而加强深度神经网络从含噪声信号中提取有用特征的能力。 1.为什么要提出深度残差收缩网络呢? 首先,在对样本进行分类的时候,样本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噪声 ,就像高斯噪声、粉色噪声、拉普拉斯噪声等。更广义地讲,样本中很可能包含着与当前分类任务无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也可以理解为噪声。这些噪声可能会对分类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软阈值化是许多信号降噪算法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举例来说,在马路边聊天的时候,聊天的声音里就可能会混杂车辆的鸣笛声、车轮声等等。当对这些声音信号进行语音识别的时候,识别效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鸣笛声、车轮声的影响。从深度学习的角度来讲,这些鸣笛声、车轮声所对应的特征,就应该在深度神经网络内部被删除掉,以避免对语音识别的效果造成影响。 其次,即使是同一个样本集,各个样本的噪声量也往往是不同的

linux中文件的特殊权限(SetUID/SetGID/SBIT)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20-02-29 22:44:30
1.SetUID 一.SetUID的功能 SetUID主要是给命令提供一个root权限,就是命令运行时拥有root用户权限,命令运行结束后root权限消失 1.只有执行的二进制程序才能设定SUID权限 2.命令执行者要对该程序有用x(执行)权限 3.命令执行者在执行该程序时获得该程序文件属主(所有者)的身份(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灵魂附体为文件的属主) 4.SetUID权限只在该程序执行过程中有效,也就是说身份改变只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有效. passwd passwd命令拥有SetUID权限,所以普通用户可以修改自己的密码 修改密码是向/etc/shadow写入数据的 但是/etc/shadow文件的权限是---------,只有root用户可以操作,普通用户连看都不可以 [root@izm5e2q95pbpe1hh0kkwoiz ~]# ll /etc/shadow ---------- 1 root root 1097 Dec 10 17:02 /etc/shadow 所以passwd命令拥有SetUID权限,让普通用户在修改自己密码的时候,短暂拥有root权限, 修改完密码之后,root权限也就没有了 passwd命令中其他组拥有的权限是r-x,普通用户划归在其他组中,对应上面第2条,命令执行者要对该程序有用x(执行)权限 [root@izm5e2q95pbpe1hh0kkwoiz

原型工具开发:基于主动学习的可追踪性自动化生成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20-02-29 20:13:07
数据集的下载地址: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A1342772/12200967 源代码下载地址: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A1342772/12201064 weka输入样式下载地址: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A1342772/12201111 1 构建数据集 对于给定项目中的源制品集 S1 和目标制品集 S2 ,可追踪性生成通常要求开发人员在 S1XS2 条可能追踪链中识别出有效追踪链。基于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AL) 的方法使用项目中已有的追踪链训练分类器,然后使用该分类器识别有效的追踪链。为了训练分类器,需要建立可以体现追踪链特性的训练特征,主要包括基于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IR )的特征和查询质量(Query Quality,QQ)特征。 (1)基于IR的特征 通过IR 技术可以捕获制品之间的文本相似度,并生成按照相似度排名的候选追踪链列表。可能追踪链在列表中的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有效性。因此,可能追踪链的排名可以作为第一组特征。 (2)QQ特征 QQ指标在之前的工作中被用于评估查询的质量,这些指标在之前的工作中被用于评估查询的质量。之所以使用这些指标是因为它们补充了基于IR 的特征

jenkins部署docker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20-02-29 20:00:02
1. 先在jenkins上配置拉取代码部分,需要在git上找到项目位置,直接复制url即可 http://192.168.0.161:3000/IT-Insurance/Back.Test-Walle 选择git的凭据 #不报错即可 2. 可以先跑一下jenkins,看看代码是否拉取正常,执行命令,编译打包 cd /root/.jenkins/workspace/test/thanos mvn package -PmakeAll -Dmaven.test.skip=true 3. 构建执行shell命令和编译打包放一起 cd /root/.jenkins/workspace/test/thanos/target scp thanos-0.0.1-SNAPSHOT.jar deploy@192.168.0.249:/opt/server/test/ 4. 在部署服务器上编写Dockerfile #docker search -s 10 centos查找镜像 docker pull docker.io/mamohr/centos-java拉取镜像 #Base umages 基础镜像 FROM docker.io/mamohr/centos-java ##MAINTAINER 维护者信息 MAINTAINER liutao #ADD ADD thanos-0.0.1-SNAPSHOT

Oracle 数据库导入导出 dmp文件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20-02-29 19:39:04
首先询问对方数据库的表空间名称和大小,然后在你的oracle中建立相应表空间,最后使用命令导入、导出数据。 补充: 1.要新建一个数据库; Oracle数据导入导出imp/exp就相当于oracle数据还原与备份。exp命令可 以把数据从远程数据库服务器导出到本地的dmp文件,imp命令可以把dmp文件从本 地导入到远处的数据库服务器中。 利用这个功能可以构建两个相同的数据库,一 个用来测试,一个用来正式使用。 例如:imp命令导入数据: imp username/password@SID file=XXX.dmp fromuser=XXX touser=XXX tables=(XXX,XXX) 其中,fromuser指对方数据库用户名,touser指你的数据库的用户名; fromuser若为多个表空间的话,使用()将其括起来:fromuser=(a,b); touser参数仿fromuser参数; 若只导入一部分表,使用tables参数,用()括起要导入的表;如果想全部导入,不需要指定tables参数 下面介绍的是导入导出的实例。 数据导出: 1 将数据库TEST完全导出,用户名system 密码manager 导出到D:\daochu.dmp中 exp system/manager@TEST file=d:\daochu.dmp full=y 2

正式学习linux-6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20-02-29 16:30:08
1.文件的特殊权限 我们知道一个文件或者目录可以分别设置所有者(u)、所有组(g)、其他用户(o)的读(r)、写(w)、执行(x)权限。为弥补一般权限不能实现的工程,就有了特殊权限。 SUID:可以让二进制程序的执行者临时拥有属主的权限(仅对拥有执行权限的二进制程序有效)。当设置过SUID权限后,所有者权限(rwx)则会变更成(rws).如果权限为(rw-),则赋予该特殊权限后,则会变成(rwS)。 SGID:让执行者临时拥有属组的权限(对拥有执行权限的二进制程序进行设置);在某个目录中创建的文件自动继承该目录的用户组(只可以对目录进行设置)。当设置过SGID权限后,所有组权限(rwx)则会变更成(rws).如果权限为(rw-),则赋予该特殊权限后,则会变成(rwS)。 SBIT:对设置该权限的目录,只允许该目录中文件的所有者删除。当目录被设置SBIT 特殊权限位后,原本有x 执行权限则会写成t,原本没有x 执行权限则会被写成T。 chmod命令用于更改文件或者目录的权限 [root@linuxprobe ~]# ls -al test -rw-rw-r--. 1 linuxprobe root 15 Feb 11 11:50 test [root@linuxprobe ~]# chmod 760 test [root@linuxprobe ~]# ls -l test

Java基础09常用类

你。 提交于 2020-02-29 14:54:14
一,string类 package com.atguigu.java; import org.junit.Test; /** * String的使用 * * @author shkstart * @create 2019 上午 10:26 */ public class StringTest { /* 结论: 1.常量与常量的拼接结果在常量池。且常量池中不会存在相同内容的常量。 2.只要其中有一个是变量,结果就在堆中。 3.如果拼接的结果调用intern()方法,返回值就在常量池中 */ @Test public void test4(){ String s1 = "javaEEhadoop"; String s2 = "javaEE"; String s3 = s2 + "hadoop"; System.out.println(s1 == s3);//false final String s4 = "javaEE";//s4:常量 String s5 = s4 + "hadoop"; System.out.println(s1 == s5);//true } @Test public void test3(){ String s1 = "javaEE"; String s2 = "hadoop"; String s3 = "javaEEhadoop"; String s4 =

Securi-Pi:使用树莓派作为安全跳板

吃可爱长大的小学妹 提交于 2020-02-29 14:31:10
近来我发现越来越多的网络环境开始屏蔽对外的常用端口比如 SMTP(端口 25),SSH(端口 22)之类的。当你走进一家咖啡馆然后想 SSH 到你的一台服务器上做点事情的时候发现端口 22 被屏蔽了是一件很烦的事情。 不过,我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有什么网络环境会把 HTTPS 给墙了(端口 443)。在稍微配置了一下家中的树莓派 2 之后,我成功地让自己通过接入树莓派的 443 端口充当跳板,从而让我在各种网络环境下都能连上想要的目标端口。简而言之,我把家中的树莓派设置成了一个 OpenVPN 的端点和 SSH 端点,同时也是一个 Apache 服务器,所有这些服务都监听在 443 端口上,以便可以限制我不想暴露的网络服务。 备注 此解决方案能搞定大多数有限制的网络环境,但有些防火墙会对外部流量调用 深度包检查 ,它们时常能屏蔽掉用本篇文章里的方式传输的信息。不过我到目前为止还没在这样的防火墙后测试过。同时,尽管我使用了很多基于密码学的工具(OpenVPN,HTTPS,SSH),我并没有非常严格地审计过这套配置方案(LCTT 译注:作者的意思是指这套方案能帮你绕过端口限制,但不代表你的活动就是完全安全的)。有时候甚至 DNS 服务都会泄露你的信息,很可能在我没有考虑周到的角落里会有遗漏。我强烈不推荐把此跳板配置方案当作是万无一失的隐藏网络流量的办法

java-nio

时光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提交于 2020-02-29 11:18:16
javanio可以替换传统的io,对于java 的nio理解,可以联想到io。但是他们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1.传统io和nio区别: 2. Buffer 中的重要概念: Ø 容量 (capacity) : 表示 Buffer 最大数据容量,缓冲区容量不能为负,并且创建后不能更改。 缓冲区其实就是数据组,因为是数组,所以数据容量一旦固定就不能修改了。 Ø 限制 (limit) : 第一个不应该读取或写入的数据的索引,即位于 limit 后的数据不可读写。缓冲区的限制不能为负,并且不能大于其容量。 Ø 位置 (position) : 下一个要读取或写入的数据的索引。缓冲区的位置不能为负,并且不能大于其限制 Ø 标记 (mark) 与重置 (reset) : 标记是一个索引,通过 Buffer 中的 mark() 方法指定 Buffer 中一个特定的 position ,之后可以通过调用 reset() 方法恢复到这个 position 。 标记、 位置、 限制、 容量遵守以下不变式: 0 <= mark <= position <= limit <= capacity 注意: mark 初始化为 -1 ,表示没有标记过 3.来段代码理解一下 package com.nio.nio; import java.nio.ByteBuffer; import org.junit.Test; /

python中pytest的用法,pytest中fixture用法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20-02-29 09:59:57
p ytest 模块的使用 pytest 是第三方测试框架,是基于 unittest 的扩展框架,比 unittest 更简洁,更高效。 安装 pytest 模块 使用 pip install pytest 即可。安装好之后,到 cmd 中输入 pytest --version 检查是否安装成功。 pytest 运行方法 想要用 pytest 运行,首先要 import pytest 比如创建一个 demo.py 文件,内容为: import pytest # 导入包 def test_sucess(): # 定义第一个测试用例,assert 0表示断言失败 print("test sucess") assert 0 def test_fail(): # 定义第二个测试用例,没有assert,默认成功 print("test fail") if __name__ == "__main__": #定义一个列表,列表内容为测试文件名,也可以为元组,表示需要运行的文件为demo.py test_list = ['demo.py'] # 用pytest模块的main()方法,参数为上面定义好的列表或者元组。 pytest.main(test_list) # pytest.main(['-s','demo.py']) # 也可以这样写,这样写和上面那样写会运行结果会有所不同,可以自己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