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第一关练习题总结2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20-03-02 06:43:58
第一章 第6题【管道的概念】进入/root目录下的data目录,删除oldboy.txt文件 1.1 rm 删除 (remove) 例子: [root@oldboyedu-40 data]# rm oldboy.txt rm: remove regular empty file `oldboy.txt'? y [root@oldboyedu-40 data]# ls -l total 12 -rw-r--r--. 1 root root 0 Aug 11 22:42 oldgirl.txt -rw-r--r--. 1 root root 28 Aug 11 23:06 tanjiaoshou -rw-r--r--. 1 root root 28 Aug 11 23:11 tanjiaoshou_bak -rw-r--r--. 1 root root 28 Aug 11 23:10 tanjiaoshou.bak 1.1.1 -f 强制删除 例子: [root@oldboyedu-40 data]# rm -f oldgirl.txt [root@oldboyedu-40 data]# ls -l total 12 -rw-r--r--. 1 root root 28 Aug 11 23:06 tanjiaoshou -rw-r--r--. 1 root root 28 Aug 11

Junit测试方法保证执行顺序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20-03-02 05:06:29
由于需要做自动化测试,所以需要比较完善的单元测试。但是又因为某些测试的执行依赖另外一个测试产生的结果,所以希望所写的test case按照自己希望的顺序来执行。 随后博主查阅资料发现了FixMethodOrder注解,可以有三种方式可以控制test执行顺序。   /** * Sorts the test methods by the method name, in lexicographic order, with {@link Method#toString()} used as a tiebreaker */ NAME_ASCENDING(MethodSorter.NAME_ASCENDING), /** * Leaves the test methods in the order returned by the JVM. Note that the order from the JVM may vary from run to run */ JVM(null), /** * Sorts the test methods in a deterministic, but not predictable, order */ DEFAULT(MethodSorter.DEFAULT); 大概上就是上面三种,很多大佬的博客上都对这几种有讲解以及示例,博主在这里就不啰嗦了

JUnit中按照顺序执行测试方式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20-03-02 05:05:58
转自: JUnit中按照顺序执行测试方式 很多情况下,写了一堆的test case,希望某一些test case必须在某个test case之后执行。比如,测试某一个Dao代码,希望添加的case在最前面,然后是修改或者查询,最后才是删除,以前的做法把所有的方法都集中到某一个方法去执行,一个个罗列好,比较麻烦。比较幸福的事情就是JUnit4.11之后提供了MethodSorters,可以有三种方式对test执行顺序进行指定,如下: /** * Sorts the test methods by the method name, in lexicographic order, with {@link Method#toString()} used as a tiebreaker */ NAME_ASCENDING(MethodSorter.NAME_ASCENDING), /** * Leaves the test methods in the order returned by the JVM. Note that the order from the JVM may vary from run to run */ JVM(null), /** * Sorts the test methods in a deterministic, but not predictable,

5,ORM组件XCode(动手)

江枫思渺然 提交于 2020-03-02 05:01:10
本篇才真正是XCode教程第一篇。《速览》是为了以最简洁的语言最短小的篇幅去吸引开发者;《简介》则是对XCode组件和XCode开发模式的一个整体介绍,让开发者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XCode;《共舞》把XCode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开发者感受到它的贵族血统! 先抛出三篇来吸引人,再出《动手》,其实就是吊人胃口。如果到这里你还没有想试一试XCode的念头冲动,好吧,我承认是我的失败,不过你可以欺骗我,可别欺骗你自己! XCode开发模式建议先有数据库再有实体模型 ,然后借助代码生成器生成实体代码;当然你要反过来先做实体模型也是可以的,XCode之下的实体,支持反向生成数据库结构。 下面以《速览》中的UserMember为例,建立数据表: 数据表名: 用户 (UserMember) 中文名 英文名 数据类型 大小 是否主键 是否唯一 是否必填 默认值 编号 ID Int32 10 是 是 是 账号 Account String 50 显示名 DisplayName String 50 数据库命名规范: ² 名称必须使用通俗易懂的英文单词全拼,常用的缩略词(如ID)除外 ² 使用驼峰命名规则,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其它小写 ² 名称必须简洁明了,不要加多余的前缀(如表名前加tbl),字段名也不要加表名前缀 ² 不得使用SQL关键字或C#关键字作为表名或字段名 ²

【华为云技术分享】【Python算法】分类与预测——决策树

瘦欲@ 提交于 2020-03-02 04:06:45
1.决策树定义 决策树方法在分类、预测、规则提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和 80 年代初期,机器学习研究者 J.Ross Quinlan 提出了 ID3 算法以后,决策树就在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Quinlan 后来又提出了 C4.5,这成为了新的监督学习算法。1984年,几位统计学专家提出了 CART 分类算法。ID3 和 CART 算法几乎同时被提出,但都是采用的类似的方法从训练样本中学习决策树。决策树是一种树状结构,它的每个叶节点对应一个分类,非叶节点对应着在某个属性上的划分,根据样本在该属性上的不同值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子集,而对于非纯的叶节点,多数类的标号给出到达这个节点的样本所属的类。构造决策树的核心的问题是在每一步中如何选择适当的属性对样本进行拆分。对一个分类问题,从已知类标记的训练样本中学习并构造出决策树其实是一个自上而下,分而治之的过程。 2.常用决策树算法 常用的决策树算法有三种,分别是 ID3 算法、C4.5 算法、CART 算法三种。   (1) ID3 算法:此算法的核心在于决策树的各级节点上,使用信息增益方法作为属性的选择标准,来帮助确定生成每个节点时所应采取的合适属性;   (2) C4.5 算法:此决策树生成算法相对于 ID3 算法的重要改进是使用信息增益率来选择节点属性,此算法可以克服ID3算法的不足

内存安全实验

送分小仙女□ 提交于 2020-03-02 01:30:33
实验环境: Linux ubuntu 4.15.0-47-generic #50~16.04.1-Ubuntu SMP Fri Mar 15 16:03:40 UTC 2019 i686 i686 i686 GNU/Linux 栈的保护机制 地址随机化 地址随机化 :通过随机化整个segment,比如栈,堆,或者代码区的地址对内存进行保护。 关闭该机制可使用以下命令: sudo sysctl -w kernel.randomize_va_space=0 #关闭内存地址随机化 栈不可执行和DEP保护 NX(DEP) :NX即No-eXecute(不可执行)的意思,NX(DEP)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所在内存页标识为不可执行,当程序溢出成功转入shellcode时,程序会尝试在数据页面上执行指令,此时CPU就会抛出异常,而不是去执行恶意指令。 栈保护基址 :栈溢出保护是一种缓冲区溢出攻击缓解手段,当函数存在缓冲区溢出攻击漏洞时,攻击者可以覆盖栈上的返回地址来让shellcode能够得到执行。当启用栈保护后,函数开始执行的时候会先往栈里插入cookie信息,当函数真正返回的时候会验证cookie信息是否合法,如果不合法就停止程序运行。攻击者在覆盖返回地址的时候往往也会将cookie信息给覆盖掉,导致栈保护检查失败而阻止shellcode的执行

36.Linux应用调试-使用gdb和gdbserver

回眸只為那壹抹淺笑 提交于 2020-03-01 23:19:04
1.gdb和gdbserver调试原理   通过linux虚拟机里的gdb,来向开发板里的gdbserver发送命令,比如设置断点,运行setp等,然后开发板上的gdbserver收到命令后,便会执行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动作,来实现调试的功能   和之前学的裸板GDB调试 一样,只不过之前学的是在win下的,本次是在linux里的gdb 1.1同样,它们都会需要一个带调试信息的编译文件.   通过Makefile里的arm-linux-gcc -g 来的, -g:表示编译文件里包含gdb调试信息 1.2为什么需要调试信息的编译文件?   比如读开发板的应用程序里的变量a:   首先gdb通过应用程序的带调试信息的编译文件,来找出变量a存的地址位置   然后将地址发送给开发板里的gdbserver,来读出a地址的值 2.安装gdb和gdbserver   首先进入官网下载gdb-7.4: http://ftp.gnu.org/gnu/gdb/ 2.1在虚拟机上安装GDB: # tar xjf gdb-7.4.tar.bz2 //解压 # cd gdb-7.4/ //进入gdb-7.4目录 # . / configure -- target = arm - linux //GDB需要在pc本机里运行,并调试开发板里的应用程序,所以--target设为arm-linux #make //编译

[总结]JS操作DOM常用API详解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20-03-01 22:58:01
文本整理了javascript操作DOM的一些常用的api,根据其作用整理成为创建,修改,查询等多种类型的api,主要用于复习基础知识,加深对原生js的认识。 基本概念 在讲解操作DOM的api之前,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一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是掌握api的关键,必须理解它们。 Node类型 DOM1级定义了一个Node接口,该接口由DOM中所有节点类型实现。这个Node接口在JS中是作为Node类型实现的。在IE9以下版本无法访问到这个类型,JS中所有节点都继承自Node类型,都共享着相同的基本属性和方法。 每个节点都有一个nodeType属性,用于表明节点的类型。节点类型由在Node类型中定义的下列12个数值常量来表示,任何节点类型必居其一: Node.ELEMENT_NODE:1 Node.ATTRIBUTE_NODE:2 Node.TEXT_NODE:3 Node.CDATA_SECTION_NODE:4 Node.ENTITY_REFERENCE_NODE:5 Node.ENTITY_NODE:6 Node.PROCESSING_INSTRUCTION_NODE:7 Node.COMMENT_NODE:8 Node.DOCUMENT_NODE:9 Node.DOCUMENT_TYPE_NODE:10 Node.DOCUMENT_FRAGMENT_NODE:11 Node

Linux添加FTP用户并设置权限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20-03-01 21:57:35
Linux添加FTP用户并设置权限 ftp软件用的是vsftpd。 vsftpd是一款在Linux发行版中最受推崇的FTP服务器程序。特点是小巧轻快,安全易用。 vsftpd 的名字代表”very secure FTP daemon”,安全是它的开发者 Chris Evans 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在这个 FTP 服务器设计开发的最开始的时候,高安全性就是一个目标。 准备工作 安装vsftpd yum install vsftpd 设置开机启动vsftpd ftp服务 chkconfig vsftpd on 打开vsftpd配置文件 vi /etc/vsftpd/vsftpd.conf 需求及配置 1. 不允许匿名访问 anonymous_enable=NO 2. 使用本地帐户进行FTP用户登录验证 2.1 允许使用本地帐户进行FTP用户登录验证 local_enable=YES 2.2 创建用于FTP登录的本地帐户 增加用户ftpuser,主目录为/home/ftp,禁止登录SSH权限。 useradd -d /home/ftp -g ftp -s /sbin/nologin ftpuser -p password 该命令参考自: CentOS 6.2 ftp 配置 。 useradd命令参考文档: Linux的useradd 2.3 只允许刚创建的ftpuser登录FTP vi

Hive基本操作

99封情书 提交于 2020-03-01 21:16:44
一、概述 Hive是建立在HDFS之上的数据仓库,所以Hive的数据全部存储在HDFS上。 Hive的数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存在HDFS上的具体数据,一部分是描述这些具体数据的元数据信息, 一般Hive的元数据存在MySQL上 。 Hive是类SQL语法的数据查询、计算、分析工具,执行引擎默认的是MapReduce,可以设置为Spark、Tez。 Hive分内部表和外部表,外部表在建表的同时指定一个指向实际数据的路径(LOCATION),Hive 创建内部表时,会将数据移动到数据仓库指向的路径;若创建外部表,仅记录数据所在的路径,不对数据的位置做任何改变。在删除表的时候,内部表的元数据和数 据会被一起删除,而外部表只删除元数据,不删除数据。 二、基本操作 hive命令行:$HIVE_HOME/bin./hive 2.1创建数据库 hive>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test COMMENT ‘数据库注释’ LOCATION ‘/hivedata’ WITH DBPROPERTIES (‘creater’=‘k’,‘date’=‘20190229’); IF NOT EXISTS:如果不存在则创建 COMMENT:添加注释 LOCATION:指定hdfs存放路径 WITH DBPROPERTIES:添加自定义属性 2.2查询、删除数据库 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