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端口

linuxt不关闭防火墙开放端口

℡╲_俬逩灬. 提交于 2019-11-30 06:23:31
有时候我们需要在Linux环境以外比如Windows环境调用某些端口,但是会被Linux的防火墙给屏蔽,无法连接。现在我提供一个可以不关闭防火墙也能调用端口的命令。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你需要开放的端口号/tcp --permanent 开放成功后的样式 会出现成功的字样。 你也可以通过命令获得是否已经成功开放某个端口 firewall-cmd --list-port 这样就能看见你已经开放的端口了。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dlc1/p/11567825.html

爆锤TCP/UDP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19-11-29 22:17:44
TCP/UDP TCP: 传输控制协议(英语: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缩写为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定义。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英语:User Datagram Protocol,缩写为UDP),又称使用者资料包协定,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传输层协议,正式规范为RFC 768。 前言: 关于TCP和UDP这两个协议是面试中非常常见的问题,本文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TCP 什么是UDP TCP和UDP的异同点 TCP和UDP的应用场景 1. TCP和UDP的异同点 1.1 相同点 UDP和TCP同属于传输层的协议 1.2 不同点 TCP面向字节流,而UDP面向数据报。 解释: TCP收发的是一堆数据,是一个数据流,而每次取多少由主机决定; 而UDP发的是数据报,客户发送多少就接收多少 TCP是面向连接的,而UDP不是面向连接的。 解释: TCP是面向连接的,也就是说,在连接持续的过程中,socket中收到的数据都是由同一台主机发出的,因此,知道保证数据是有序的到达就行了,至于每次读取多少数据自己看着办。 而UDP是无连接的协议,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接收端的IP和端口,且网络是可达的,任何主机都可以向接收端发送数据。 TCP是可靠的,而UDP是不可靠的。 解释:

【Linux】端口转发

不想你离开。 提交于 2019-11-29 20:58:19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d 10.32.64.44 -p tcp --dport 80 -j DNAT --to-destination 10.32.64.55:80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d 10.32.64.55/32 -p tcp --dport 80 -j SNAT --to-source 10.32.64.44 访问10.32.64.44的80端口转发到10.32.64.55的80端口 PREROUTING DNAT 进行路由判断之前 POSTROUTING SNAT 进行路由判断之后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20190119-tl/p/11532071.html

JMeter压测“java.net.BindException: Address already in use: connect”解决方法

吃可爱长大的小学妹 提交于 2019-11-29 18:28:24
之前在windows机上用JMeter压测,50并发下出现大量接口报“java.net.BindException: Address already in use: connect”错误。 从字面的意思看,是地址被占用了。 查资料才知道是windows本身提供的端口数量有限制。导致接口请求时,端口被占用;Windows XP提供给 TCP/IP链接的端口为 1024-5000,并且要四分钟来循环回收他们。就导致我们在短时间内跑大量的请求时将端口占满了。 解决步骤: 1、cmd中,用regedit命令打开注册表 2、在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 3、右键Parameters 4、添加新的DWORD,名字为MaxUserPort和TcpTimedWaitDelay 5、分别输入数值数据为65534和30,基数选择十进制;以增大可分配的tcp连接端口数、减小处于TIME_WAIT状态的连接的生存时间 6、修改配置完毕之后记得重启机器才会生效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ailiailan/p/11519474.html

Firewall 防火墙规则

萝らか妹 提交于 2019-11-29 17:53:18
一. 设置firewall规则 图形化配置工具:# firewall-config 开放 删除 端口:8080 0k --zone=public --permanent --add-port=8080/tcp • #--zone #作用域 • #--add-port=80/tcp #添加端口,格式为:端口/通讯协议 • #--permanent 永久生效,没有此参数重启后失效 • #多个端口(80-90 十一个端口):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90/tcp --permanent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permanent --add-port=111/tcp --add-port=139/tcp --add-port=445/tcp #删除 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port=80/tcp --permanent 禁用 添加 删除 域规则(富规则): 1:对特定ip 禁止访问shh服务 (ip ssh可以自己改别的 reject是禁止 accept是允许 add改为remove即为删除)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add-rich-rule="rule family="ipv4"

python 网络编程 TCP/IP socket UDP

牧云@^-^@ 提交于 2019-11-29 13:55:57
TCP/IP简介 虽然大家现在对互联网很熟悉,但是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比互联网要早很多。 计算机为了联网,就必须规定通信协议,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都是由各厂商自己规定一套协议,IBM、Apple和Microsoft都有各自的网络协议,互不兼容,这就好比一群人有的说英语,有的说中文,有的说德语,说同一种语言的人可以交流,不同的语言之间就不行了。 为了把全世界的所有不同类型的计算机都连接起来,就必须规定一套全球通用的协议,为了实现互联网这个目标,互联网协议簇(Internet Protocol Suite)就是通用协议标准。Internet是由inter和net两个单词组合起来的,原意就是连接“网络”的网络,有了Internet,任何私有网络,只要支持这个协议,就可以联入互联网。 因为互联网协议包含了上百种协议标准,但是最重要的两个协议是TCP和IP协议,所以,大家把互联网的协议简称TCP/IP协议。 通信的时候,双方必须知道对方的标识,好比发邮件必须知道对方的邮件地址。互联网上每个计算机的唯一标识就是IP地址,类似123.123.123.123。如果一台计算机同时接入到两个或更多的网络,比如路由器,它就会有两个或多个IP地址,所以,IP地址对应的实际上是计算机的网络接口,通常是网卡。 IP协议负责把数据从一台计算机通过网络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数据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通过IP包发送出去

CentOS7修改SSH端口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19-11-29 13:21:00
   一、修改ssh配置文件sshd_config [root@bogon ~]# vi /etc/ssh/sshd_config 二、防火墙放行 [root@bogon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22345/tcp --permanent [root@bogon ~]# firewall-cmd --reload 三、向SELinux中添加修改的SSH端口 先安装SELinux的管理工具 semanage (如果已经安装了就直接到下一步) : [root@bogon ~]# yum provides semanage 安装运行semanage所需依赖工具包 policycoreutils-python: [root@bogon ~]# yum -y install policycoreutils-python 查询当前 ssh 服务端口: [root@bogon ~]# semanage port -l | grep ssh 向 SELinux 中添加 ssh 端口: [root@bogon ~]# semanage port -a -t ssh_port_t -p tcp 22345 重启 ssh 服务: [root@bogon ~]# systemctl restart sshd.service 测试成功后

Python学习日记(二十九) 网络编程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19-11-29 12:44:24
早期的计算机通信需要有一个中间件,A要给B传东西,A必须要把信息传给中间件,B再把从中间件中拿到信息 由于不同机器之间需要通信就产生了网络 软件开发的架构 1.C/S架构 服务器-客户机,即Client-Server架构,C/S架构通常采取两层结构.Sever负责数据的管理,Client负责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 这里来说Client主要是某个应用软件的exe文件,程序要在安装后,才能运行在用户电脑上。 例如:QQ、微信、网易云音乐等 2.B/S架构 浏览器端-服务器,即Browser-Sever,B/S架构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架构模式,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Browser,服务器安装Oracle、SQL Seve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 例如:百度、知乎、豆瓣、博客园等 3.B/S架构和C/S架构之间的关系 B/S架构是C/S架构的一种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基础网络概念 早期:联机 想要实现通信就必须要网卡和网线,每个网卡上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MAC地址 MAC地址 :英文名为Media Access Control

Linux查看端口占用情况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19-11-29 11:39:07
以下命令如果不存在,使用yum install -y xxx安装。 一、netstat或ss命令 1. netstat 注:yum install -y net-tools netstat -anlp | grep 8888 # netstat命令各个参数说明如下: # -t : 指明显示TCP端口 # -u : 指明显示UDP端口 # -l : 仅显示监听套接字(所谓套接字就是使应用程序能够读写与收发通讯协议(protocol)与资料的程序) # -p : 显示进程标识符和程序名称,每一个套接字/端口都属于一个程序。 # -n : 不进行DNS轮询,显示IP(可以加速操作) 对输出的每一项进行说明: (1) Proto:协议名(tcp协议还是udp协议) (2) Recv-Q:网络接收队列。表示收到的数据已经在本地接收缓冲,但是还有多少没有被进程取走。如果接收队列Recv-Q一直处于阻塞状态,可能是遭受了拒绝服务 denial-of-service 攻击。通常应该为0,如果不为0可能是有问题的。packets在两个队列里都不应该有堆积状态。可接受短暂的非0情况。 (3) Send-Q:网路发送队列。对方没有收到的数据或者说没有Ack的,还是本地缓冲区。如果发送队列Send-Q不能很快的清零,可能是有应用向外发送数据包过快,或者是对方接收数据包不够快。通常应该为0

C# Socket编程笔记

≯℡__Kan透↙ 提交于 2019-11-29 11:15:50
注:本文为个人学习摘录,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stg609/archive/2008/11/15/1333889.html 看到这个题目,是不是很眼熟?在博客园里搜下,保证会发现关于这个东东的文章实在是太多了~~~真得是没有写得必要,而且我也有点懒得去琢磨字句。(看到这,肯定得来个转折的了,不然就看不到下文了,不是吗)但是,为了自己下一篇要写的文章做参考,还是有必要先补充一下socket基础知识。 注意:如果你已经接触过socket,那就没什么必要耽误时间看下去了。另外,如果发现其中任何错误,欢迎直接指出。 1.按惯例先来介绍下socket Windows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从Unix领域借鉴过来的,Socket也是一样。在Unix中,socket代表了一种文件描述符(在Unix中一切都是以文件为单位),而这里这个描述符则是用于描述网络访问的。什么意思呢?就是程序员可以通过socket来发送和接收网络上的数据。你也可以理解成是一个API。有了它,你就不用直接去操作网卡了,而是通过这个接口,这样就省了很多复杂的操作。 在C#中,MS为我们提供了 System.Net.Sockets 命名空间,里面包含了Socket类。 2.有了socket,那就可以用它来访问网络了 不过你不要高兴得太早,要想访问网络,还得有些基本的条件(和编程无关的我就不提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