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d

《Linux就该这么学》学习笔记2

房东的猫 提交于 2019-11-26 18:01:05
我所安装的VMware软件为VMware15.5版本,搭配Redhat7.0的Linux版本。 RPM 会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文件,详细记录软件信息并能够自动分析依赖关系。 Yum 软件仓库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分析出所需软件包及其相关的依赖关系,然后自动从服务器下载软件包并安装到系统。 RPM 是为了简化安装的复杂度,而 Yum 软件仓库是为了解决软件包之间的依赖关系。 rehl7 使用systemd代替了原本的system V init。 rehl7 使用systemctl命令来管理服务。 systemctl start 开启/运行服务 systemctl stop 停止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重启服务 systemctl enable 加入到启动项 systemctl status 查看服务状态 来源: 51CTO 作者: 秋雨永新 链接: https://blog.51cto.com/12167310/2449372

在CentOS 8上安装Docker CE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19-11-26 17:57:54
更新系统 # docker 官方还没8的yum源如果使用7的源安装也可以不过会有报错,当然可以忽略报错。这里使用二进制安装 # 开启PowerTools sed -i "s/enabled=0/enabled=1/" /etc/yum.repos.d/CentOS-PowerTools.repo dnf update -y dnf install -y lvm2 device-mapper-persistent-data dnf-utils # 关闭SELinux setenforce 0 sed -i 's/SELINUX=.*/SELINUX=disabled/g' /etc/selinux/config 创建docker组 groupadd docker 下载docker二进制包 wget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static/stable/x86_64/docker-19.03.5.tgz 解压二进制包 tar -xvf docker-19.03.5.tgz cp docker/* /usr/bin/ 配置containerd # 生成containerd 配置 mkdir -p /etc/containerd containerd config default >/etc/containerd/config.toml #

3.K8S集群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19-11-26 17:30:59
3.Kubernetes 集群 Kubernetes 用于协调高度可用的计算机集群,这些计算机群集被连接作为单个单元工作。 Kubernetes 在一个集群 上以更有效的方式自动分发和调度容器应用程序。 Kubernetes集群由两种类型的资源组成: Master是集群的调度节点 Nodes是应用程序实际运行的工作节点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如何快速部署一套Kubernetes集群,K8S集群部署有几种方式:kubeadm 、 minikube和二 进制包。前两者属于自动部署,简化部署操作,我们这里强烈推荐初学者使用二进制包部署,因为自动部署屏蔽了 很多细节,使得对各个模块感知很少,非常不利用学习。 3.1 环境准备与规划 推荐配置2核2G Docker version 17.05.0-ce 查看默认防火墙状态(关闭后显示not running ,开启后显示 running) firewall-cmd --state 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禁止firewall开机启动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获取Kubernetes二进制包 https://github.com/kubernetes/kubernetes/blob/master/CHANGELOG-1.9.md 页面表格中找到Server

Python daemon and systemd service

泪湿孤枕 提交于 2019-11-26 17:13:18
I have a simple Python script working as a daemon. I am trying to create systemd script to be able to start this script during startup. Current systemd script: [Unit] Description=Text After=syslog.target [Service] Type=forking User=node Group=node WorkingDirectory=/home/node/Node/ PIDFile=/var/run/zebra.pid ExecStart=/home/node/Node/node.py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node.py: if __name__ == '__main__': with daemon.DaemonContext(): check = Node() check.run() run contains while True loop. I try to run this service with systemctl start zebra-node.service . Unfortunately service never

【RHEL7/CentOS7基本配置】 -- 2019-08-09 10:33:53

懵懂的女人 提交于 2019-11-26 16:06:13
目录 原文: http://106.13.73.98/__/83/ @ 相比于6.x的版本,Rhel7/CentOS7增加或改进了以下7大特性。 1.身份管理 kerberos 的跨平台信任机制:kerberos将完全兼容微软活动目录,实现完全使用活动目录进行认证。 REALMD :该功能简化了RHEL加入微软活动目录的配置,支持自动发现域信息。 RHEL7增加了这两个关键性的新特征改善了RHEL对AD的处理方式。 现在,RHEL7和AD之间建立了跨域信任(Cross-realm trusts),因此AD用户可以在Linux端无需登录就能访问资源。 RHEL7增加的另外一个AD相关的功能是realmd,实现自动化查询与添加AD(或其它红帽认证服务)DNS 信息。 2.性能管理 性能辅助工具 :RHEL7 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和一个新的通用图形界面来提供性能辅助管理。 可以收集、分析系统瓶颈。 调优和调优配置 :RHEL7 提供了动态调优方案,来解决系统性能瓶颈问题。系统管理员也 可以手动修改系统预置的方案来达到调优的效果 3.虚拟化 增强RHEL7虚拟机 :完全兼容vmwarevshpere架构,RHEL7 自带open vmtool 、3D图形驱动和OpenGLX11的支持。使得 RHEL7部署在vmware平台更加方便。RHEL7 同时支持 vmware esxi之间快速通信。

【RHEL7/CentOS7服务控制之systemctl命令】 -- 2019-08-08 21:33:02

北慕城南 提交于 2019-11-26 14:27:25
原文: http://106.13.73.98/__/85/ Systemd 对于Linux来说,就是一个 init 程序,可以作为 sysVinit 和 Upstat 的替代。 RHEL7监控和控制Systemd的主要命令是 systemctl ,该命令可 查看系统状态 和 管理系统及服务 。 RHEL7的服务systemctl脚本存放在: /usr/lib/systemd ,有 系统(system) 和 用户(user) 之分。 . 像一些需要开机不登陆就得运行的程序,就存在系统服务里,即: /usr/lib/systemd/system 目录下。而关于用户的存放在 /usr/lib/systemd/user 目录下。 . 其中每一个服务以 .service 结尾,一般分为3部分: [Unit] 、 [Service] 、 [Install] . 如下图(sshd服务): [Unit] 这部分是对这个服务的说明,主要内容包括Description和After。 Description用于描述服务;After用于描述服务类型。 . [Service] 这部分是服务的关键,是服务的一些具体运行参数的设置。 Type=forking 表示此服务是后台运行的形式。 PIDFile 指定存放PID的文件路径。 ExecStart 为服务的具体运行命令。 ExecReload 为重载命令。

设置zookeeper为systemctl守护进程

限于喜欢 提交于 2019-11-26 12:31:14
==目的== 想把zookeeper、hadoop、hbase、storm等大数据组件 设置为开机启动,并且进程挂掉之后,可以自动重启,以减少运维压力。 ==service文件== 路径 :/usr/lib/systemd/system 文件名 :train-zookeeper.service 样例 : [Unit] Description=Zookeeper Service After=network.target ConditionPathExists=/home/qch/zookeeper-3.4.6/conf/zoo.cfg [Service] Type=forking Environment=JAVA_HOME=/home/qch/jdk1.8.0_77 ExecStart=/home/qch/exec/zookeeper.service.run Restart=always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zookeeper.service.run内容: #!/bin/bash /home/qch/zookeeper-3.4.6/bin/zkServer.sh start 说明 :包括[Unit],[Service],[Install]三个部分 [Unit] Description:描述, After:在network

Docker 指定数据储存目录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19-11-26 12:14:56
Docker 指定储存目录(原参数 --graph 已经失效 。) 方法一 一、在 Docker 配置文件中配置 /etc/docker/daemon.json 下面的命令是在 daemon.json 文件没有内容的时候进行添加的。如果有内容,就需要 cat << EOF >>/etc/docker/daemon.json { "data-root": "/mnt/docker-data" } EOF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方法二 二、在启动参数中配置 vim /usr/lib/systemd/system/docker.service 在里面的EXECStart的后面增加后如下: ExecStart=/usr/bin/dockerd --data-root='/home/docker'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operationhome/p/11319469.html

服务进程安全控制

折月煮酒 提交于 2019-11-26 10:22:20
Systemd的优势 1.并行处理所有服务,加快开机速度:旧init启动脚本是“依序一项项执行启动”模式(类似单序列串行模式),因此不相关的服务也要依次排队等待。但现在我们的CPU是多核心的,可以并行处理多个任务,我们的操作系统也是多任务的,没道理还要让这些本不相关的服务互相等待。systemd就实现了不存在依存关系的服务同时并行启动的能力,这样大大的加快了系统启动的速度。 2.统一管理,on-demand(按需)启动服务:systemd全部仅有一个systemd服务搭配systemctl指令来处理,不需要额外的指令来支持。不像systemV需要init、chkconfig、service...等等指令。此外,systemd常驻内存,可以按需处理后续的daemon启动任务。 3.服务依存关系自我检查:systemd可以针对服务的依存关系进行检查,这样管理员就不需要启动了一个服务,要先分析他依存哪些其他服务,检查那些被一寸的服务是否启动,省去了这些麻烦。 4.根据daemon的功能进行分类:systemd旗下管理的服务非常多;为了理清所有服务的功能,systemd先定义所有的服务为一个服务单位(unit),并将该unit归类到不同的服务类型(type)中。旧的init仅分为stand alone(独立)与super daemon(超级守护进程)其实是不够的;systemd将服务单位

日志服务的总结

早过忘川 提交于 2019-11-26 09:44:12
一、日志(Log) 日志(Log) 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变化的一种抽象,其内容为指定对象的某些操作和其操作结果按时间的有序集合。文件日志(LogFile)、事件(Event)、数据库日志(BinLog)、度量(Metric)数据都是日志的不同载体。在文件日志中,每个日志文件由一条或多条日志组成,每条日志描述了一次单独的系统事件,是日志服务中处理的最小数据单元。 二、日志服务 Log Service是针对日志类数据的一站式服务。 1.实时采集与消费(LogHub) 用途:数据清洗(ETL)、流计算(Stream Compute)、监控与报警、 机器学习与迭代计算。 2.查询与实时分析(Search/Analytics) 用途:DevOps/线上运维,日志实时数据分析,安全诊断与分析,运营与客服系统 3.投递数仓(LogShipper) 用途:数据仓库 + 数据分析、审计、推荐系统与用户画像。 三、概念 日志库(Logstore) 是日志服务中日志数据的收集、存储和查询单元。每个日志库隶属于一个项目,且每个项目可以创建多个日志库。 分区(Shard每个日志库分若干个 分区(Shard) ,每个分区由MD5左闭右开区间组成,每个区间范围不会相互覆盖,并且所有的区间的范围是MD5整个取值范围。 文件日志(LogFile)、事件(Event)、数据库日志(BinLog)、度量(Met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