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d

centos7与centos6区别

回眸只為那壹抹淺笑 提交于 2020-12-19 06:08:21
1、 管理服务: CentOS6使用: chkconfig 或 /etc/init 和 service CentOS7使用: systemctl进行了统一,兼容 SysV 和LSB的启动脚本,而且能够在进程启动过程中更有效的引导加载服务 最后附加一个命令 systemd-analyze time 查看开机时间 systemd-analyze blame 查看各服务开机启动的时间 systemd-analyze plot > bootime.svg 生成图形界面(需要使用浏览器查看) 2、 文件系统 [CentOS6] ext4 [CentOS7] xfs 3、 内核版本 [CentOS6] 2.6.x-x [CentOS7] 3.10.x-x 4、 防火墙 [CentOS6] iptables [CentOS7] firewalld 5、 默认数据库 [CentOS6] MySQL [CentOS7] MariaDB 6、 主机名 [CentOS6] /etc/sysconfig/network [CentOS7] /etc/hostname 7、 时间同步 [CentOS6] $ ntp $ ntpq -p 8、 修改时间 [CentOS6] $ vim /etc/sysconfig/clock ZONE="Asia/Tokyo" UTC=fales $ sudo ln -s

Centos6与Centos7的区别

夙愿已清 提交于 2020-12-19 05:55:25
前言 centos7与6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初始化技术的不同,7采用的初始化技术是Systemd,并行的运行方式,除了这一点之外,服务启动、开机启动文件、网络命令方面等等,都说6有所不同。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系统初始化技术的演变过程。 1.系统初始化技术 Sysvinit技术 Upstart技术 Systemd技术 Sysvinit技术 特点: 1.系统第1个进程为init; 2.init进程是所有进程的父进程,不可kill; 3.大多数Linux发行版的init系统是和SystemV相兼容的,被称为sysvinti 4.代表系统:CentOS5 CentOS6 优点: sysvinit运行非常良好,概念简单清晰。它主要依赖于shell脚本。 缺点: 1.按照一定顺序执行——>启动太慢。 2.很容易hang住,fstab与nfs挂载问题 Upstart技术 CentOS6采用了upstart技术代替sysVinit进行引导,Upstart对rc.sysinit脚本做了大量的优化,缩短了系统初始化的启动时间。但是CentOS6为了简便管理员的操作,upstart的很多特性并没有凸显或直接不支持。 代表系统:CentOS6, Ubuntu14, 从CentOS7, Ubuntu15开始使用systemd Systemd技术 新系统都会采用的技术(RedHat7,CentOS7

Ubuntu 18.04 Server 设置静态IP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20-12-18 09:41:57
一、背景 Netplan 是 Ubuntu 17.10中 引入的一种新的命令行网络配置实用程序,用于在 Ubuntu 系统中轻松管理和配置网络设置。它允许您使用 YAML 抽象来配置网络接口。它可与 NetworkManager 和 systemd-networkd 网络守护程序(称为 渲染程序 ,您可以选择使用其中的哪一个)一起作为内核的接口。 它读取 /etc/netplan/*.ymal 中描述的网络配置,并且可以将所有网络接口的配置存储在这些文件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如何使用 Netplan 实用程序在 Ubuntu 18.04 中为网络接口配置网络静态或动态IP地址。 二、解决方案 列出Ubuntu上的所有活动网络接口 首先,您需要确定要配置的网络接口。 您可以使用ifconfig命令列出系统中所有连接的网络接口,如图所示。 ifconfig -a 检查Ubuntu中的网络接口 从上述命令的输出中,我们有 2个 连接到Ubuntu系统的 接口 :1个以太网接口和环回接口。 Ubuntu设置静态IP地址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 ens33 以太网网络接口配置一个静态IP。如图所示,使用 vim 打开 netplain 配置文件。 <span style='color:red'>重要提示</span>:如果 YAML 文件不是由发行版安装程序创建的

Centos7.5 rpm安装zabbix_agent4.0.3

时光毁灭记忆、已成空白 提交于 2020-12-18 04:01:34
1.下载并且安装 cd /data/tools/ ##切换到下载客户端目录 wget http://repo.zabbix.com/zabbix/4.0/rhel/7/x86_64/zabbix-agent-4.0.3-1.el7.x86_64.rpm yum -y install zabbix-agent ##安装客户端 2.安装完后我们后面经常使用的文件如路径如下 /etc/zabbix/zabbix_agentd.conf ##zabbix_agentd配置文件 /etc/zabbix/zabbix_agentd.d ##zabbix_agentd进程文件 /var/run/zabbix/zabbix_agentd.pid ##zabbix_agentd pid文件路径 /var/log/zabbix/zabbix_agentd.log ##zabbix_agentd日志文件路径 3.修改配置文件 mv /etc/zabbix/zabbix_agentd.conf /etc/zabbix/zabbix_agentd.confbak ##备份配置 cat /etc/zabbix/zabbix_agentd.confbak | egrep -v '^$|#'> zabbix_agentd.conf ##过滤一下空白行和注释 PidFile=/var/run/zabbix

k8s之配置flanneld网络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20-12-17 08:07:57
Flannel是Overlay网络的一种,也是将源数据包封装在另一种网络包里面进行路由转发和通信,目前已经支持UDP、VXLAN、AWS VPC和GCE路由等数据转发方式。 Flannel通过给每台宿主机分配一个子网的方式为容器提供虚拟网络,它基于Linux TUN/TAP,使用UDP封装IP包来创建overlay网络,并借助etcd维护网络的分配情况。 去官网下载相应二进制包:https://github.com/coreos/flannel/releases 解压之后得到两个文件:flanneld和mk-docker-opts .sh 将其复制到flanel的专属目录中。这里我们统一放在/opt/kubernetes/bin下面。 通过以下文件来配置flannel的配置文件 cat <<EOF >/opt/kubernetes/cfg/flanneld FLANNEL_OPTIONS="--etcd-endpoints=${ETCD_ENDPOINTS} \ -etcd-cafile=/opt/kubernetes/ssl/ca.pem \ -etcd-certfile=/opt/ kubernetes /ssl/server.pem \ -etcd-keyfile=/opt/ kubernetes /ssl/server-key.pem" EOF 注意: ${ETCD

在Ubuntu中添加诸如zookeeper这样的service

房东的猫 提交于 2020-12-17 01:20:47
我们总是想着把自己的应用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但是我们又不会写 init.d 中的 shell 脚本,所以,很多时候很无奈地只能手动。现在好了,我们有了 systemd 这样的东东,我们就很容易把事情给办了。 我们先了解一下 systemd : 启动服务: $ sudo service zookeeper start 重启服务: $ sudo service zookeeper restart 关闭服务: $ sudo service zookeeper stop 是不是很熟悉,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 那么我们怎么把诸如 zookeeper 这样的程序加进 systemd 中呢? 首先,我们很了解一下 systemd 的配置放在哪里,一般情况下会在 /etc/systemd/system 中,在这个目录中,会有大量的 wants 和 service 。 其中 wants 表示依赖的基础服务,这些我们不用去管它。 而 service 则是要启动的应用服务,这些才是我们去关注的。一般情况下,每个要启动的服务都会以服务名加 .service 结尾,例如: zookeeper.service redis.service 每个 .service 文件用来配置一个 service ,它们是一个文本文件,格式为 properties ,下面就是一个 zookeeper.service 的例子:

十五周二次课

若如初见. 提交于 2020-12-16 07:21:25
十五周二次课 17.1mysql主从介绍 17.2准备工作 17.3配置主 17.4配置从 17.5测试主从同步 17.1mysql主从介绍 MySQL主从介绍 MySQL主从又叫做Replication、AB复制。简单讲就是A和B两台机器做主从后,在A上写数据,另外一台B也会跟着写数据,两者数据实时同步的 MySQL主从是基于binlog的,主上须开启binlog才能进行主从。 binlog,其实就是一个文件,文件里记录了一些日志,文件是 二进制文件,无法cat 主从过程大致有3个步骤 1)主将更改操作记录到binlog里 2)从将主的binlog事件(sql语句)同步到从本机上并记录在relaylog里 relaylog,中文叫做 中继日志 3)从根据relaylog里面的sql语句按顺序执行 mysql主从共有三个线程 主上有一个log dump线程,用来和从的I/O线程传递binlog 从上有两个线程,其中I/O线程用来同步主的binlog并生成relaylog,另外一个SQL线程用来把relaylog里面的sql语句落地 MySQL主从原理图 原理很简单 :从会把主上的binlog搞到从上来,从再根据这个binlog生成自己的中继日志,然后再根据中继日志执行相应的更改,最终达到两边的数据一致。 mysql主从使用场景: 数据备份,主机器宕机,从机器还能随时对web提供服务

实现docker容器开机自启动

别来无恙 提交于 2020-12-15 09:45:50
前几天通过 docker 命令,创建了一个 docker 容器,运行正常,但是每次重启 Centos Linux 系统, docker 容器就会变成停止状态, 每次系统启动后,需要手动启动的 docker 容器,命令: docker start 容器 ID 号 实现 Docker 容器开机自动启动 实际非常简单,因为 Docker 提供了 restart policy 机制,可以在容器退出或者 Docker 重启时控制容器能够自启动。这种 Restart policy 可以保证相关容器按照正确顺序启动。当然也可以通过进程监控的方式 ( 如 systemd) 来完成这种动作,但 Docker 建议尽量避免使用进程监控的方式来 " 自启动 " 容器。 实现方法: 1 、在我们创建容器时通过使用 —restart 参数来实现, docker run --name adguardhome -v /AdguardHome:/opt/adguardhome/work -v /AdguardHome:/opt/adguardhome/conf -p 53:53/tcp -p 53:53/udp -p 67:67/udp -p 68:68/tcp -p 68:68/udp -p 80:80/tcp -p 443:443/tcp -p 853:853/tcp -p 3000:3000/tcp -

linux禁用CTRL+ALT+DEL快捷键,避免系统重启,避坑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20-12-13 10:38:28
linux禁用CTRL+ALT+DEL快捷键,避免系统重启 现常见linux分为两类: 一类普通Linux系统,一类Oracle Linux 另一类Linux分为Ubuntu,centos6,centos7,Redhat6,Redhat7,(以下操作只针对没有GUI的Linux系统),由于运维时经常出现登录界面卡顿,无法进入,部分按下CTRL+ALT+DEL,结果直接导致服务器重启,严重的崩溃,故发此文章,避坑,写的比较简单,但亲测有效 1.普通Linux查看系统版本(centos6,centos7,Redhat6,Redhat7) [root@node01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Linux release 7.8.2003 (Core) 查看CTRL+ALT+DEL快捷键对应的配置文件,看到配置文件有软链接指向reboot.target [root@node01 ~]# ll /usr/lib/systemd/system/ctrl-alt-del.target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3 Aug 11 02:01 /usr/lib/systemd/system/ctrl-alt-del.target -> reboot.target 删除CTRL+ALT+DEL快捷键对应的配置文件,重新加载配置文件

PHP-FPM没有生成socket文件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20-12-04 17:49:24
/usr/local/php/etc/php-fpm.conf的内容如下: [ global ] pid = run / php - fpm . pid error_log = log / php - fpm . log log_level = notice [ www ] listen = /tmp/ php - cgi - 72.sock listen . backlog = - 1 listen . allowed_clients = 127.0 . 0.1 listen . owner = www listen . group = www listen . mode = 0666 user = www group = www pm = dynamic pm . max_children = 100 pm . start_servers = 20 pm . min_spare_servers = 20 pm . max_spare_servers = 70 request_terminate_timeout = 100 request_slowlog_timeout = 30 slowlog = var / log / slow . log PHP-FPM启动后,没有生成socket文件。以下为排障过程。 查看php错误日志 [ root@VM_0_12_centos 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