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d

CentOS系统运行多个redis实例

泄露秘密 提交于 2020-04-26 13:50:00
服务器使用 WordPress备份脚本 类似方案进行的备份,今天收到某台服务器磁盘容量报警,经排查是某个插件产生大量无用redis数据,导致redis数据库大小急剧膨胀造成。由于配置错误,无效数据使用的redis数据库和另一个应用相同,于是研究了 redis批量删除key 方法。问题解决后,计划让应用使用单独redis实例,因此需要运行多个redis实例。 本文介绍CentOS系统运行多个redis实例的配置方法。 CentOS系统运行多个redis实例 本文方法在CentOS 7/8系统上测试通过,理论上也适用于使用systemd管理的Ubuntu 16/18等系统。 运行多个redis实例的配置步骤如下: 1. 创建redis运行时文件夹。redis默认实例的数据dump文件夹是 /var/lib/redis ,我们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给新实例使用: mkdir /var/lib/redis2 chown redis:redis /var/lib/redis2 2. 创建新实例的运行配置。首先我们从默认实例复制一份配置文件: cp /etc/redis.conf /etc/redis2.conf chown redis /etc/redis2.conf 然后编辑该配置文件,修改如下内容: logfile "/var/log/redis/redis2.log" dir "/var

linux centos7 安装zookeeper

独自空忆成欢 提交于 2020-04-25 15:03:12
linux 系统下 zookeeper 安装教程 1.下载安装包   1)进入安装目录   cd /home/install/   2)下载   wget http://mirror.bit.edu.cn/apache/zookeeper/stable/zookeeper-3.4.12.tar.gz    2.安装   1)创建和解压至安装目录   mkdir /usr/local/zookeeper   tar -zxcf /home/install/zookeeper-3.4.12.tar.gz -C /usr/local/zookeeper/   2)拷贝样本配置为主配置     进入配置目录,赋值拷贝样本文件     cd /usr/local/zookeeper/zookeeper-3.4.12/conf/     cp zoo_sample.cfg zoo.cfg        3)简单修改配置     创建数据存储目录与日志目录     mkdir /usr/local/zookeeper/zookeeper-3.4.12/dataDir     mkdir /usr/local/zookeeper/zookeeper-3.4.12/dataLogDir     修改数据存储和日志目录     vim /usr/local/zookeeper/zookeeper-3

【nginx】常用命令 启动|停止|重启|重新读取配置-centOS7

不羁的心 提交于 2020-04-25 13:25:58
查看服务的当前状态 (flaskApi) [root@ 67 goTest] # systemctl status nginx.service ● nginx.service - The nginx HTTP and reverse proxy server Loaded: loaded ( /usr/lib/systemd/system/ nginx.service; enabled; vendor preset: disabled) Active: active (running) since 一 2019-10-21 13:52:34 CST; 3min 56s ago Main PID: 25799 (nginx) CGroup: /system.slice/ nginx.service ├─ 25799 nginx: master process /usr/sbin/ nginx ├─ 25800 nginx: worker process ├─ 25801 nginx: worker process ├─ 25802 nginx: worker process └─ 25803 nginx: worker process 10月 21 13:52:34 67.59.247.60.static.bjtelecom.net systemd[1]: Starting The

虚拟机上安装CentOS7及相关配置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20-04-25 06:22:45
官网下载地址: https://www.centos.org/ ,点击Get CentOS Now,点击DVD ISO,选择本国资源Actual Country ,一般选择列表中第一行就可以下载。 这里我用的是 CentOS-7-x86_64-DVD-1804.iso ,此镜像包含所有系统需要的软件安装包。 一 搭建虚拟机安装环境 1.打开VMware,文件–>新建虚拟机 2 下一步,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 3 下一步,选择Liunx ,默认centos 64位 4 下一步,设置虚拟机名称,选择虚拟机安装位置 5 下一步,设置处理器数量 内存 内存建议至少1GB。处理器数量选择1,每个处理器的核心数量选择2(选1也可以),这样相当于1颗物理CPU,2颗逻辑CPU。网络适配器,选择NAT模式,这种网络模式是兼容性最好的。一路默认推荐到创建新虚拟磁盘,磁盘大小改为100G,设置磁盘位置,下一步完成。 桥接模式:这种模式下,虚拟机和物理机连的是同一个网络,虚拟机和物理机是并列关系,地位是相当的。比如,你家有路由器,那么你的电脑和你的手机同时连接这个路由器提供的Wi-Fi,那么它们的关系就是这种模式。 NAT模式:这种模式下,物理机会充当一个“路由器”的角色,虚拟机要想上网,必须经过物理机,那物理机如果不能上网,虚拟机也就不能上网了。之所以说这种模式兼容性最好,是因为物理机的网络环境变化时

NoSQL数据库Mongodb副本集架构(Replica Set)高可用部署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20-04-24 18:03:52
          NoSQL数据库Mongodb副本集架构(Replica Set)高可用部署                                          作者:尹正杰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MongoDB 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由 C++ 语言编写。旨在为 WEB 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MongoDB 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产品,是非关系数据库当中功能最丰富,最像关系数据库的。   Mongodb是时下流行的NoSql数据库,它的存储方式是文档式存储,并不是Key-Value形式。关于Mongodb的特点,这里就不多介绍了,大家可以去看看官方说明: https://docs.mongodb.com/manual/ 。mongodb有几种部署方式(Replica Set / Sharding / Master-Slaver),这里采用的是副本集架构(Replica Set)。这种部署方式也是生成环境经常使用的,如果你对其它的部署方式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自行百度。 一.架构介绍   为了防止单点故障就需要引副本(Replication),当发生硬件故障或者其它原因造成的宕机时,可以使用副本进行恢复,最好能够自动的故障转移(failover)。有时引入副本是为了读写分离

外网如何访问vmware虚拟机的web服务(转载)

半世苍凉 提交于 2020-04-24 16:11:24
目的: 主机上安装了VMware,VMware上安装了Linux虚拟机(我安装的是Centos7)。我想让虚拟机向外提供Web服务。本文记录如何让我的主机和外网用户可以访问VM虚拟机上的Web。 网络环境: 单IP服务器1台,提供固定IP1个,固定IP允许公网出入站。 VMware有三种网络连接模式:桥接(bridged)、NAT和Host-only。 这里需要选择NAT模式,因为虚拟机没有单独的IP可供使用,只能共享主机IP。 桥接模式 ,由VMware虚拟出的虚拟交换机Vmnet0相当于一个网桥,虚拟机与主机的位置的对等的,处在同一个网段,拥有与主机相同IP段的独立地址,比如主机IP为192.168.1.100,虚拟机为192.168.1.101,是两个相同地位的节点。可以看成主机与虚拟机用Hub相连接。 NAT模式 ,虚拟机可以与主机通信,亦可以访问internet服务,但是外面主机不能访问虚拟机。可看成主机是路由交换机(关口),虚拟机在网络内部,所有与虚拟机的通信均要经过关口。 Host-only模式 ,建立一个全封闭的网络环境,虚拟机唯一能访问的就是主机。与NAT很相似,但与NAT的不同之处在于,虚拟机不能访问外网/外部网络,主机和虚拟机之间可以通信。可看成主机与虚拟机是用双绞线相连的,它们可分别处于独立的网段。 点击访问vmware虚拟机三种网络模式详细配置(转载)

centos7也支持service命令启动服务吗,对于centos7 中的systemctl和旧的service命令的区别和联系

谁都会走 提交于 2020-04-24 14:01:19
一、centos7也支持service命令启动服务吗 CentOS 7.0中一个最主要的改变,就是切换到了systemd。 它 用于替代 红帽企业版Linux 前任版本中的SysV和Upstart,对系统和服务进行管理 。 systemd兼容SysV和Linux标准组的启动脚本。 Systemd是一个 Linux操作系统 下的系统和 服务管理器 。 它被设计成 向后兼容 SysV启动脚本(所谓的向后兼容就是对于之前的版本都是兼容的,但是对于之后的版本就不兼容了!) ,并提供了大量的特性,如开机时平行启动系统服务,按需启动 守护进程 ,支持系统状态快照,或者基于依赖的服务控制逻辑。 先前的使用SysV初始化或Upstart的 红帽企业版Linux 版本中,使用位于/etc/rc.d/init.d/目录中的bash初始化脚本进行管理。而在 RHEL 7/CentOS 7中,这些启动脚本被服务单元(服务单元的样子: 以.service结尾 )取代了。 服务单元以.service文件扩展结束, 提供了与初始化脚本同样的用途 。 要查看、启动、停止、重启、启用或者禁用系统服务,你要使用systemctl来代替旧的service命令。 注:为了 向后兼容 ,旧的service命令在CentOS 7中仍然可用,它会重定向所有命令到新的systemctl工具。 下面是 systemctl使用 例子

20、linux启动流程和救援模式

十年热恋 提交于 2020-04-24 13:55:09
1.Linux启动流程 2.Linux运行级别 1.什么是运行级别,运行级别就是操作系统当前正在运行的功能级别 System V init运行级别 systemd目标名称 作用 0 runlevel0.target, poweroff.target 关机 1 runlevel1.target, rescue.target 单用户模式 2 runlevel2.target, multi-user.target 3 runlevel3.target, multi-user.target 多用户的文本界面 4 runlevel4.target, multi-user.target 5 runlevel5.target, graphical.target 多用户的图形界面 6 runlevel6.target, reboot.target 重启 2、如何调整系统启动的运行级别?systemd使用targets而不是runlevels。默认情况下,有两个主要目标: multi-user.target:类似于运行级别3 graphical.target:类似于运行级别5 1.查看系统默认运行级别 [root@student ~]# systemctl get-default #2.要设置默认目标,请运行 [root@student ~]# systemctl set-default

基于Dockerfile构建Nginx、Tomcat、MySQL镜像(含包源)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20-04-23 20:58:15
基于Dockerfile构建Nginx、Tomcat、MySQL镜像(含包源) 前言 ​ 上篇文章讲述了有关Dockerfile的理论,以及演示了通过其构建的三个镜像服务httpd、sshd以及systemd。本文将结合先前的shell编程与当下的Dockerfile来给出基于Dockerfile构建Nginx、Tomcat以及MySQL模板。 ​ 由于时间和篇幅问题,本文将省略build的过程。其中Nginx的构建将基于wget命令从网上下载,后两者将使用本地已有的软件包。 ​ 这样的目的一方面是演示多种方式,以及对两种方式的区别,另一方面则是效率问题,从网上获取一般收到影响较大(这个体会将在您build的时候感受出来)。 ​ 好了,下面直接给出对应的Dockerfile和相关文件吧。 ​ 先给出软件包链接: Tomcat: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3AYLJ-ZrtzpvellKTml5DA 提取码:uib2 MySQL5.7: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g8PP6Plw9AM9KeoZSoAlnA 提取码:7spd 基于Dockerfile的Nginx镜像构建 目录结构 [root@localhost nginx]# tree ./ ./ ├── Dockerfile └── nginx.sh 0

使用CoreDNS作为你的内网DNS服务器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20-04-23 11:13:23
1. CoreDNS 是什么 CoreDNS官网 CoreDNS开源 CoreDNS是Golang编写的一个插件式DNS服务器,是Kubernetes 1.13 后所内置的默认DNS服务器 采用的开源协议为Apache License Version 2 CoreDNS也是CNCF孵化项目,目前已经从CNCF毕业。 CoreDNS 的目标是成为 Cloud Native(云原生)环境下的 DNS 服务器和服务发现解决方案。 你被爬虫啦,原文去https://www.iamle.com看 官方口号 CoreDNS: DNS and Service Discovery DNS和服务发现 2. CoreDNS功能特性 2.1 插件化(Plugins) CoreDNS插件链。 每个插件都执行DNS功能,例如Kubernetes服务发现,Prometheus指标或重写查询。 还有非常多的其他插件,插件是CoreDNS核心理念就是插件化 简单(Simplicity) 努力把配置文件变得简单 采用了Caddy中的DSL配置方案,即 Corefile 形式的配置文件 一个最简单的配置文件可以为: .{} 2.2 服务发现 (Service Discovery) 核心域名系统通过Kubernetes插件与Kubernetes集成,或者通过etcd插件直接与etcd集成。 还有redis插件等